里。一名苍峪山,亦曰青岩山。产珉石,上有龙潭。又府西三十里有仙翁山,一名神山。《寰宇记》:县东北五十里有博望冈,接内黄县界。内黄,今属大名府。

  ○黄河旧在府东南十七里。东北流,南接胙城县,北接直隶县界。宋时,州西南有王供埽。熙宁四年,决王供埽,即此。详见川渎异同。

  卫河在城北一里。源发苏门山,经新乡县北,又东至城北,又东北入大名府县界。隋炀帝引之为永济渠,亦曰御河。《宋志》卫州东北有御河,直至乾宁军,于此运军食馈边,是也。元人漕江淮之粟达于河,至封丘,陆运一百八十里,至淇门,入御河。永乐初,卫士唐顺言:卫河南距黄河,陆运五十余里,若开卫河,距黄河百步置仓廒,受南方所运粮饷,转致卫河,公私两便矣。乾宁军,今直隶青县。余详直隶大川。

  黑龙潭在府城西。旧时黄河决溢,潴而为潭处也。上有黑龙神庙。宋建炎二年,岳飞大败金人于胙城,又战于黑龙潭,复大败之。

  ○卫关在府南境。旧《志》:汲县有卫关,亦大河津济处。

  淇门镇城东北五十里。唐大顺初,朱温寇魏博,分遣其将丁会等渡河,取黎阳、临河,庞师古等下淇门、卫县。五代梁龙德二年,与晋军夹河相持,戴思远袭陷卫州,又攻陷淇门及共城、新乡等县。《九域志》汲县有淇门镇。元人运道,自封丘中栾镇,陆运至淇门。明初,徐达定中原,规取河北,自中栾渡河,下卫辉,至淇门镇,是也。黎阳等,见大名府。

  杏园镇在府城东南。旧为黄河津济处,设戍守。唐乾元初,郭子仪讨安庆绪于相州,自杏园渡河,至获嘉,败贼将安太清之兵。《九域志》汲县有杏园镇。○卫源驿,在府城西,明初置。

  白公庙在府东。宋绍定六年,金主次于河北,遣其臣白撒攻卫州,不能克而还,蒙古将史天泽追败之于白公庙。

  牧野在府东北。司马彪曰:北去朝歌十七里。周武王伐纣,陈师牧野。《诗》,会于牧野,是也。《水经注》:自朝歌南暨清水,土地平旷,据皋跨泽,悉牧野矣。又比干墓亦在焉。《水经注》:朝歌南有比干墓。魏主宏太和十八年,自邺南巡,过比干墓,祭以太牢,是也。

  胙城县府东三十五里。东北至直隶滑县九十里,古胙伯国,周公支子封此。春秋时,为南燕国。战国属魏。汉置南燕县,属东郡。东汉为燕县。晋省。石勒复置燕县,兼置东燕郡。其后慕容德据之,改为东燕县。后魏因之,仍属东郡。隋开皇十八年,始曰胙城,属滑州。唐、宋因之。金属开封府,又改属卫州。贞中,移卫州治此。元还治汲县,以县属焉。今县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三十五里。

  ○东燕城在县西。春秋时之南燕也。《左传》隐五年,卫人以燕师伐郑。战国属魏。秦始皇五年,蒙骜攻魏,拔燕、虚。秦为燕邑。汉初,卢绾、刘贾与彭越复击破楚军于燕郭西。又汉将王武反黄、程处反燕,曹参往击,尽破之。孔氏曰:黄,今内黄黄泽;燕,即南燕也。汉置南燕县。后汉初为樊封邑。晋省县而城犹存,谓之东燕城。光熙元年,进东嬴公腾爵为东燕王,东燕国盖置于此。永嘉二年,石勒寇邺,诏车骑将军王堪屯东燕以拒勒,既而为刘渊将刘景败于延津。大兴二年,石勒将桃豹屯陈川,为祖逖将韩潜所逼,退保东燕。升平二年,故赵降将高昌保东燕,慕容隽遣兵攻克之。太和四年,桓温伐燕,不克,自枋头奔还,以毛虎生为东燕太守。沈约曰:东燕郡,江左分濮阳置。《晋志》:石虎分东燕郡,属洛州。后魏为东燕县,属东郡。隋始改置胙城县。《新唐志》:武德初,于胙城县置胙州,又析置南燕县于此。州旋废,仍以南燕省入胙城。又旧胙城,在县南。杜预曰:南燕县西南有胙亭,古胙国也。隋盖因以名县。

  新城在县西南。《金志》:大定二十六年,卫州避河患,徙治共城。二十八年,还治汲县。贞二年,城宜村。三年,徙卫州治于宜村新城。五年,以胙城为倚郭县。正大八年,以石新城,是也。元初复还旧治。

  桃城在县东三十里。战国魏之桃邑。赧王四十二年,楚黄歇说秦拔虚、桃。虚与桃相近也。汉初封项襄为桃侯,邑于此。又虚城,亦在县东南,战国时魏邑也。秦始皇五年,蒙骜攻魏,拔燕、虚,此即虚邑矣。或以为朝歌,误。

  ○黄河旧在县北。自新乡县流入境,接汲县界,又东入大名府县境。金时黄河屡决,河在县南。元时自开封府原武县决而东南流,北道之河遂绝。

  文石津在县东北。旧为大河津济处。胡氏曰,津在东燕之东北,枋头之东南,是也。晋永嘉四年,石勒围陈留太守王讠赞于仓垣,为讠赞所败,退屯文石津。六年,石勒自葛陂北行,至东燕,将渡河,闻汲郡向冰聚众数千,壁枋头,恐邀之,从张宾言,使支雄等自文石津缚筏潜渡,尽取其船。勒遂自棘津渡河,击冰,破之。今堙。仓垣,见陈留县;葛陂,见新蔡县。

  棘津在县北。黄河自新乡县界流经此,亦谓之石济渠,故南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