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义学于马王庙,其事始见于志。署县戴昕继之,为加考究立课程焉。岁余去官,学亦随废。乾隆《志》。废百三十年,同治九年。镇人秦大同、杜学浔等倡议兴复,总漕张之万以官帑重建,是为漕义学。自黎培敬以下,督漕大吏举加意振导之,考校既勤,绩效颇著。培敬榜义学曰“存性”,颁书籍三十部,简里人孙乃煊为之师。陆元鼎继之,遣官按视诸学,别其勤惰,至王营褒勉有加。光绪二十八年,漕督张人骏更聚义学师傅而按试之,王营列最优等,谓有先正典刑。凡此皆昔时义学也。

  光绪之末,变法令下,乃废义学,立学堂。接乎民国,易置者屡。今本其终始,撮记以备故实。

  稽古初等小学堂。校址马王庙。光绪二十九年,知县洪槃谕办,历任堂长彭永年、孙乃煊、费瑶、王义和。改国后为第三初级小学校。

  蔚文初等小学堂。校址西街北首张宅,后迁粮食街,又迁参署西院。宣统元年,麦厘董事张旭初禀办。历任堂长张旭初、杜廷栋。改国后为第二初级小学校。

  达材初等小学堂。校址小营月光庵。原为义学,宣统二年,小营油商筹办,堂长赵鸣琮。改国后为第十九初级小学校。

  萃英初等小学堂。校址清真寺。宣统二年,王营皮商筹办,初为简易识字学堂,未几更名,寻又改称蔚文第二小学,堂长杨葆身。改国后停办。

  右清季小学四所。

  区立第二初级小学校。校址旧参署,后迁城隍庙西,又迁清真寺。民国元年以蔚文小学改建。历任校长张炳华、秦兆鋆、戈寿彭。

  区立第三初级小学校。校址太阳宫,后迁清真寺,又迁城隍庙西。民国元年以稽古小学改建。历任校长马家腾、张丙元。民国十七年七月与第二小学并为王营小学校。

  私立文蔚初级小学校。校址旧参署李宅。民国六年二月,里人赵钧、孙如墉倡办。校长赵钧。七年七月并于第三初级小学。

  区(五)[立]第十九初级小学校。校址小营月光庵。民国元年以达材小学改建。校长唐正沂。十七年七月改为县立小营初级小学。

  右改组前小学四所。

  县立王营小学校。校址城隍庙西。民国十七年七月,教育局循里人秦国铨等之请开办,以原设第二、第三两初级小学并入,旧校舍六间,里人捐款重建。校长杨广生更以城隍内宫客堂、财神殿等处画入。今校长为张秀生。

  县立小营初级小学校。校址月光庵。民国十七年七月以区立第十九小学改建。历任校长邵本焕、周慕云、唐正沂、张丙元。

  右见存小学二所。

  呜呼!吾志学校而叹营人之后时也。夫世之不幸非一,而无教为大。以营民之众,岁输多额之捐,而当道不之重,局局于两初级小学者十余年。虽复升学有志,而贫者难之。末俗梗而不迁,天才阏而莫遂,皆此之由。今虽幸而有成,而待教之众,拯者几何?扩而充之,是所望于当局者矣。学龄儿童数,王营凡千零四十八人,小营凡四百六十七人,今但有完小一所、初小一所,待教仍众。

  社会教育。亦起于清末,先是光绪三十二年,劝学所区董张旭初、宣讲员刘文波,尝倡立王营自治宣讲所及阅报社于新祥禅院。先文学公时为劝学员,亦与发起并草简章六条禀县通详立案。简章录下:一宗旨。以开通民智、培养公德、正人心厚风俗为宗旨,无论何人,皆可听讲,惟不得喧哗骚扰。宣讲书籍,拟以《咨议局章程》及《选举法》、《公民必读初编》、《地方自治纲要》、《地方行政制度》、《直隶自治讲演集》及关于地方自治之部颁章程;二讲员。暂由某等担任,俟筹有经费,再议续办自治研究所;三讲期。每星期日下午二时至六时;四讲所。暂设王营新祥禅院,俟择有适中处所,再行迁移;五报纸。计《预备立宪公会报》、《时报》、《神州日报》、《中外日报》、《舆论日报》凡六种;六报费。现已商明提宪,设立之阅报社,由清江间日转送六分到营,送资由本社发给,不取报费;附则。监督责任在城,应归警察局,王营距离较远,临时请本镇汛官到所监督。一时听者填门,颇易旧俗。改国以后,兹事遂废。民国十三年六月,镇人于锦涛尝捐金设平民学校一所于第二初级小学,未久废辍。十七年十月,淮阴农业学校推广部又设第一民众学校于王营小学,向隅者犹众。其十二月,市中粮商李孔嘉等又集资自办一班,毕业者各数十人,后皆停办。

  民国十八年,县教育局将设农民教育馆,其四月,镇人姜道立以先世捐建之马明王庙及田四亩,舍为馆基。五月,局聘镇人罗青来为筹备主任。筹备员为黄世英、杨广生、孙如墉、秦兆鋆、韩道立、张廷臣六人。土木髹漆,次第兴办。又作钟楼于戏台之上,拓其前以为竞技之场,圈购庙东田八亩有奇,以供扩充,共用银三千三百七十元。十九年四月,馆成。历任馆长纪国永、杨屏辅。


  王家营志卷五人物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