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里,岩石回环,如金盘然。○鸡公觜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又东北二十里有石龟山,山皆临江为险。

  尖峰山县东五十里。山峰矗起,如卓剑然。亦曰尖锋山。又大峰门山,在县东七十里。峰顶二石并峙,如门之辟。又周城山,在县南七十里,石壁四周,俨若城壁。

  ○大江县城南。自涪州流入境县。西南二里有矾石滩,又西有观音滩,皆江流所经也。○南宾河,在县治南二里。又县西三里有石板溪,其下石平如板,县东二里有龙停溪,中有龙潭。《邑志》:县治西南有葫芦溪,治东有狼溪,下流俱入于大江。

  ○沙子关县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嘉靖二十七年,添土副巡司。又酆陵驿,在县东北三里。水驿也。东去忠州之花林驿百十里。

  垫江县州西北二百八十里。东北至夔州府梁山县百六十里,西北至广安州梁县百二十里。汉临江县地。西魏分置垫江县,属容山郡。后周改为魏安县。隋开皇初,郡废,县属渠州。十八年,复改县曰垫江。唐武德初,属州。九年,改属临州,寻属忠州。宋因之。元至元中,省入丰都县。至正末,明玉珍复置县。明因之。今县城周七里,编户十二里。

  ○桂溪废县县东六十里。本临江县地,唐武德二年析置清水县,属临州。天宝初,改为桂溪县。宋初仍属忠州。熙宁五年,省入垫江县。○容山废县,在县西南。《隋志》:西魏置容山县,并置容山郡治焉。隋开皇初,郡县俱废。

  ○将军崖山县东南十里。山形陡峻,因名。《志》云:有二石柱,形若将军也。又壁斗山,在县北三十里,峰岩环列,如北斗然。又曲尾山,在县东南六十里,冈陇延袤,如兽环尾。《志》云:县东北二十里又有峰顶山,亦高耸。

  ○高滩溪县东南五十里。其水险恶,自达州界流入县境,下流入长寿县,达龙溪,注于大江。○桂溪,在县东。溪旁多桂,下流入梁山县界。《志》云:县东三十里有三河口,有三水相合,亦入梁山县,合于桂溪。

  ○白渡驿在县治东。马驿也。道出广安达州之界。白渡水驿,见江津县。

  附见:

  忠州守御千户所在州治东。洪武十二年建,隶湖广瞿唐卫。

  涪州府东三百四十里。东至忠州三百五十里,西北至顺庆府广安州渠县二百七十里。

  春秋巴国地。秦属巴郡。两汉因之。蜀汉置涪陵郡《华阳国志》:汉建安中,涪陵令谢本以涪陵广大,白州牧刘璋分置丹兴、汉葭二县以为郡,璋乃分涪陵,立永宁、丹兴、汉葭,合四县,置巴东属国都尉,理涪陵。蜀先主改为郡。宋白曰:先主以地控涪江,于此立郡,领汉平、汉葭二县。丹兴,见黔江县。晋因之。宋、齐亦曰涪陵郡。隋初郡废,属渝州。大业初,属巴郡。唐武德初,置涪州刘句曰:于涪州涪陵镇置。天宝初,曰涪陵郡。乾元初,复曰涪州。宋因之亦曰涪陵郡。元至元二十年,以州治涪陵县省入。明仍曰涪州编户十里,领县二。今因之。

  州南通武陵,西接柯,地势险远,人兼犭襄。《华阳国志》曰:涪陵,巴之南鄙也。从枳县入溯涪水,秦司马错由之取楚黔中地此涪水,盖指黔江。今自州以南,山川回环,几及千里。唐、宋时,尝以黔州控扼形要即今彭水县,往往置镇设兵,以兼总羁縻州郡唐以黔州为都督府,督思、辰、施、播等州,兼领羁縻数十州。宋亦置军镇,领羁縻州至五十有六。明初以黔并入于涪,州之险实倍于前代。《四夷考》云:武隆一县,为州之要地。柯、黔、楚,指臂东西,北枕巴江,南通贵竹,三面皆界于土司。所谓酉阳之咽喉,石主之项背,而真州则尤胸腹之患也。南蛮有事,全蜀之患,武隆实先当之《志》云:武隆难先全蜀,险扼诸蛮。然则州之形胜,益可知矣。

  ○废枳县今州治。汉县,属巴郡。胡三省曰:汉之涪陵,今彭水县也;今之涪陵,乃汉枳县也。《史记》:苏代曰:楚得枳而国亡。即此。汉因置枳县。后汉因之。晋亦属巴郡。宋、齐仍旧。后周废。贾耽《四夷县道记》:涪陵故城,在蜀江南,涪江西,其涪江南自黔中来。由城之西溯蜀江十五里,有鸡鸣峡,上有枳城,即汉枳县。李雄据蜀后,枳县荒废。桓温定蜀,别立枳县于今郡东北十里。周武帝保定四年,涪陵首领田思鹤归化,于故枳城立涪陵镇。隋开皇十三年,移汉平县于镇城,仍改汉平为涪陵县,因镇为名。唐涪州治涪陵,实汉之枳县。《寰宇记》:枳县城在巴县北百十五里。误也。《城邑考》:州城,明初因旧址修筑。成化初,以石。有门五,城周四里。

  汉平废县州东百二十里。汉枳县地。三国汉建兴中置县,属涪陵郡。晋因之。宋、齐仍旧。后周涪陵郡治焉。隋开皇初,废郡,仍移县于涪陵镇。十三年,改为涪陵县,即今州治也。胡氏曰,汉平故城在罗浮山北,岷江之南,白水入江处侧近云。

  汉复城州南九十里。蜀先主置县,属涪陵郡。晋徙涪陵郡治此。宋、齐因之。后周移郡治汉平县省入焉。○汉葭废县,在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