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之可也。若好为人师,则自足而不复有进。是言也,为学者则然,而独不可语教官。教官以师为官者也。将食其禄而怠其事,曰吾固不好为师者乎?行不足以法于众,学不足以应其求,厌然营糗糒以去者,殆皆不好为师者也。山长傅修,风持峻厉,而鹤山观察不以举主屈其尊,宾主之间,殆庶几焉。若夫宏仁之劝士,元恕之不欺,文驹之应绳蹈墨,有足多者。诗曰:『尚有典型』。其是之谓矣。

  选举

  学校育贤才,将求其人而用之;虽在海外,讵有异哉?国家因旧制,郡学生岁贡一人、县学生二岁贡一人,升诸太学,曰岁贡。岁贡者,以学生食廪之先后为序;遇覃恩,则以是年当贡者为恩贡,其次一人为岁贡。顺治初年,诏校天下郡县学生拔其尤者赴廷试,十二年一行,曰拔贡。雍正初,定六年一行,郡学拔二人、县学拔一人,无其人则缺焉。乾隆八年,遂定以十二年着为例。台之有岁贡,自康熙二十七年始也;恩、拔二贡,自康熙三十六年始也。若是者曰选士,三年大比。天子命使者至其乡,秋八月三试于乡闱,隽者登解榜;有司表其门,具聘币,以礼致之京师,曰举人。明年春三月,天子命大臣,扃礼闱三试之;得第于春官者,有诏集殿庭,天子亲策问焉,遂甲乙其榜,曰进士。

  台自康熙二十五年始设学。明年春,陆路提督张云翼疏称:二十六年丁卯大比,在台湾为开科之始,请照甘肃宁夏之例,于闽省乡闱另编字号,额收一、二名;俟肄业者众,仍撤去另号,勿限额数。于是诏以台湾生员另编字号,于额外取中文举人一名。台湾之有乡科,于是始。三十二年,邑学生王璋,以第六人登解榜;璋仕为良吏,晋秩谏垣。邑之有举人,自王璋始也。先是,闽省解额仅有五十四人,康熙三十五年(丙子),诏以天下各省分上中下三等,均增解额;以福建为中省,增额一十七人为七十一人。三十六年,总督郭世隆以四学士人佥请撤去另号,合闽省一体取中;遂入奏,诏报可。四十七年(壬午),分官卷者七人,未有隽者。自后遂多辍科不与额。五十年二(癸巳),恭逢万寿恩科,更定福建解额为八十五人,而台湾仍多辍科不与者。他郡辍科以为常;台处重洋险远,去省垣千里,士之自重者不轻跋涉,倘仕进为艰,则益肆情高旷,使国家有遗才之憾,司学政者以为忧。雍正七年,巡台御史夏之芳奏准仍编字号,于闽省额内取中一名。十三年巡道张嗣昌请加台湾解额,巡抚卢焯具奏:诏令于闽省解额内,加取台士一名。于是,以二人为常额。乾隆元年(丙辰)恩科,闽省于常额外,加中三十人,台郡亦加一人,后不为例。嘉庆十一年,海寇犯台湾,率义勇为捍御,多荐绅庠士,郡垣以安,寇卒遁去。明年,粮储道赵三元巡视台湾,韪诸生能仗义,以言于督抚监司,郡县亦以状闻;于是总督阿林保、巡抚张师诚奏请益广解额;且使优行生送省考贡,并增弟子员之数;部议于福建解额外,更加台士一人。自后以三人为定额,入泮者数亦有加(语在「泮额志」)。副榜者,顺治初定例:乡试卷有文优而限于额者取副榜,准作贡生。康熙十一年,定以正榜额五人,则设副榜一人。台定额皆正榜,隽者不备,则或以副榜足之,故有副榜。先是,乾隆四年,巡台御史诺穆布、单德谟奏请台士会试,照乡试例,于福建卷中另编字号,额取一名;部议:令俟台士来京会试者果至十人之多,奏请钦定。而台之有进士,则自乾隆二十一年始矣。

  昔西汉时,富豪争匿财,而卜式请输粟助边。贫民大徙,仰赡于官,式则赡之。卜式为天子牧羊,羊大蕃息。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斥去,毋令败群。武帝奇其才,且以为朴忠,卒尊显以风百姓。然则富民能出赀以先国家之急,其中固有贤者焉。故赀算补官,起于西汉。国朝康熙中,以军兴开例;后或因水利、积贮、赈运,亦间举焉。台湾生儒俊秀,得援例为贡生者,悉书之曰例贡,成均之士也,归于学校之旨。

  进士(本邑阙)

  举人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郑基生榜:王璋,由府学。以第六人中式。官至监察御史(有传)。

  四十四年乙酉施鸿纶榜:王茂立(龙严教谕)。

  五十二年癸巳江日升榜:杨朝宗。

  五十三年甲午林登选榜(「府志」作廷选):陈飞(本姓张)。

  雍正元年癸卯恩科廖学信榜:王世臣(本姓陈。府学中式)。

  四年丙午吴士拔榜:庄飞鹏(府学中式。浦城教谕)。

  十三年乙卯黄元宽榜:石国球(海澄教谕)、陈邦杰(府学拔贡中式)。

  乾隆元年丙辰蔡云从榜:蔡朝英、张岳(府学中式)、李树滋(凤山学中式)。

  三年戊午出科联榜:陈辉(分修郡邑志)、王宾。

  十二年丁卯黄元吉榜:林垂芳、陈名标(府学中式。钦赐国子监典簿。有传)。

  十七年壬申蔡廷芳榜:林昂霄(府学中式。甘肃通渭县知县,署平凉府盐茶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