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木水,或曰即白马江也。《郡志》又讹为白米江。

  远济堰县西南二里。分为四筒,溉眉山,通义彭山之田。开元二十八年,采访使章仇兼琼所开。《志》云:今县境有黄土、平昌、羊马、石马、通济、小史、大小高等三十二堰。

  汉州府东北百二十里。东至潼川州二百二十里,西至彭县七十三里,东北至绵州二百四十里。

  秦蜀郡地。汉为广汉郡。后汉因之,兼置益州于此。晋改为新都郡。宋齐以后,皆为广汉郡。隋开皇初,郡废,属益州。大业中,属蜀郡。唐初,仍属益州。垂拱二年,置汉州。天宝初,改德阳郡。乾元初,复为汉州《唐志》:州城内有威胜军。宋因之亦曰德阳郡。元仍曰汉州,以州治雒县省入。明仍旧编户九里,领县三。今亦曰汉州。

  州控成都之上游,为益州之内险。自昔争蜀者,必争广汉。先主之入蜀也,破雒城,遂进围成都。及魏人并蜀,邓艾破诸葛瞻于绵竹见德阳县,入雒城,长驱至成都矣。晋李毅曰,广汉之地,为益州衿领。唐杜佑曰:益州有三蜀,广汉、梓潼、成都也。盖山川襟带,形势险阻,略相等矣。五代唐同光中,郭崇韬伐蜀,前锋入汉州,王衍出降。又董璋据东川,与孟知祥争汉州。知祥复取汉州,遂并东川。明初,傅友德入蜀,自绵州趋汉,阻汉江即雒江,造战舰以济,遂拔汉州。汉州拔,而成都不可守矣。州于成都,其唇齿之势欤。

  ○废雒县今州治。本汉之雒县,属广汉郡。后汉为郡治。建安十八年,先主围雒。明年,雒城溃遂,进围成都。寻亦为广汉郡治。魏景元四年,邓艾入蜀至雒,后主遣张绍迎降。晋泰始二年,广汉郡治广汉县,而分置新都郡治雒。太康六年,新都郡废。宋齐以后,广汉郡皆治此。隋开皇初,郡废,县属益州。十八年,改曰绵竹县。大业初,复故。唐仍为雒县,汉州治焉。后皆因之。元省。《郡志》云:故雒县在州治北二里。是也。明天顺中,始筑土城。正德六年,以石,周六八里有奇,门四。

  湔阳城州西南二十里。《志》云:南北朝时置,以近湔水之阳而名。又有葭萌城,在州东五十里。或以为汉县治此,恐误。○怀中废县,在州北。《隋志》:齐梁间置西遂宁郡。后周废郡,改曰怀中县。隋废入雒县。

  ○铜官山州东二十里。前代铸钱处也。又东五里,有连山。又五里,曰东觉山,上有古井。

  ○雒水州治东二里。源出什邡县之章山。东南流,经州治北。亦曰雁江。亦曰雁水。又折而南流,至州南,湔水流合焉。入新都县界,而绵水流合焉。下流入金堂县界。唐贞元中,刺史卢士理立堤堰雒水,溉田四百余顷。《图经》:雒水亦名沉犀水,水性刚,可淬刀剑。今详见大川雒水。

  绵水州东十里。源出绵竹县紫岩山。东北流,复折而南入州界。又南经新都县北,入雒水。《华阳国志》:蜀之渊府浸以绵、洛。是也。又石亭水,在州东北二十二里。源亦出什邡县之章山,下流经此,合于绵水。

  湔水州西二十五里。亦曰湔江。自灌县湔堰分流,经崇庆、彭县、新繁,至新都弥牟镇北,而入州界,合于雒水,故亦兼弥牟河之称。张知古云,此邦膏腴,利在江津,谓湔水矣。又五侯津,在州西。或曰即弥牟河津济处也。五代唐长兴三年,孟知祥败董璋于鸡踪桥,追至五侯津,即此。

  房公湖在州治南。唐房所凿,亦谓之西湖。凡数百亩,称为佳胜。宋熙宁间,奏垦为田。今废塞。又涌泉,在州东三十五里。周广三百余丈,有灌溉之利。○绵江堰,在州东。《志》云:州境有西水、龙井、天生、粟米、坤江等六十七堰。

  ○三水关州东十里。关下有渡,即绵水渡口也。亦曰三水关。渡有巡司戍守。○白杨林镇,在州东。后唐长兴三年,董璋谋袭孟知祥,入西川境,破白杨林镇,即此。又广汉驿,今在州治东。

  雁桥州治北一里。亦曰金雁桥,以跨雁水上也。后汉建安十八年,刘璋将张任自绵竹退守雒城,刘备进军围之。任勒兵出战于雁桥,败死。后唐同光四年,李绍琛叛,据汉州,州无城堑,树木为栅。唐将任圜击之,绍琛出战于金雁桥,败奔绵竹,圜追擒之。即此桥也。

  什邡县州西二十里。东南至新都县五十里。汉县,属广汉郡。高祖封雍齿为侯邑。后汉仍属广汉郡。晋属新都郡。宋、齐仍属广汉郡。后周改方亭县,寻废入雒县。唐武德二年,复置什邡县,属益州,寻属汉州。宋因之。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四里。

  ○南阳城县西二十三里。李膺《记》云:李雄之乱蜀,遣李寿掠汉中,五千余家寓于此。蜀平后,尝置南阳郡。沈约《宋志》:南阳县属北阴平郡。本南阳民流寓立。齐梁因之。西魏废。○雍齿城,在县城南,相传齿所邑也。《括地志》曰:县旧治雍齿城。今于城北四十步立县,今城南有雍齿山。

  ○章山县西北六十里。一名洛通山,雒水出于此。又名章洛山,亦曰杨村山。上有风、火二洞。《志》云:县北六十里,有高境关,关外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