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有贤侯振铎其上,此亦千秋一快事也。侯名尚友,浙江钱唐人。是祠,修于余归田之后。故载笔而为之记。郑世威《五贤祠》诗:“南来独抱伯牙琴,清夜谁能叹赏音。流水盈科看后进,高山仰止见初心。千年进学宗邹鲁,一脉真传贯古今。迤逦道通光霁满,从容步彻白云深”。陈省《五贤祠》诗“远宗周孔近师程,通会诸儒集大成。修已治人留疏草,正心诚意誓生平。一从赵相谗人忌,遂有斯文伪学名。卦得遁爻因远迹,海滨过化列群英”。夏完淳《五贤祠》诗:“安昌千嶂合,绵亘复嵯峨。高峰隐云际,日照涧生波。驾言往东隅,祠宇倚山阿。青地映绿草,峭阁响鸣珂。肃肃瞻遗像,徘徊起啸歌。巍兹五君子,讲学潜幽坡。依师被谗逐,亮节不改柯。苾芬永怀报,济济士民和。山川自今古,大道长不磨。”
  三贤祠 在晦翁岩。祀朱子及刘砥、刘砺。岩即朱子讲学处也。明叶向高《三贤祠记略》:晦翁岩故名龙峰。宋刘先生伯仲,曰砥,曰砺者,读书其中。考亭先生避伪学至此,二先生师事焉。岩甚奇峭幽绝,逶迤而上,可数百武。有石对峙如削,为石门。考亭先生手书“读书处”镌焉。石门之上有祠,祀考亭,以二先生配。有司岁时展礼。其巅有海天山月亭。学使者潘公所建。久之,祠亭俱圯。孝廉袁公来教邑庠,以祀事至,不胜怀贤举废之念。白于邑令万侯,鸠工虑材,一新其旧。堂庑门楹,无不俱饰,又严禁樵采。而以隙地,及请于大参毕公,得荒洲一区,俾守祠者得食其力。于是,地胜益增,而三先生之俎豆益虔且毖。刘之裔孙诸生自源辈群走而请于余,愿一言昭示来兹。余闻今新学繁兴,异论肆起,有能弹射紫阳,诋訾前哲者,则世共以为高,遂令国家二百馀年尊崇宋儒统一圣真之功令尽废格不行。士习人心,日以颓坏,余甚忧焉,而力不能挽。覩侯与袁君兹举,大足为紫阳生色,且使士子闻之,亦知濂洛一脉,虽当剥蚀之余,犹有贤人君子为之表章,即其足迹所经之地,师弟讲习之区,犹能使数百年后,人之景慕不忘如此,其所关于世道,良为不小。是以因刘氏诸生之请,不辞而纪其事,则不独为一邑一姓之私情矣。叶向高《二贤祠》诗:“寂历岩扉昼不扃,昔贤曾此授遗经。年深但见松杉古,人去长闻俎豆馨。苍藓剔残余片石,白云踏尽出孤亭。一从凫臼与飞来后,夜夜空山有客星。松径萧萧路几盘,芳祠瞻拜肃衣冠。天涯何代无逋客,海上千秋有讲坛。古戍梅花残月晓,芳村荔树早霜寒。怀贤莫起前朝恨,留得名山此日看。”
  杨公祠 在四都。祀宋扬州都统使杨梦斗。《县志》:梦斗字子仰,邑四都人。登文天祥榜,累官扬州都统使,镇服夷蛮。兄琦、弟叔济、侄次郑,各以职守一方。景炎末,公从文天祥起兵,死于扬子江。故里父老感梦诧异,为建祠故里庐墓之侧。扁曰:“敕封都统大使宋进士文章节义祠。”祈祷迭应。
  西越双清祠 在五贤祠旁。明崇祯十三年建。祀邑令郑尚友、李奇珍。明夏允彝《双清祠记略》:“双清之祀,以祀武塘李公四可,武林郑公月庵。余盖于两公治邑,知直道在民,不容掩也。余以崇祯十一年莅兹土,去郑公仅一年,去李公且三十年矣。然士民语贤令,必举两公,他令不得望焉。余每庭决事,士民相訾诋,辄曰:若人也,非良。郑公尝创之矣。其事有旧牍者,必曰:斯事也,郑公尝剖之。是归曲于某,若以郑公言,必无误者。余有所兴革,士民即又辄曰:斯利也,李公尝兴之,于今渐没。斯害也,李公尝革之,于今复起。若以李公所措施,无不当者,问及他令事,则曰:某公事岂能遁公腹中耶?嗟乎!李公虽贵为京卿,今没矣。郑公平擢司空属,旋没,民何私于二公哉!三十年来,吏斯土者,何他无所称述也。因询诸舆诵,熟知两公之政。李公精颖绝人,剖狱讼如神,凡民所愿兴而不得,愿革而无从者,公悉为施行之。郑公,学道人也,悃愊无华,以诚与人,久而民信之。其治事也,皇皇无须臾之暇。此两公之异致也。若其洁以持身,慈以字下,遇旱步祷,训士以礼,则两公所同也。李公与余同邑人,郑公余同年友也。在五贤祠之旁。”
    连江县
  社稷坛 在玉泉山前。初在美政街,宋庆元间,移建今所。明洪武间重修。国朝雍正九年,缭之以垣。
  风云雷雨境内山川城隍坛 在新安里。明洪武间建。国朝雍正九年,缭之以垣。
  先农坛 在北郊之原。国朝雍正六年敕建。
  邑厉坛 在县北一里。明洪武五年建。弘治间重修。国朝康熙四十四年重建。
  关帝庙 在县仪门左。国朝康熙五年建。一在北茭。
  城隍庙 在县治左。宋乾道九年建。明洪武、宣德、景泰、嘉靖间修。国朝顺治十八年,康熙十一年、二十八年,重修。
  文昌祠 在凤凰池。
  忠义孝悌祠见《学校》。
  节孝祠见《学校》。
  天后宫 在江夏街。一在钦平下里。
  东岳行祠 在郊坂,宋绍兴间建。
  威奇庙 在仁寿街。旧在县治东,王步下街。明嘉靖三十年建。《县志》:“神姓王,名长瑞。汉景帝时,赤林岭贼杨晖变乱,徵神督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