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县北八里有窦建德寨,即古石邑城。似误。

  绵曼城在县西。汉置县,属真定国。后汉建武初,真定王扬与绵曼贼交通,帝遣耿纯以计诛之。封郭况为绵曼侯,邑于此,寻废。章怀太子曰:故城在石邑西北,俗音讹,谓之人文城。

  ○抱犊山县西八里,本名山。读曰蔽。韩信伐赵,使人持赤帜,从间道登山,而望赵军。即此山也。后魏葛荣之乱,百姓避之,抱犊上山,因改名焉。山四面险绝,顶有二泉。山之阳,又有交龙洞。隋仁寿末,汉王谅举兵并州,遣其将刘建围井陉,李子雄发幽州兵击之,破建于抱犊山下。金末,恒山公武仙置抱犊寨,据险自守。蒙古将史天泽屯真定,以高公、抱犊诸寨为武仙巢穴,攻破之。即此。又奇石山,在县西北二里,《志》以为县之镇山也。又县东南十二里,有横山。

  西屏山县西南三十里。高数百仞,峰峦连亘,宛如列屏,为一郡之胜。《志》云:山西去井陉县四十五里。山亘两县间,层崖干霄,形如卧虎,一名虎山。东有黑风洞,迤逦而入,可容千人,兵乱时居民多避于此。《郡志》云:虎山在县东北七里,其势雄峙,一名虎峰。○海螺山,在县西南四十里,山绵延耸秀,下有白鹿泉,隋因以名县。山之阳,岩洞深邃,相接如门屋,曰连珠洞。

  ○井陉水在县西南。自井陉县境流入,下流注于滹沱,今涸。《水经注》:井陉水,世谓之鹿泉水。东北流,屈经陈馀垒。又东注绵曼水,即氵氐水也。韩信斩陈馀于此。

  大唐渠县东北十里。其上流自平山县境,导太白渠之水,分流入县境,以溉田。《唐会要》:县有礼教渠。总章二年,自石邑县引太白渠,东流入真定县界。又天宝二年,自石邑引大唐渠,东流四十三里,入太白渠,以资灌溉。是也。今废。

  ○土门关县西十里,即井陉关,亦曰井陉口。《唐志》:县有井陉关,一名土门关。盖井陉在县界也。或以为即故关。故关,盖井陉西出之道耳。详见重险井陉。

  方岭寨在西屏山麓。元末居民置寨于此,据险自保处也。又高公寨,在县西南三十七里,山溪阻隘。金末,武仙据守于此,为蒙古将史天泽所陷。《志》云:今县治西有镇宁马驿。

  元氏县府西南九十里,东至赵州四十里。战国时,赵公子元之封邑。汉置县,为常山郡治。后汉因之。晋改属赵国。后魏属赵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复置,仍属赵州。唐因之。五代唐改属真定府。今城周五里,编户十七里。

  ○元氏城县西北二十五里,故赵邑。《史记》:赵孝成王十一年,城元氏。汉置县治焉。更始封其宗室歙为元氏王。光武初,大破尤来、大枪诸贼于元氏。建武四年,讨彭龙,幸元氏,阴后从行,诞明帝于此。章帝元和三年,北巡,还幸元氏。晋及后魏县皆治此。隋复置元氏县,始移今治。唐景福二年,李克用攻王,入井陉。幽州帅李匡威救,败河东兵于元氏。克用还邢州。光化三年,朱全忠自州而北侵镇州,引兵至元氏,王惧,遂请和。五代晋开运初,契丹入寇,建牙元氏,即今县矣。

  上原城在县西,亦赵邑也。《史记》:赵孝成王城元氏县上原。孔氏曰:上原在元氏西,以地势高平而名。又灵山废县,在县西北,隋开皇十六年置。大业初,废入元氏县。

  ○封龙山县西北五十里。《史记》:赵武灵王伐中山,取封龙,盖因山以名邑。《唐十道志》:封龙,河北之名山也。本名飞龙山。山势如伏龙欲飞举状,峰峦泉石,回环错列,称为奇胜。其最著者为龙首、熊耳、华盖诸峰。晋永嘉三年,幽州都督王浚遣其将祁弘率鲜卑击石勒,战于飞龙山,勒大败,退屯黎阳。《括地志》云:封龙山,在鹿泉县南四十五里,盖山当两邑之交也。

  无极山县西三十五里,以峰峦高耸而名。县西三十里,曰灵山,与无极山并峙。又长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其相接者曰黄山,与封龙山隔溪相对。又西北十里,曰白石山。《志》云:无极诸山与封龙山,皆冈脉相接,所谓县境六名山也。后汉光和中,俱锡以封号,载在《祀典》。

  石溜山县西北二十五里。岩石环列,旁有长溪回绕,下注深壑,可引以溉。又有九女山,在县西北五十里,以九峰并列而名。又西北二十里,曰磨盘山,山顶平圆,俗呼磨儿寨。

  割髭岭县西北七十里,中有径通井陉。《纪胜》云:光武略定河北,驻跸元氏。尤来、大枪之徒,皆割髭变貌,由此遁去,岭因以名。《井陉志》岭在井陉东南五十里,盖两县相接也。又孟尝冈,在县西十五里,相传田文曾经此。东有鸡鸣口,道深阻,窃掠者恒聚于此。

  ○槐水县西南六里。源发赞皇县之黄沙岭,东流经县界,又东南历高邑柏乡县,达宁晋县入胡卢河。即野河之上源也。

  氵氐水县南五里。氵氐,音脂。源出封龙山,东南流入赵州之临城县境,下流亦合于胡卢河。水北有韩台,相传韩信破赵,斩成安君时,建幕于此。今台在县南三里。《水经注》:氵氐水,即井陉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