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敖会宋公陈侯郑伯晋士縠盟于垂陇,而《注》省略其辞。
[二三]「《括地志》,宅阳城在荥阳县东南十七里」 按:《史记 魏世家 正义》引《括地志》作宅阳故城,一名北宅。
[二四]「《竹书纪年》曰:惠王十三年……朱氏因刻本失去成字」 按:上文《注》引《竹书》作「惠成王九年」,《疏》所谓《注》引《纪年》,亦往往名称错出也。
[二五]「考瑶城南梁在贞定王七年,非元王七年,沈说误」 按:《四库》珍本沈书云:「按贞定王七年晋荀瑶城南梁,无城宅阳之文。」不误。
[二六]「阎泽赤为侯国」 按:此下朱《笺》引孙汝澄说。记之以存孙氏之勤,《疏》往往没之,不宜省。
[二七]「郭《注》以为赵郡房子也」 按:房子在西晋为冀州治,属赵国。后魏时始废国为赵郡,郭璞时不得云赵郡。
[二八]「《方舆纪要》,在今陈留县东北三十里」 按:敷文阁本作三十里。《括地志》:「小黄故城在陈留县东北三十三里。」据改「五十」作「三十」。
[二九]「祭父自圃郑来谒(天子)」 按:今本《穆天子传》无「天子」二字,此盖郦氏以意补之,今加括号。
[三〇]「《书钞》四十八引《陈留风俗传》」 按:《书钞》较《类聚》五十一「妇人封」所引多十五字,其文曰:「封丘者,魏地也,故燕之延乡,六国时复南属魏。」据此则《陈留风俗传》本作故燕之延乡,无南燕之「南」字。赵以「南」字上属,当据《书钞》。
[三一]「然则……是翟母……也」 按:然则下钞脱「封于延乡者」五字,今补。此上「见《类聚》五十一」六字,当作小字双行。
[三二]「会贞按:鲁昭上当有《经》书二字」 按:此不必有「《经》书」二字。郦氏约其事为六字,非原文,《经》文书「同盟于平丘。」
[三三]「《史记 正义》曰:临济今齐州临济县」 按:《通鉴》胡《注》引同。《史记 魏豹传 正义》曰:「临济故城在溜州高苑县北二里,本汉县。」《田儋传》无此文。
[三四]「宛朐」 按:《索隐》云:「宛朐,县名,属济阴。」
[三五]「据《史记 魏世家》昭王时」 按:检《魏世家》,语在安厘王时,杨氏误记,今订正。
[三六]「魏昭王元年当秦昭王十二年」 按:据《史记 穰侯传》益封于陶,在昭王十六年。
[三七]「遂葬定陶贵震山东,此句郦氏约言之」 按:《汉书 外戚传》「建平二年,丁太后崩,哀帝遣大司马骠骑将军明送葬于定陶,贵震山东。」郦氏用之。朱作送葬上,当有「遣大司马骠骑将军明」九字,此郦氏以文便,改《汉书 外戚传》文「送」字,而依《哀帝纪》文承上文,非以「送遂」二字形近致误。下文王莽秉政以下则用《外戚传》文矣。
《水经注疏》卷八
  后魏郦道元注
               宜都惺吾杨守敬纂疏
                       枝江崮芝熊会贞参疏
 济水二戴无二字。
又东朱又上有济水二字,赵同,戴删。至乘氏县西,县详后菏水下。分为二。
《春秋左传 僖公三十一年》,朱作二十四年,《笺》曰:孙云,《左传》是三十一年。赵、戴改。分于济。守敬按:杜《注》,济水自荥阳东过鲁之西。济水会贞按:接上卷叙南济。自是曹地,东傅东北流,朱讹作北东流,[二]赵据胡渭校改,戴改同。出菏泽。[一]朱菏讹作巨。全、赵同,戴改巨。守敬按:《经》下方云东北流入巨野泽,《注》不得先言东北流出巨泽。《禹贡》,自陶邱北东至于菏,验其方位,正在此。《注》不当遗之,知巨泽本作菏泽。胡渭讥郦氏不言菏泽为疏漏,不知此巨泽为菏泽之讹。
此大关目,赵、戴皆不致疑,何也?菏泽详后菏水下。
其一水东南流,朱脱东字,《笺》曰:宋本水下有东字。赵、戴增。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有东字。《初学记》六引此,作其一东南流,惟误称《水经注》,可见《经》、《注》混淆,初唐已然。其一水从县东北流,入巨野泽。朱此十八字讹入《注》内,接出巨泽下。全、赵、戴改《经》。戴云:今考下云,《经》所谓济水自乘氏县两分,东北入于巨野也,可证此属《经》文。
南为菏水。朱菏作荷,《笺》曰:克家云,当作菏。菏水详后。北为济渎,朱此八字讹作《经》。全因之,赵、戴改《注》。会贞按:《经》谓过方与县北为菏水,此不得先有菏水之目,此南为菏水,乃《注》虚提之句。后《注》云,菏水分济于定陶东北,即承此实叙菏水,则赵、戴八字作《注》,是也。全未合参下《经》、《注》,故沿朱作《经》之误。此济渎指南济。径乘氏县,与济渠、濮渠合。朱作濮沟,《笺》曰:克家云,当作濮渠。全、赵、戴改。全、赵以此二句作《经》,[今全本作《注》,又刊刻之误。]并改径为过,全移济渠二字于过乘氏上。赵删济渠二字。守敬按:皆非也。《经》明言至乘氏县西,又言从县东北流,安得复言过乘氏县?则此属《注》文审矣。径乘氏紧承北为济渎说,句首无济字,意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