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犹塘泊之积水者也。」《御览》九九九引《续述征记 注》云:「齐人谓湖为。」
[七九]「《地理风俗记》曰,漯水东北至千乘入海」 按:「《禹贡锥指》[十三中之下]引《尚书 传》亦云:「漯川自黎阳大伾山南,东北流至千乘入海。」
[八〇]「盖庐闾古通」 按:杨《疏》所举外,《公羊传 定四年》、《越绝书》亦均作「庐」。
[八一]「《高五王传》、《诸侯王表》俱从才不从木」 按:服虔曰:扐音勒,《世家》作勒,音同。
[八二]「《地形志》厌次有富城」 按:标点本《地形志 校记》六十一云:诸本富下无「平」字,故杨氏据此谓富平城亦省称富城。但温校据上文有(商河)又东北径富平县故城北,知富下有「平」字,补「平」字。
[八三]「城东有水津,俗名张公渡」 按:《寰宇记》六十四将陵县下亦有张公故关,在县东南七十里。将陵地属平原郡。(「渡」,今据台北本改「津」。)
[八四]「或即是彝之祖未可知也」 熙仲按:《魏书 张彝传》:「曾祖幸率户归国,拜青州刺史。」「初彝曾祖幸,所招引河东民为州,裁千余家,后相依合,至于罢入冀州,积三十年,析别有数万户,故高祖比较天下民户,最为大州。」今按:张公关、张公渡或皆以幸招民户故,俗称张公,赵氏说疑为彝之祖,当是幸,不必指彝。又孔刻本张下有「准之」二字,殿本删去,云案张某脱其名。孔刻底本在东原入京之前,岂殿本成书时有所见而改之耶?
[八五]「原博平也」 熙仲按:《尔雅》作「广平曰原」,应劭时不闻讳广之字为博,善长时亦无讳广之事,岂隋写本《水经注》之残痕耶?记此存疑。
[八六]「谓之秽野薄」 按:沈钦韩曰:薄与泊通,《统志》引此作「沟」。
[八七]「《史》、《汉 表》并云以中郎骑从定诸侯,此称郎中误」 按:检《史》、《汉表》并云郎中,熊氏
失检。(「中郎」两字段删。)
[八八]「司马彪魏收皆承其误」 按:《续汉志》平原郡下作「高唐湿水出」,《地形志》沧州乐陵郡下作「湿沃」,胡渭故云。
[八九]「魏改为后部亭,今俗遂名之曰右辅城」 按:「右」疑当作「后」,后后音同,部辅声近,《注》所谓俗名之也。
[九〇]「又东北入于海」 按:《济水经》文言过利县入于河,此《经》作入于海,似不当为一。
[九一]「所云原本者指《大典》本,今不可见」 按:此熊氏校此卷时尚未见《大典》本之一证。参看本卷校记[四〇]。(「今不可见」,今据台北本删。)
[九二]「朱此二字讹作仓子城下」 按:作当为在,《疏》误钞「在」为「作」,检朱《笺》本《经》言济水注河,径接水自枝津,脱「河」字。
[九三]「四语抄变《沟洫志》文」 按:《沟洫志》载王横言:「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则今所行非禹之所穿也。」郦氏故以「今川流所导,非禹渎也。周定王五年,河徙故渎。」为抄变《志》文。
[九四]「岂《大典》之误文耶」 按:杨氏虽未见《大典》本,然此则从全氏所引孙潜本作张折。(此句已据台北本改。)
《水经注疏》卷第六
  后魏郦道元注
        宜都杨守敬惺吾纂疏
                枝江熊会贞固之参疏
 汾水
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
《山海经》曰:《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东,朱有东字,赵同,戴删。首枕汾,朱首上衍东字,赵同,戴删。其名曰管涔之山,戴删其名二字。守敬按:郭《注》,今在太原郡故汾阳县北秀容山。涔音岑。又《寰宇记》引郭《注》,菅音奸。[一]《隋志》静乐县有管涔山。《元和志》,在县北一百三十里。今在静乐县东北一百六十里。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朱作其上无草木而下多玉。守敬按:据下文有草无木句,知郦书本同《山海经》,今据原书订。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朱作
而流,戴而改西,赵而下增西字。《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守敬按:武州燕京山,见《 水注》。守敬按:《淮南 墬形训》,汾出燕京。亦管涔之异名也。守敬按:《御览》四十五引《水经注》云,管涔山,汾水所出,土人亦为箕管山,见多管草,或以为名,又为管子山。郦《注》完备无缺,此当他书之文,而误为《水经注》,若以为郭注,则非也。其山重阜修岩朱笺曰:旧本作修层。守敬按:《御览》引作修岩,岩与岩同。朱氏谓旧本作修层以表异同。不知层乃岩之误字也。有草无木,泉源导于南麓之下,盖稚水蒙流耳。赵改蒙作蒙,[二]云:《易 蒙卦象》,山下出泉蒙,不从水,《说文》,蒙,微雨也。义异。又西南夹岸连山,联峰接势,刘渊族子曜,尝隐避于管涔之山。朱避作居,赵同,戴改。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避。《御览》作避同。夜中,忽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谒赵皇帝,献剑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烛视之,剑长二尺,光泽非常,按《御览》泽作辉。背有铭曰:神剑服御戴删服字。按《御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