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抵济宁。《志》以为宋之运河也。今堙。○丰水,在县东南。《水经注》:丰水上承大荠陂,东经己氏及平乐县,又东径丰县故城南。大荠陂,盖在今曹县境,今故流已堙。

  ○吕固村在县南。相传吕后所居。又有晏固,在县东三十里。《志》云:县山皆平地突起,类如丘垤,小者谓之固。

  城武县府西南二百九十里。东南至单县五十里,西至曹州定陶县五十里。春秋时郜地,后属宋。秦置成武县。二世三年,沛公将周勃攻东郡尉于成武。即此。汉亦曰成武县,属山阳郡。后汉属济阴郡。晋属济阳郡。刘宋属北济阴郡。后魏因之。后齐置永昌郡。后周大象二年,尉迟迥将檀让屯成武,于仲文击破之,遂拔成武。隋初,郡罢。开皇十六年,置戴州治焉。大业初,州废,县属济阴郡。隋末,复置,群盗孟海公据曹、戴二州,为窦建德所并。唐初,亦属戴州。贞观中,州废,县属曹州。光化中,属辉州。五代唐属单州。宋因之。元改属曹州。明洪武四年,属济宁府,寻改今属,讹成曰城。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二十五里。

  ○郜城县东南二十里。古郜国。周文王庶子所封。富辰所谓郜、雍、曹、滕者也,后附庸于宋。《左传》:隐十年,郑师伐宋入郜,归于我。桓二年,取郜大鼎于宋。即此。汉置郜成县,属山阳郡。后汉省入成武县。《志》:郜有二城,此为北郜城,又南二里曰南郜城。

  宅城在县北。汉置宅县,属济阴郡。宅,音妒。武帝征和二年,封商丘成为侯邑。又昭帝始元二年,封金日为宅侯。后汉省。《地道记》:成武县有宅城。刘宋泰始二年,薛安都以彭城降魏,魏遣尉元等救安都,进军于宅。即此。

  ○文亭山县西北二里。上有文士亭,相传汉高曾驻跸于此。又梁丘山,在县东北三十里。《括地志》:春秋时,齐侯、宋公遇于梁丘。盖在此。今见金乡县梁丘城。

  ○黄水在县南。大河支流也。明永乐中,自河南封丘县导河入鱼台之塌场口,自曹县北定陶南流入界,经县南而东。后堙废。然大河东注,县辄被其患,堤塞恒切焉。

  济水在县西。《水经注》:济水又东北经成武城西。又有黄沟水自北注之,今堙。又荷水在县南,旧自曹州流入境,又东经金乡县入鱼台县界。今详见鱼台县。

  附见:

  兖州护卫在府城内。洪武中,为鲁府置。又滕县守御千户所,在县城内,洪武四年置。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读书中文网
钱建文 制作 
读史方舆纪要
 
 

卷三十三

卷三十三
  ◎山东四兖州府下

  济宁州府西六十里。东南至江南徐州四百二十里,西南至河南归德府三百五十七里,北至东平州百五十里。

  古徐州地。春秋属鲁。战国属宋,后属齐。秦属砀郡。汉属东平国。后汉为任城国章帝元和初,析东平国置。晋因之。刘宋属高平郡。后魏复置任城郡,而置济州于济北郡之高敖城见济南府长清县。后齐又改任城曰高平郡。隋初,郡废,此为兖州及济州地大业初,改兖州曰鲁郡,济州曰济北郡。唐亦为兖、济二州地济州治庐县,自隋至唐不改。见前长清县。天宝初,改济州曰济阳郡。十三载,废入东平郡。五代周复置济州治巨野县,宋因之亦曰济阳郡。金亦曰济州改治任城县。元曰济宁路《元志》:至元六年,以济州还治巨野。八年,升为济宁府,复治任城,寻徙巨野。十二年,以任城当江淮水陆冲要,改立济州,属济宁府,而废任城县。十五年,迁府治济州,以巨野县行济州事,其年复于巨野立府,仍置济州于此。十六年,升府为济宁路,复置任城县,为济州治。至正中,省济州,而徙济宁路治任城县。明初洪武元年,改路为府。十八年,改府为州,以州治任城县省入编户五十四里,属兖州府,领县三。

  州南通江、淮,北连河、济,控邳、徐之津要,扼宋、卫之噤喉。在战国时,苏秦所云亢父之险也。自是东方有事,必争济州。元人开会通河,而州之形势益重。察罕复山东,先下济宁。太祖命将北伐,亦以济宁为先务。燕师南下,则遣奇兵破济宁,而德州崩溃。岂非以馈饷所经,州实关南北之大命哉?

  ○任城废县今州治。春秋时任国。战国时,为齐附庸。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是也。汉置县,属东平国。后汉元和初,为任城国治。晋因之,后国废县存。后魏复置任城郡。高齐改置高平郡治此。隋郡废,县属兖州。唐因之。宋属济州。金为州治。元仍属济州,后徙济宁路治焉。明初省。《志》云:州旧为土城,洪武四年,始以砖石。今城周九里有奇。

  亢父城州南五十里。本齐地。《战国策》:苏秦曰:秦之攻齐也,倍韩、魏之地,过卫阳晋之道,径乎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百人守险,千人不得过。谓此也。秦置亢父县。二世二年,项梁引军攻亢父。又沛公自薛还军亢父。汉仍为亢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