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宋武帝伐南燕,道经此。穆陵关在其上。○逄山,在县西二十五里,其山峭绝,惟一径可通,有泉出岩窦,甘洁异常,相传殷诸侯逄伯陵国也,今山麓有逄伯陵祠。郭缘生云:山在广固南三十里,洋水历其险而东北流,世谓之石匮水也。又山有石鼓,齐地将乱,则鼓自鸣,声闻数十里,隋时逄山县以此名。宋季,民避兵于此者多获济。《志》云:县西南七十里又有仰天山,山有黑龙渊及白云、罗汉二洞,极幽胜。

  朐山县东南二里。一名覆釜山,朐水出焉,县以此名。又委粟山,在县东北三里,孤阜秀立,形如委粟,因名。弥水经其东麓。

  弥水县东南一里。源出沂山,一名巨蔑水,一名巨洋水。径朱虚故县西,又北径县东,沿流上下,皆刘裕伐广固时营垒旧址也。《晋书》:义熙五年,慕容超闻刘裕兵入岘,使公孙五楼率骑进据巨蔑水,为裕前锋孟龙符所败。又北径委粟山,入益都县界。○石沟水,在县西,源出逄山之阴,东北流二十余里,至委粟山北,又东北入弥水,曰石沟口,亦谓之洋水,或谓之龙泉水。郭缘生曰:石沟水下流,涸溢有时。亦谓之龙水。晋太元十九年,后燕慕容农败晋青州刺史辟闾浑于龙水,遂入临。是也。

  汶水县东南六十里。源出东泰山。伏琛《齐记》:汶水出吾阝山,或谓之吾山,东北流入安丘县界,下流合潍水入海。此汶水别源,非浮汶达济之汶水也。吾山,今见安丘县。○沭水,在县南,源出沂山东麓。又沂水,亦出沂山西麓,分流并导,俱入沂水县境。《志》云:县东南又有左右岘水,出大岘山,下流注于沭水。

  西丹河在县北。源出丹山,流入昌乐县界,与东丹河合。又白狼水,亦出丹山,北流与昌乐县之白狼河合。○熏冶泉,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水经注》:古冶官所在,因取名焉,东北流,入于巨洋水。

  ○穆陵关在大岘山上。所谓齐南天险也,自昔为必争之地。今有穆陵关巡司戍守。详见前重险穆陵。

  南邓村在县西南北。周主邕追齐主高纬至青州,纬南走,至南邓村,为周将尉迟迥所擒,是也。又火星埠,或云亦在县西南。元至正二十二年,扩廓围田丰于益都,刘福通自安丰引军赴援,至火星埠,扩廓遣将关侃邀击败之。即此。

  安丘县府东南百六十里。东南至诸城县百二十里。古莒国之渠丘地。汉置安丘县,属北海郡。后汉、晋县属东莞郡。惠帝复置平昌郡。刘宋安丘县为平昌郡治。后魏仍属平昌郡。后齐郡县俱废。隋开皇十六年,改置牟山县,属密州。大业初,复改曰安丘,唐仍属密州。乾元初,改曰辅唐县。五代梁开平二年,复曰安丘。唐又为辅唐县。石晋天福七年,改曰胶西,避嫌名也。宋开宝四年,复曰安丘县,仍属密州。明初,改今属。土城周三里有奇,编户百七十四里。

  ○安丘故城在县东北。汉县治此。《志》云:汉安丘有二县,一属北海,即此安丘也。一属琅邪,在今县东南。高祖封功臣张说为侯邑。成帝时,封高密顷王子当为安丘侯。后汉建武五年,张步降,亦封为安丘侯。寻省琅邪之安丘,而北海之安丘如故。高齐以后,城邑屡经变徙,两安丘遂不可考。

  昌安城在县西南十里。《通典》:安丘外城也。汉置昌安县,属高密国。后汉明帝封邓袭为昌安侯邑于此,后属北海国。晋属城阳郡。元康末,改属高密郡。刘宋因之。后魏属平昌郡。后齐以安丘县省入昌安。隋复置安丘县,以昌安省入。唐武德二年,复置昌安县,属潍州。六年省。乾元二年,刺史殷仲卿请移安丘县于故昌安城,改为辅唐县。天复三年,淮南将王茂章救王师范于青州,引还。朱全忠遣将杨师厚追及之于辅唐,败其后军。是也。宋复移于今治。○牟山城,在县西南十三里,《志》云:旧有牟乡城,为昌安县地,隋析置牟山县于此。大业二年,改曰安丘。明年,移治平昌城。唐又移于昌安故城云。

  平昌城县西南六十里。汉县,属琅邪郡。文帝封齐悼惠王子为平昌侯,后改封胶西王,是也。后汉属北海国。三国魏置平昌郡。晋郡废,县属城阳郡。惠帝复置郡,以县属焉。刘宋因之。元嘉八年,青州刺史萧思话镇东阳,闻魏军将至,弃镇奔平昌,即此。后魏仍属平昌郡,后改属高密郡。后齐废入安丘县。隋大业三年,尝移置安丘县于此。《水经注》:平昌城东南角有台,世谓之龙台城,荆水经其下,亦谓之龙台水。

  淳于城县东北三十里。古淳于国也。郦道元曰:本夏时斟灌国。周武王以封淳于公,遂号淳于。《春秋》:桓六年,州公如曹,传曰: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州盖国名也。后为杞人所有,亦谓之杞城。襄二十九年,晋人城杞之淳于。是也。汉因置淳于县,属北海郡。后汉初省。永元九年,复置,属北海国。建安十六年,曹操东击海贼管[C051],至淳于,[C051]走入海岛。晋改属城阳郡。元康末改属高密郡。刘宋因之。后魏属平昌郡。后齐废入高密县。

  吾阝城县西南六十里。春秋时,纪之吾阝邑。杜预曰:朱虚县东南有吾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