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行省于此。命俞通海摄省事,因修城浚濠以为固,后复颓坏。弘治十年复经营之,尽废缺,为陆门七,水关二。正德七年,以畿辅贼刘七等掠淮上,窥郡境,议者以金斗河东西贯城,虑水关难守,乃闭水关,筑埭以障之。说者曰:合肥旧称险固,古语谓“天生重庆,铁打庐州”,言其难犯也。明初,攻庐州,三月不克。正德中,贼刘七等经府境,不敢攻而去。此其验矣。然因革不时,旧险渐失。或以为今城即宋郭振所筑故址也,周十三里有奇。

  梁县城府东北七十里。汉慎县,本属汝南郡,刘宋侨置县于此,属南汝阴郡。齐因之。东魏置平梁郡。陈曰梁郡。隋初郡废,县属庐州。唐因之。宋绍兴三十二年,避讳改曰梁县,从旧郡名也。元仍旧。明初,省入合肥县。今为梁县乡。○新城,《志》云:在府西三十里鸡鸣山北,三国魏满宠所谓奇险可倚者也,故址犹存。《括地志》:合肥新城,距今城二十里,或目为界楼城,以在庐、寿二州间也。隋尝立镇置仓于此。宋《乾道新城记》:今城西北二十里有白渡港。魏筑二垒于此,号曰合肥城,盖即新城云。胡氏曰:《华夷对境图》魏合肥新城,今为庐州谢步镇。

  浚遒城旧《志》:在梁县西三十里。汉县属九江郡。后汉因之。曹操侵吴,尝顿兵于此,修葺故城,俗亦谓之曹城。晋曰逡遒县,属淮南郡。咸和初,石勒将石聪攻祖约于寿春,遂寇逡遒、阜陵,建康大震。后省,侨置于江南。○滁阳城,在废梁县东北四十里,涂水经此,因名。《寰宇记》:吴赤乌十三年,遣兵断涂作堰,以淹北道,因筑此城,为守御之备。王氏亦曰:吴断涂水作塘,于其上源筑城也。或曰:城盖魏所筑,吴不能得合肥,岂得越境筑城于此。盖魏人筑此城以备吴耳。又赭城在府西北,唐光启二年,寿州刺史张翱遣兵寇庐州,杨行密将田κ等败之于赭城,是也。赭城,《通鉴》作楮城。

  ○大蜀山府西二十里。《尔雅》释云:蜀者,独也。山卓然孤立,登其巅,远见二百余里。又西二十里曰小蜀山。○鸡鸣山,在府西四十里,肥水出于此,上有龙井。唐建中四年,淄青帅李纳叛,断淮西运道,水陆运使杜佑请改疏颍水通漕,因言庐、寿间有水道,而平冈亘其中,曰鸡鸣山,请疏其两端以通舟,中间登陆四十里而近,则江、湖、黔、岭、蜀、汉之粟,可方舟而下也。议未及行。

  紫蓬山府西南七十里。一名李陵山,以山有李陵庙也。《南畿志》:肥水出李陵山,至合肥而始大,山有径达府西五十里之石佛山,亦曰李陵山。《峡志》云:石佛山两旁皆石,中有路通人行。元末设关守隘,曰竹林关。○大山,在县西百里,有泉不涸,其西为龙凤山口,道通六安、舒城。

  浮槎山府东八十里。一名浮巢山,一名浮山,郡境名山也。俗传山自海上浮来,顶有佳泉,欧阳修谓张又新《水记》载龙池而弃浮槎,所失甚多。今龙池山,在府西百二十里,与六安州接界,一名龙穴山。○方山,在府东六十里,山顶四平。南宋初,居民尝结寨保聚于此。又有东山,在府东九十里,其山口路通巢县。

  四顶山府东南七十里。俯瞰巢湖,上有四峰特起,亦名四鼎山。唐罗隐诗: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盖实录也。又有青阳山,在巢湖西北,西去府城六十里。○姥山,在府东南百里巢湖中,界合肥、巢、庐江三邑间,一名圣女山。又有孤山,亦在巢湖中,一峰孤立,因名。《志》云:山在府东百里。

  黄山府东百二十里,接巢县及和州含山县界,山有三百六十峰,周回二百余里,四时泉出不竭,俗呼为龙泉山,亦曰金庭山,一名紫微山。唐天宝中改王乔山。相传王乔尝居此,俗又讹王为黄也,山中岩洞幽胜,《道书》以为第十八福地。《志》云:山有金庭洞,中可容三百余人,又有紫微洞,出泉,冬夏不竭,居民引以灌溉。○小岘山,《志》云:在县东七十里,盖黄山之支陇也。有山口曰余岘,道出全椒。今山见和州含山县及名山岘山。

  ○肥水在府城东。源出鸡鸣山,流入巢湖。《中都志》:肥水出紫蓬山,经合肥城下,其东有沿河之水入焉。自洗马湾、黄连门来,二河异源,而下流相合,故曰合肥。《邑志》云:肥水旧经城北,分二流,一支东南入巢湖,一支西北注于淮,今肥水分流为金斗河,自鸡鸣山而东,引流至城西,复贯城而东出。正德中筑埭障之,乃沿壕迤逦城南而东,与自城北而东南流之河合,又东南注于巢湖,盖水流变徙,肥水源流,非复故迹也。《吴志》:嘉禾二年,吴主欲围合肥新城,以远水不敢进,魏将满宠,度其必当上岸耀兵,乃伏步骑于肥水隐处以待之,吴兵果至,伏兵起,遂败却,即今肥水西岸也。余详见大川肥水。

  滁水在府东北。《志》云:源出废慎县之龙潭,又东入滁州全椒县界,下流经六合县入于大江,为淮南之内险,江北之重阻。详见大川涂水。

  三汊河府南九十里。会庐江航埠水、舒城城下水、挑城水,亦曰三河,有三河镇。梁天监中,韦攻合肥,堰肥水,筑城于岸以守堰,为魏人所拔,乘胜至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