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又置永利监,雍熙二年,改为平晋县。熙宁三年,县废。政和五年,复置。金废永利监,元因之。明改建太原县于汾西,此城遂废。○龙山城,在县西北,北齐分晋阳县,置龙山县于此,因山为名。或曰:齐移晋阳县于汾水东,而于城中置龙山县也。隋开皇十年,改龙山曰晋阳,移入郭下,改旧晋阳县为太原县。唐并为州治,宋毁。《志》云:西南外有罗城,以御西山之水,俗呼为长龙城。今有罗城镇。

  唐城在太原故城北一里。《都城记》:尧所筑,叔虞始封此,子燮父徙居于晋水旁,并理故唐城。是也。又晋阳旧有东城,高齐天保初,宇文泰来伐,军至建州,高洋自将出顿东城云。建州,今见绛县车箱城。○三角城,在县西北二十里。其城三面,一名徒人城,亦曰捍胡城,相传赵襄子所筑。又有王陵城,《志》云:在旧县东汾水侧,今讹为黄林村。

  竹马废府在太原旧府城中。又太谷县有宁静府,榆次有洞涡、昌宁二府,盂县有信童府,凡为府十八,皆唐府兵所居也。又天兵军,亦在旧府城内。唐开元五年,突厥九姓内属者,皆散居太原,并州长史张嘉祯请宿重兵以镇之,于是置天兵军于并州,集兵八万,以嘉祯为天兵军大使。《会要》:天兵军,圣历二年置,大定元年废,长安元年又置,景云元年又废。开元五年,张嘉祯又置。十一年,改为太原已北诸军节度使。又有和戎军,亦在晋阳北。开元初,薛讷为并州长史,和戎、大武等军州节度使,或谓时改天兵为和戎也。大武,见代州。

  ○蒙山县西北五里。《隋志》:晋阳有蒙山,其山连亘深远,或以为西山,或以为北山。晋永嘉六年,刘聪使刘曜等乘虚寇晋阳,取之。并州刺史刘琨请救于猗卢,曜等战败,弃晋阳,逾蒙山而归。又后周保定二年,杨忠会突厥自北道伐燕,至恒州,三道俱入,从西山而下,去晋阳二里许,为齐将段韶所败。唐天复二年,河东将李嗣昭等取慈、隰二州,为汴军所败,汴军乘胜攻河东,嗣昭等依西山得还。又后唐清泰三年,张敬达等围石敬瑭于太原,契丹救太原,敬达等陈于城西北山下,战于汾曲,为契丹所败。皆蒙山也。胡氏曰:蒙山跨晋阳、石艾二县界,今平定州别有蒙山,非一山矣。

  悬瓮山县西南十里。一名龙山。晋水所出,山腹有巨石如瓮,水出其中,亦曰汲瓮山,又为结绌山。《水经注》:悬瓮之山,晋水出焉,其上多玉,其下多铜。《通志》:县西八里为龙山,北齐因以名县。又西一里为悬瓮山,皆晋水所出也。又有风谷山,亦在县西十五里,道出交城、楼烦,唐时为驿道所经。又尖山,在县西南十五里,产矾炭。诸山盖皆蒙山之支陇矣。○婴山,在县西北三里,《隋图经》:婴山,并州主山也。又有驼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状若驼峰,一名黑驼山,亦产煤炭。

  蓝谷在县西南。胡氏曰:蒙山西南有蓝谷。永嘉六年,刘曜自蒙山遁归,拓跋猗卢追之,战于蓝谷,曜兵大败。建兴初,刘琨复与猗卢谋讨刘聪,琨进据蓝谷。是也。《志》云:今县西十八里有黄芦谷,又县西北二十五里有井谷,西南二十五里有苇谷。又有槐子谷,在县西南十五里之石山。

  ○汾水在县城东。自阳曲县流入界,又南流,与城西之晋水会,西南入清源县界,或谓之南川,以流经太原之南也。晋永嘉六年,猗庐救刘琨,前锋败刘曜于汾东,曜扶创渡汾,入晋阳,大掠而还。唐武德五年,突厥寇并州,襄邑王神符破之于汾东。五代梁贞明二年,王檀将河中、同华诸道兵乘虚袭晋阳,昭义将石君立赴救,朝发上党,夕至晋阳,梁兵扼汾河桥以拒之,为君立所败。后唐清泰三年,张敬达攻石敬瑭于河东,契丹来救,败唐兵于汾曲。石晋开运三年,契丹入汴,分军自土门西入河东,军于南川,既而引还。宋开宝二年,亲征太原、壅汾、晋二水灌其城,北汉大恐,汾水寻陷其南城。太平兴国四年,伐太原,驻跸汾东。及城下,引汾河、晋祠水灌之,隳其故城。盖太原有事,汾河其必争之地也,今引为十一渠,分灌县境民田。

  晋水在城西南。源出悬瓮山。《水经注》:昔知伯遏晋水以灌之晋阳,因分为二流,北渎即知氏故渠也。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周围灌溉,东南出城,流注于汾。其南渎经城南,亦注于汾。后汉元初三年,修理太原旧沟渎,灌溉公私田,谓晋水也。唐贞观中,李为并州长史,以太原井水苦,不堪饮,乃架引晋水入东城,以甘民食,名曰晋渠,此即知氏渠也,俗谓之北派。其余复分二派,中派亦曰中河,又分流为陆堡河。南派亦曰南河,会流为清水河,以注于汾。今晋水入城之流已涸,余流分为南、北、中渠及陆堡渠,并溉民田。又沙河,亦在县西,源出风谷,经晋阳故城南隍中,东流入汾,雨潦则盈,旱则涸。○洞涡水,在县东南三十里,源出乐平县西褄泉岭,经平定州及寿阳、榆次诸县,下流经此入汾。今分为四渠,引流溉田。

  台骀泽在县南十里,即晋泽也。旧为晋水汇流处,蒲鱼所钟。广二十里,今堙为民田。《水经注》:晋祠南有难老、善利二泉,大旱不涸,隆冬不冻,溉田百余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