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来降,以其地置居、奉、岩、远等州。又轨州亦在卫西境,贞观三年置。《唐史》:党项,汉西羌别种,魏晋后微甚,周灭宕昌邓至,而党项始强。其地古析支也,东距松州,西距叶护,南春桑、迷桑等羌,北吐谷浑,山谷崎岖,亘三千里,姓别为部。太宗置松州都督府,督羁縻居、懿、麟、雅等二十五州。是也。○废麟州,在卫西。唐贞观五年置,以处生羌。又废剑州,唐永徽五年,羌酋冻就内附,以其地置剑州,俱属松州都督府。

  废霸州卫西南二百五十里,唐贞观中置。十二年,霸州山獠反,杀其刺史向邵陵,州废。仪凤初复置,属松州都督府,寻复废。天宝初,招附生羌,置静戎郡,治信安县。乾元初,改为霸州。贞元中,剑南节度使韦皋招纳降蛮,处之于维、保、霸等州。是也。又废柘州,亦在卫西南。《通典》:柘州东至静州三十里,南至维州三百里。本生羌地,显庆元年置。天宝初,改为蓬山郡,领柘县及乔、珠二县。又有废拱州,显庆中以生羌钵南伏浪恐部置,与柘州俱属松州都督府。静州,见叠溪所。○废阔州,在卫西境,相近者又有废诺州,俱唐贞观五年置,以处党项及降羌,属松州都督府。十二年,吐蕃破党项、白兰诸羌,屯松州西境,寻进攻松州,败州兵。阔州、诺州二部遂叛归吐番,寻复内属。

  ○雪栏山卫东三十里。山势蟠蜒,四时积雪,其色如银,俗呼宝顶山。亦名雪岭,崖路险,有雪栏关。又风洞山,在卫东五十里。山高险,行数里始至其巅,上有风洞,深不可测。《志》云:洞多恶风,每午辄大作,作则灰沙蔽天,人马俱辟易,寒气袭人,触之多死,否则喘息旬日始止。盖山岚郁结之气所发。

  红花山卫南十五里,有屯田,名红花屯,岷江所经也。又牛心山,在卫东南十五里,峰峦圆秀,若牛心然。又东四十里为火焰山,山无草木,色如赭。○金蓬山,在卫东南五里。《志》云:羌人金蓬者昔居此山。

  甘松岭卫西北三百里。亦曰甘松山,一名松桑岭,土人谓之松子岭。后魏有甘松县,唐置松州,皆以此山名。《新唐书》:开元十九年,吐蕃请互市于甘松岭,宰相裴光庭曰:甘松岭,中国之阻,不如许赤岭。是也。今大江经其下。杜佑曰:甘松岭乃江水发源处。似误。赤岭,见陕西西宁卫。

  大分水岭卫北二百三十里。其山高峻,水分二流,或以为大江导源处也。又小分水岭,在卫北九十里。其山平坦,有龙潭,其水亦分二流。○羊峒,在卫北,接陕西洮州界。《志》云:松潘东通任昌、蜡梅,北接羊峒、洮州,任昌、蜡梅盖番族也。

  野狐峡在卫西境。唐贞观八年,别将李道彦分道击突厥,至阔水,党项酋长拓跋赤辞等屯野狐峡拒之。道彦不得进,为其所败,退保松州。

  ○岷江在卫西。《江源记》:岷江发源于临洮木塔山,山顶分东西流,由甘松岭八百里至漳腊西,其水渐大,复径镰刀湾,达松潘,于下水关入红花屯,达叠溪界。《一统志》:司西北六十里有潘州河,即岷江矣。河东、河西诸蛮,盖以江为界云。余见大川岷江及川渎异同。

  涪江在卫东。发源小分水岭,东南流入小河所界,又东南入龙安府。《汉志》注:涪水出刚氐道徼外,南至垫江入汉。是也。详见大川涪江。

  阔水在卫西北。唐贞观八年,李道彦分道伐吐谷浑,经党项中,至阔水,出不意袭败之。党项忿怒,拒道彦于野狐峡,道彦败还松州。十二年,命侯君集等分道伐吐蕃,将军牛进达出阔水道,即此。胡氏曰:阔水在故党项中,羁縻阔州以此名。今亦见陕西西宁卫。○响水泉,在卫北六十里,泉流湍急有声,居民资以灌溉。

  ○望山关卫东十里。又东二十里曰雪栏关,在雪栏山上。又二十里曰风洞关,在风洞山上,皆峻险。《志》云:风洞关北有盐井墩,即古盐川废县。似误。○黑松林关,在司东七十里,地多黑松,因名。一名松林堡。又东十里曰伏羌堡,其相近者曰红岩堡,亦曰红崖关,皆东路设险处也。

  三舍关卫东九十里,东至小河所,此为适中之地。关东十里为镇远堡,又东二十里为小关子堡,又东十里为松垭堡,又东十里为三路堡,又东八里为师家堡,又东十里为四望堡,堡东二里即小河所也。《志》曰:三舍关有偏将驻守,所辖上至望山,下至四望,共十三关堡。四岩绝壑,一线仅通羊肠鸟径,峭磴危湍,险万状。附近有水牛、毛公、羊洞诸番,不时窥伺。嘉靖中,何卿镇松潘,节制东南,大修长安、马路、师家、永平等堡,于善地增修御寇、靖虏诸墩,以扼险要。长安堡,见茂州境内,即长宁堡。马路堡,见叠溪所。

  西宁关卫南三十里。其北八里曰熊桢屯堡,亦曰熊溪屯,南路关堡之首也。有铁炉沟诸夷在界内。万历中,河西商巴导土鞑伏于铁炉沟以牵制我,事觉扑擒之。关南八里有小屯堡,共为形援。又东胜堡,在卫东南三十五里。《志》曰:红花屯下七里为雄溪屯,雄溪左十三里即东胜堡。○安化关,在卫南四十五里。其北七里为云屯堡,南十里曰镇革堡,又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