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同。中城内作四时宫,随节游幸,并旧城为五。街衢相通,二十二门。大缮宫殿观阁,采绮妆饰,拟中夏也。守敬按:《晋书》,张茂大城姑臧,修灵均台。又张骏于姑臧城南筑城,起谦光殿,画以五色,饰以金玉,穷尽珍巧。殿之四面各起一殿,东曰宜阳春殿,以春三月居之。南曰朱阳赤殿,夏三月居之。西曰政刑白殿,秋三月居之,北曰玄武黑殿,冬三月居之。又张重华母严氏居永训宫,所生母马氏居永寿宫,又张天锡居安昌门、平昌殿。皆可与此相参证。若后 、南 《载记》称北城、南城,又称朱明、青阳等门,及融明观、紫阁,大率仍张氏之旧也。其水侧城北流,注马城河。守敬按:水在今武威县东。河水
又东北,清涧水入焉,俗亦谓之为五涧水也。水出姑臧城东,而西北流注马城河。守敬按:《晋书 载记》,秃发檀率步骑三万,次于五涧。即此。《寰宇记》番和县下,引《周地图记》,青涧源与五涧水合流。分青涧、五涧为二,误。又姑臧县下云,五涧谷水,自番和县界北流入白海。水亦在今武威县东。河水又与长泉水合,水出姑臧东揟次县朱《笺》曰:按《汉 地理志》,揟次县属武威郡。孟康云,揟音子如反,次音咨。旧本作楫,误。守敬按:两《汉》、《后魏志》作揟,《晋志》作揖。汉县属武威郡,后汉、魏、晋因。后魏属昌松郡。在今古浪县北。王莽之播德也。西北历黄沙阜,而东北流注马城河,守敬按:今黄洋川出武威县东南,北流,又东北入郭河,盖即此水也。又东北径宣威县故城南,守敬按:汉县属武威郡,后汉、魏、晋因。后魏[《志》误作《宜盛》。]为武安郡治。在今镇番县南。又东北径平泽、晏然二亭东,守敬按:《汉志》,休屠,莽曰晏然。是休屠即晏然,此称晏然亭,似即王莽之县,而去休屠故城颇远,岂王莽改晏然时,有迁徙欤?《地形志》武兴郡有晏然县,盖又以亭为县也。又东北径武威县故城东。汉武帝太初四年,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置武威县,武威郡治。朱脱治字。赵增云:阎若璩曰,汉武帝太初四年,以休屠王地,置武威县,为武威郡治。县居班《志》之第二。戴增同。赵又云:齐召南曰,《本纪》元狩二年置武威、酒泉郡。《志》云,武威郡,太初四年开,则不同时矣。疑当以《纪》为是。按《功臣表》昆邪以元狩二年封,则《志》误也。善长又误仍之。守敬按:《注》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云云,此明
明引《武纪》之文。疑郦氏本作元狩二年,后人据《汉志》改之。王莽更名张掖。《地理志》曰:谷水出姑臧南山,北至武威入海。届此水流两分,一水北入休屠泽,俗谓之为西海;一水又东径一百五十里入猪野,世谓之赵有为字。东海,通谓之都野矣。全云:《汉志》,武威郡姑臧县,南山,谷水所出,北至武威入海,行七百九十里。道元以为通谓之都野,是也。考苍 县南山, 陕水所出,北至揟次入海。休屠县都尉治熊水鄣。谷水、 陕水、熊水,皆泽之所属也。 ,师古曰,古松字也。陕音下陕反,两山之间也。 陕,陕名。守敬按:《一统志》三岔河自武威县东北流出边又三百余里潴为大泽,方广数十里,俗名鱼海子,即古休屠泽。但《水经注》谓其东别有潴野,与《汉志》谓休屠即潴野泽,异。而《括地志》谓都野泽在姑臧城东北二百八十里,似指今古浪县东 陕水出边所汇之泽为潴野泽也。
合离山在酒泉会水县东北。
合黎山也。赵云:按《元和志》合黎山,俗名要涂山,在张掖县西北二百里。《括地志》云,兰门山,一名合黎,误。《行都司志》,合黎山在甘州卫北四十里,迤逦至镇夷所,出石硖口三百里。一作合离。《禹贡锥指》,汉会水县故城在今肃州卫东北。《十六国春秋》,吕光遣吕纂讨段业,战于合离。羌谷水北至张掖县合黎山下,与弱水合,故因山为名曰合黎水。是合黎水即弱水也。守敬按:《史记 夏本纪 索隐》称郑玄引《地说》与《水经》同,惟变离作黎。马国翰云,《水经》合离即合黎,用今文《尚书》字。
《汉志》删丹下云,桑钦以为道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谓至酒泉之会水县也。后汉、魏县属酒泉同。山在高台县北。
流沙地在张掖居延县东北。守敬按:《禹贡》余波入于流沙,《史记 夏本纪 集解》引马融、王肃云,流沙,地名。《汉志》张掖郡居延,居延泽在东[《集解》、《索隐》作西,误。]北,古文以为流沙。后汉、魏县属张掖同。泽在今张掖县东北一千六百里。
居延泽在其县故城东北。朱脱北字,赵以《汉志注》校增,戴增同。《尚书》所谓流沙者也。形如月生五日也。会贞按:《海内西经》郭《注》,今西海居延泽,《尚书》所谓流沙者,形如月生五日也。弱水入流沙,流沙,沙与水流行也。朱沙与水脱沙字,戴、赵增。会贞按:《汉书 司马相如传》,颜《注》引张揖云,流沙,沙与水流行也。亦言出钟山,守敬按:《海内西经》,流沙出钟山。西行极崦嵫之山,守敬按:《西山经》有崦嵫之山。郭《注》,日没所入山。在西海郡北。全云:此汉献帝时曹氏所置之西海郡,非新莽置于金城者也。守敬按:《续汉志》张掖居延属国《注》,献帝建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