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崇宁初,避哲宗陵名,改曰永福县。明嘉靖三年,始筑城。万历十七年,改筑城东北隅,周不及四里。编户九里。

  ○摩笄山在县东北,县之主山也。《志》云:由摩笄溯流而上三十余里,一起一伏,为笔架山,至极乐岩,有洞石之胜。由岩而下,冈脉连络,犹蜂腰鹤膝,行六七里,峙为圆阜,号曰仙掌、平坡,迤逦自东北来,为县前孤矢山,东有展旗山,当溪之冲,襟带环抱,耸秀可爱。

  陈山县南十里。中有石龙山,山如龙形,循山之脊为路,俗呼登石龙。通福清,则溪为十八湾;通兴化,则山为十八折。又斗湖山,与陈山并峙,上有四湖,亦名倒湖,湖旁有田。○六洞仙山,在县南二十余里,山极高秀。相近有大张山,穹窿盘礴,傍列群山。

  高盖山县西南六十里。峰峦秀耸,常有紫云覆其上,一名紫云山。拾级而上,巨石如墙,道出其中,峰峦泉石,种种奇胜,其最著者,为玉华峰、晏玉岩。王闽时,常封为西岳。《志》云:山之最高者为龙都峰,其下双崖对峙,拔起千仞,宛若洞门。有三石室,峰之顶曰白岩。其别峰曰金支山,以泉色如金也。又观猎山,在县东八十里,旧传越王常观猎于此。元末,故总管王翰避地山中,闻元亡自尽,因亦名官烈山。巅有雁湖,地高水深,与雪峰山相望。

  方广岩县东北二十里。峭拔千仞,上有石室,可容千人。县东南又有曹溪岩,上摩苍空,下临深涧,巅有微径,仄足而上,登其巅,一望无际。又白鹤仙岩,在县北二十五里,极高秀,有瀑布悬流。又玳瑁峰,在县西北七十里,即闽清县之大帽峰,音讹也。

  ○大樟溪县东五里。源出德化县,流入境。又东入侯官县界,为泽苗江上流。支流曰印溪,俱东行三十余里,入阳崎江,或谓之漳溪。又龙屿十八溪,在县西北,源出福清县界,流经县之龙屿,逶迤盘曲,凡十有八折,流至大樟渡,合大樟溪。○双溪,在县南三里越峰山下。有二源,一曰西溪。一曰南溪。一云出县西南山中者,曰γ口溪。出县西北十七里瑞峰山者,曰氵祭溪。合流为双溪,会流而入于大樟溪。

  鉴湖在县东北,一名冲湾潭,清深莫测。《志》云:县治东有龙窟,与鉴湖隔仙掌坡,地脉潜通,形若相应。下流俱注于大樟溪。又有白叶湖,在县南,宋乾道二年,尝修浚。

  ○氵祭门镇县西四十里。有巡司,元至元中,置于县南之辜岭,后移司于此,而改辜岭为寨。明因之。《图经》:县北有牛皮隘,道出侯官。西北有大限、西塘等隘,道出闽清。西有三前隘,出尤溪县,西南有炭炉隘,道出德化。又有浮潮隘,出德化及仙游县。又县南有辜岭隘,亦出仙游县。东南有萑平隘,路通莆田县。《志》云:县西南又有嵩口隘,路通泉州府永春、德化二县。○平政浮桥,在县南,跨双溪上。宋绍圣四年建,用舟三十有六。

  附见:

  福州左卫府治东南,洪武八年置右卫。二十一年,改为左卫。又福州右卫,在左卫西。洪武二十一年,增置福州中卫,在左卫东。○镇东卫,在福清县之海口镇城东。洪武二十年置,并筑卫城,周不及四里,为控扼要地。

  梅花守御千户所在长乐县东五十里。本北乡巡司,治梅江头山上。洪武十年,始筑城为备。二十年,移置巡司于蕉山,改建梅花所,增拓旧城,三面距海,南连沙冈,延袤三里有奇,有三门,设兵戍守。城外东南一隅,岁患飞沙渐积,几与城平,每春以所军挑之。嘉靖三十八年,倭贼犯境,复营葺焉。又万安守御千户所,在福清县东南百二十里,洪武二十年置,并筑所城,周三里,有门三。俱属镇东卫。○定海守御千户所,在连江县东北八十里。洪武二十年建,并筑所城,周三里有奇,有门二,隶福宁卫。

  ◇兴化府东至海九十里,南至海三十里,西南至泉州府百六十里,北至福州府二百八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见上,至江南江宁府三千一百四十里,至京师六千四百里。

  《禹贡》扬州地。周闽、粤地。秦属闽中郡。汉为会稽郡。吴属建安郡。晋属晋安郡,宋、齐因之。梁属南安郡。陈属闽州。隋属泉州始置莆田县,唐亦属泉州。宋因之。太平兴国四年,分置太平军以游洋、百丈二镇地置,又改为兴化军以仙游、莆田二县来属。太平兴国八年,始移军治莆田县。宋末,改为兴安州。元曰兴化路。明初改兴化府,领县二。今因之。

  府冯峙高深,山川奇秀,北屏会城,西翼泉郡,介于两大之间,海道舟车,络绎而至,诚襟要之地矣。

  莆田县附郭。晋晋安县地。隋开皇十年,置莆田县,属泉州。大业初,废入南安县。唐武德五年,复置属丰州,寻属泉州。宋太平兴国四年,改属兴化军。八年,移军治焉。今编户二百九里。

  ○莆田城即今府城。宋徙军治此,因筑子城,周仅二里有奇,土垣而覆以茅。宣和三年,加筑其上以瓦,周七里有奇。绍定初,复更筑,表里石砌,而覆以砖,称坚城焉。元至正十四年,亦尝修治。明洪武元年,复修葺。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