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一名管山,又名九旬山。山本在水中,唐武德间,风雨大作,沙涌成洲。县东南十五里又有峡山,亦曰大峡岭,众山拱列,溪涧纡回。○青尖山,在县北十里,万山四合,一峰卓立,亦曰圭峰。县北四十里又有紫箨山,山高广,旧名竹山。唐天宝中,改今名。又北二十里有竹家寮,地界天台、永康间,为盗贼渊薮。

  韦羌山县西四十五里。高出众山,险绝难升。又有万竹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绝顶曰新罗,九峰回环,道极险厄,岭上平旷,自成村落。县西四十里又有翠屏山,苍翠郁葱,亦称幽胜。又金峰山,在县西九十里,山有九峰,次第起伏,其第九峰尤高胜。○彭溪山,在县西北四十里。旧《志》:山多林木,饶五谷,脉接天台,水流为彭溪潭,疏为四堰,溉田甚众。又玉几山,在县西南五十里,方正如几。又西五里为景星山,壁立万仞,上有鹿颈岩。《志》云:县南百里有道赭山,路出温州。

  五部岭县东南百五十里,与黄岩、乐清二县接界。《闻见录》:自五部岭南出张溪,凡二百余里。又七十里即温州府城,为往来之间道。又三十六崛岭,在县西九十里,出缙云县界。○水帘岩,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崖壁横峙,悬瀑如帘,下有石室,甚深广。又太翁岩,在县东四十里,中有泉。宋宣和间,居民多避寇于此。

  ○永安溪县西北百四十里。源出金华府东阳县界,亦曰大溪。《志》云:溪有二源,小溪源出县西二百十里冯师山,东流百里至曹村,浅不可舟,自曹村而下,可胜小艇,又东至妃姑村,与大溪会流六十七里,环城西而东出,入临海县界,合天台县始丰溪,接澄江而入海。○曹溪,在县西南九十里,源出括苍岭,南流四十里,合诸溪水入大溪。又方溪,在县西南百七十里,源出温州府永嘉县之杉冈,亦合诸溪之水,北流注于永安溪。

  彭溪县东二十里。源出天台山,南流百十里入永安溪。嘉靖三十五年,倭贼据仙居,官军进击,贼走彭溪,官军歼之于溪上。又有白水溪,在县东二里,源出竹山,入大溪。一云亦出天台山,经县东北四十里,流长百里,合彭溪而入大溪。

  湘湖县东十五里。潴众山之水,四时不涸,居人资以灌溉。相近者又有深澄湖,又东十里曰磬湖,又二里曰莼湖,县东南二十里又有黄赤湖,皆潴水溉田。○小西湖,在县西二十里,延袤数里。南宋初,吴芾所开。又千头湖,在县南二十五里,唐末黄巢犯境,义兵拒敌,诛贼党千级,投湖中,因名。

  ○白塔寨县西三十五里。《宋志》:嘉定十五年,守臣言:白塔寨,因宣和中寇乱置,今已为聚落,而苍岭当衢、处、婺三州,冈阜深阻,行者穷日而后度,人烟迥绝,寇攘所凭,请徙于岭下戴村,寻废。○安洲驿,在县治西,本名括苍驿。宋置,嘉泰二年,以近安洲山,改今名。元废。又有苍头驿,在苍岭上,亦宋置,寻废。又安仁铁场,在县西百二十里,宋开禧元年置,元废。

  田头市县西三十里。明初置田市巡司,嘉靖中废。○官路桥,在县西二十里,为往来之通道。

  宁海县府东北百八十里。东北至宁波府象山县二百三十里,北至宁波府奉化县百二十里。汉回浦、鄞二县地。晋太康初,析置宁海县,属临海郡。宋以后因之。隋省入临海县。唐武德四年,复置属台州。七年省。永昌元年,复置。《城邑考》:县旧治海游镇,永昌初徙今治,筑城周不及二里,寻废。嘉靖三十一年,以倭患筑城。万历十九年,以淫雨城圮,复修筑,周六里有奇,编户百十三里。

  ○卧龙山县治东南一里。山势蜿蜒,如龙偃卧,一名应家山。又南里许有千丈岩,壁立高峻,下有青镜湖。○白峤山,在县东五里,亦曰白峤岭。《志》云:晋置宁海县,初治此,今有白峤驿,路出奉化县。又东二十里有瀛岩,滨于海,崖险绝,下蘸波心。

  雷山县西三十里。有三十六峰,亦曰三十六雷山。又梁王山,在县西南三十里,为往来通道,置公馆于此。○王爱山,在县西六十里,路接天台县界。《志》云:唐咸通中,裘甫据宁海,王式败之于海口、上、海游三处,甫盖从王爱山遁走剡城。又凤山,在县南百二十里健跳所,城跨其上。

  天门山县北六十里,接奉化县界。山从嵊县发脉,缭绕三百余里,其麓有阆风台,拔起数千仞。又龙须山,在县西北五十里,旧产铜铁。《志》云:山冈四断,怪石屹立,有三龙湫。又峡石门山,在县西北五十里,两峰夹起,矗立千仞。○三门山,在县界二百五十里海中,海舟出入必经之所,今设兵船泊守,南与大佛头,北与林门各兵船会哨。又ぜ山,在县东百里,大海环其下。县东北九十里又有盖仓山,濒大海,一名茶山,亦曰茶岩,下有柴溪,引流注海。

  桑洲岭县西六十里。有桑洲驿。又县西南百二十里有桐岩岭,其上为朱家岙驿。又西南六十里即府城也。旧路由狼坑县渚海游而西,纡回阻滞。宋靖康以后,取道于此,至今便之。嘉靖中,戚继光讨倭寇,驻军桃渚,寇屯聚桑洲,粮援久之不至,盖控扼要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