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平洋沙,海面约六十里。旧无此港,隆庆中设法开浚,变斥卤为良田,而行旅复以为便。又符洪,在县西八里,有渡口,七十里至太仓刘河口,为往来通道,曰符洪渡。又有黄家港渡,自县西至渡口,海面约六十里,又西至太仓璜泾,海面约四十里。○渡船港,在县东南,有渡口,去县三十里,至旧城平阳沙界沟渡,海面不过十里。县东又有旧城河渡及烂沙渡,皆为往来津口。

  杨家港在县东南。沙田多高,旧有港,久淤。万历二十八年,县令李官疏浚,民得灌溉之利。又有桃皮等港,亦在县东南,皆壅沙通海处也。

  长沙今县治建于此。旁连十余沙,最为雄壮。又东北曰享沙,其相连者曰吴家沙,皆水咸,不可耕,居民煎盐以给,而吴家沙复多柴芦之利。

  营前沙在县北,为大江入海之砥柱。嘉靖三十六年,倭寇登营前沙,官军败却之,其相接者曰山前沙。《海防考》:倭寇至营前而西,则江北淮扬,江南常镇,皆有冲突之虑。盖营前沙与海门县蓼角嘴相对,海面约阔百五十里,倭寇入江,此为第一重门户,与狼、福互为声援。○蒲沙,亦在县北,相近者曰小阴沙,与海门县接界。蒲沙之东曰匾檐沙。

  平洋沙在县东南。旧名半洋沙,其相近者曰马腰沙。弘治十五年,土豪施天泰,钮东山作乱,据二沙为梗。事平,改半洋为平洋,马腰为马安。嘉靖三十二年,移建县城于此。明年,倭登平洋沙焚劫,攻新城东门,不能陷,乃却。万历中,复移县于今治。又西曰登舟沙,与常熟县对境。嘉靖三十四年,倭自常熟三丈浦遁出海,太仓知州熊桴邀击之于登舟沙,贼走吴淞江。《海防考》:登舟沙为福山、白茅之门户。又西北曰伏龙沙。万历中新涨此沙,与江北狼山相近。

  南沙在县南七十里,与竹簿沙相接。旧《志》:沙长八十里,广十余里,多稻菽萑苇之利。明初置南沙巡司于此。嘉靖十九年,南沙土豪王艮等构党作乱,据南沙,上海境内,为之惶惧,寻讨平之,因建南沙守御官军营。三十二年,倭登南沙,盘据经年,官军击之,不能克,久之遁去。旁有蒋六洪口,为舟行要道。其西北尽处,曰宋信嘴。○竹簿沙,在县东南七十余里,即南沙尽处,外为大洋,内为内海。其西南与松江高家嘴相对,为内海之南门。贼自洋山而来,欲入吴淞江,此河正当转屈间,至此,然后从杨家路沿海而北,吴淞江首受其冲,以次及刘河等处,盖海道东南之险也。《海防考》:竹簿沙为吴松之屏蔽,外为羊山,为陈钱,皆倭寇所从入。竹簿沙之内,高家嘴之外,沿海而西北者,谓之杨家路。海舶得此,方能转舒。盖县多阴沙暗途,缠绵错杂故也。说者以竹簿沙、高家嘴为苏、松四郡之咽喉,海防第一关键,有以夫!又烂沙,在竹簿沙之北。其南接南沙之宋信嘴,即长沙下脚也,有烂沙洪与七鸦、白茅相对。《志》云:烂沙、小团、孙家、白蚬县前等沙,与南沙、竹簿,旧皆错列海中,波涛汹涌,今涨合为一,南北长百四十余里,东西阔四十余里,居民艺植,悉成沃壤云。

  三沙在县东北。即旧县治,所云控诸沙上游,为一邑中土者。波涛冲激,日渐迫狭。县治既迁,乃领于三沙巡司。《志》云:三沙北通狼福,南通宋信嘴,西接营前沙,为江南北数郡关键。又二沙,在三沙之东北,旧为县城外护。又东北曰三爿沙,向为三沙门户。《志》云:三爿沙孤立海中,倭贼从东北大洋而来,必经此沙,南行则苏、松及宁、绍、台、温之界也。从三爿沙而西南则为县后沙及三沙、平洋、吴家等沙,近常熟福山、许浦界,西北则繇匾檐沙、营前沙,近大江海门界。议者谓三爿沙为浙直咽喉,而二沙为旧县第二重关键云。○县后沙,亦在旧县东。嘉靖四十四年,倭寇据县后沙,总兵郭成击擒之。《海防考》:三爿之北,匾檐沙为重;三爿之南,县后沙为重。又新灶沙,亦在旧县东南,东连大洋,为各沙门户。旧《志》云:自新灶而西达宋信嘴,可不繇竹簿,径达刘河。虽中有沙途暗伏,而风利潮便,倭贼易于跳越,若贼寇境,不收新灶沙,则必收烂沙矣。盖烂沙、新灶、三爿俱为海口东面之险也。又《防险说》曰:新灶沙、刘河要路也;竹簿沙,吴淞要路也,而三爿沙为繇海入江之门户,又为诸沙关键。县境所属诸沙,皆坍涨不时,而可纪者,大小约三十有余,形势所关,以三者为最。凡倭寇之来,东南必繇竹簿,东北必繇匾檐,正东必繇三沙下脚。三者在诸沙之外,乃县之外户,于此巡哨,则贼之踪迹可知,而备御不难。县之安危,恒视此为准。

  ○长沙营即今县。《志》云:在旧县东北四十五里。误也。有土堡。明初置,设军戍守。又明威营,在旧县治西明威坊,正统八年置。又三沙巡司,亦置于旧县北五十里。嘉靖中,移置于旧县治。

  附见:

  镇海卫在太仓州城内,吴元年立太仓卫,即元水军都万户府为卫治。洪武十二年,又分太仓卫立镇海卫,统千户所五,即元市舶提举司为卫治,与太仓卫俱隶前军都督府。

  崇明沙守御千户所在旧县治东。洪武二十年置,隶镇海卫。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