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第二指挥营在丰乐门外之南,第三指挥营在丰乐门外之北、牢城营之西,第四指挥营在广节之东,第五指挥营移泉州。”
  广节指挥《三山志》:“熙宁六年,以诸路教阅厢军名额不一,改教阅保节指挥为广节指挥,除‘教阅’二字。元丰二年,升为下禁军。大观三年,拨隶东南第十将,分五都,都百人。营在康泰门外之北。”
  壮城指挥《宋史》:“专治城隍,不给他役,别为一军。”《三山志》:“熙宁八年,枢密院请置。元丰三年,勅诸路已置壮城兵士,分为两等,大城五十人,小城三十人。时本州差五十人。大观元年,令帅府置壮城兵四百人,望郡三百人,州置三百三十人,营在威果二十四指挥之东。”
  东南第十将《宋史》:“元丰四年,诏团结东南路诸军,如京畿之法,共十三将,自淮南始,而福建为第十。”《三山志》:“元丰中,置壮城作院指挥及巡检诸寨士兵,仍分东南,置第十将。”
  有马雄略第十二指挥《三山志》:“元符元年,勅东南要郡,宜添置马军。本路相度,福州钤辖所在,最当要冲。前差在京虎翼、龙骑两指挥,皆是骑兵,赴州驻扎。绍圣三年,直抽归京。至今马军差阙,可添置有马雄略一指挥,排次为第十二,以四百人为额,其合用马,听于有马地分收买支填。”
  福建路兵马钤辖《三山志》:“大观元年置。建炎四年,改为副总管。后复以副总管为路分钤辖。”
  全捷第九指挥《三山志》:“大观元年,本州升帅府,置福州全捷指挥,排次第三十,充步军,隶殿前司管辖。三年,改为第九,罢指挥,隶东南第十将,分五都,都百人,营在井楼门内之东。”
  枪杖手《三山志》:“嘉祐七年,知泉州关咏请籍福建枪杖手。熙宁九年,本路提刑申明行之,遇提举司考阅,弓手暂行较试。十年,令逐州募充厢、禁军。元丰元年,以旧人数于逐州县就整、裁定,以为永额。宣和中,方腊反,乃募往策应。”《宋史》:“靖康元年,以福建枪杖手出入,朝廷选官招募,从之。建炎二年,令福建招五千人。”《文献通考》:“建炎三年,诏令枪杖手,备东南捕盗。”《三山志》:“绍兴二年,臣寮以群聚剽掠,乞行禁止。五年,有旨并与蠲放。”
  荻芦寨水军《三山志》:“庆历四年,逐路留都巡检两员,改为提举捉贼,置廨宇于泉州、惠安。后分置永泰辜岭。元丰二年,移置闽县方山渡北岸,即吴屿也。绍兴六年,安抚司奏置水军三百人,分隶福、兴、漳、泉都巡检两寨。八年,始以安抚使司水军统领,兼福兴都巡检使,移寨于荻芦门,乾道七年,现管及增招兵,计五百五十人。”
  延祥寨水军《三山志》:“绍兴六年,安抚司招到郑众、郑庆等一百七十人充荻芦寨水军,一百二十人充本州禁军,于延祥寺置寨,今侯官县西南。乾道七年,现管及增招兵,计六百人。”
  养老宁节指挥《三山志》:“绍兴十一年,拣汰诸军中伤、老、病军员三百七十八人,下本州养老,充牢城指挥。乾道九年,改为宁节指挥。淳熙五年,移居沙合门外新寨。”
  忠义民兵《宋史》:“建炎后,福州诸县旧有忠义社,屯结邑民,择豪右为长,量授器甲,盗由是息,人甚赖之。后有司烦扰,失初意。开禧用兵淮、襄,民兵有藉于官者,至用百六十缗以养一兵,后又放令归业,而无所归,多散为盗。每部择豪酋一人,授以官,民镇之。”
  诸寨土军《宋史》:“福州、四砦、辜岭、甘蔗、五县、水口。”《三山志》:“十一寨。”
  甘蔗巡检《三山志》:“庆历四年,置原额一百八十人。熙宁五年,更定一百人,州差步军充填。元丰七年,以五县巡检疆界阔远,移廨宇于淮安鸡莱镇,仍别差使臣一员,充巡捉私盐,依旧驻扎甘蔗洲,于同巡检下一百人内,拨与巡捕土兵二十人,及差禁军三十人。政和二年,以禁军所至,惟望替期,宜依元丰法,一既招土兵以代之。”
  海口巡检《三山志》:“海口去钟门不远,巡检廨宇移置不常。宝元以前,治钟门,从本州抽差,屯驻本城,军员兵级一百人。皇祐、至和、嘉祐之间,又移海口,寻复旧。治平元年,复归海口。元丰二年,徙置止马门。五年,设苏澳乾道。七年,以八十四人为额。”
  水口巡检《三山志》:“大中祥符五年,本路运使王贽奏建、剑、邵武盘盐南台仓,程路隔远,惟水口嵩溪驿得福州、南剑之中,创盐廒为便,宜差强使臣一员专监,仍于本州量差兵级三十人,员寮一名,巡防一年一替,从之。元丰元年,增拨兵级七十人,共一百人为额。绍圣三年,以二十人拨隶五县巡检。淳祐中,增招人数见管一百十三人。”
  辜岭巡检《三山志》:“元丰二年,移辜岭都巡检于闽县方山渡北岸,以二百人为额。给与舟船,巡警两州,军地分却,移南台巡检一员于辜岭,以七十人为额。淳熙间九十二人。”
  烽火巡检《三山志》:“元丰二年,移长溪等六县巡检一员于烽火澳,管长溪宁德海道,兼就近陆路盗贼。先是,嘉祐八年,提刑司奏长溪、罗源、宁德、连江、长乐、福清六县皆边海,盗乘船出没,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