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三年摊扣。嘉庆二十年,知县伍士超重修东璧楼。道光元年,知县杨炘重修科房。三年,知县符鸿于川堂东构静远山房 ;四年,重修土地祠。此历任兴修之大较也 。其规制则中为大堂即牧爱堂,前当甬道为戒石坊 ,又前为仪门,又前为头门,又前为照墙 。大堂前两廊为科房,东为吏户礼承发四房,西为兵刑工仓库五房。中夹甬道为皂隶房。东科房之南为仓廒 ,西科房之南为监狱。仪门左右为东西角门,前两旁右为廒所,左为寅宾馆,西向。为土地祠,南向。其南亦为廒所。头门上有楼,上书县额 ,门内之东为申明亭。道光七年知县刘廷槐重修。照墙左右为东西栅门,东去四十步当街口为东璧楼。大堂之东为库,东偏为仓,西偏为典史署,署前亦为仓。大堂之后为宅门,内为川堂;堂西为花厅,其对面舍为桐阴书屋 ;乾隆三十六年,知县王惺建。堂东为静远山房,又东为幕斋 。川堂后为内宅,旁为两厢,东偏为厨房。周遭缭以墙 ,后有复墙 ,更道环焉。其旧有而今者无,若大门内之旌善亭,谯楼旁之清心亭,大堂东之仕优堂,其前景欧亭,其后和风甘雨亭,俱前明置,久废。
典史署建置见县署。大门内为厅,后为内厅,左为书房,又后为内宅。康熙四十一年典史鲁汉修,雍正九年典史袁有成重修,后各任随时修葺 。
教谕署、训导署 俱详《学校》。
巡检司在白塔镇,见《明史/地理志》,久废。
税务司一在白塔镇,一在秋沛市,久废。
阴阳学 明洪武七年设,在城东南隅,久废。
医学与阴阳学同设,亦废。
僧会司 在吉祥寺。
道会司在城隍庙。
察院 在中街,久废,仅存南北两更巷。
公馆一在县前,久废,其地已造民房。一在囤仓,亦废。厅厢基地俱存,今置铺 。
讲约公所 有五,一在城内东门开元观,一在施官集西茶庵,一在水口集真武观,一在张浦营金容宫,一在囤仓关帝庙。
监房在仪门西,凡九间,前三间为狱神祠,男监三、女监二、厨一。嗣又添置二间 ,为禁卒住房、更房。周缭以复墙。雍正十一年,谈士龙捐田七亩半;嘉庆四年,知县钟希贤请帑重修 ,外围易以砖墙。道光七年,知县刘廷槐重葺。
附仓库

预备仓县东新街西仓巷口以南,久废,其地居民领垦。
义仓 旧有五,一在仪门西偏,久废。余四在各乡,俱废,无考。
常平仓 旧设捕署前,三所十三间。雍正十一年,知县伍斯瑸增置监狱南一所五间,仪门内东一所四间。乾隆十九年,知县李文勋增置大堂东一所五间,仪门外东二所八间、西一所五间。凡九所十四廒。乾隆五十年,知县王永重修。嘉庆四年,知县钟希贤修葺前五间;道光元年,知县杨炘修葺后四间。道光七年,知县刘廷槐重修午未廒、寅字廒。
社仓 见后。
库见前。
附院局

养济院 在庆成门外路北,额设孤贫二十名 。乾隆三年定制,每名日给银一分,即于存留经费项下支给,详《田赋》。乾隆十年增设二十名,给银如前数,具文赴司支领转给。旧有茅屋数间,毁于火。乾隆十八年春,知县李春明倡邑绅创建瓦屋二十二间 ,左右各十楹,前后各六楹。嘉庆八年复火 ,知县钟希贤倡邑绅重建如旧制。
恤孤院小西门内偏西。乾隆三十五年,知县韩梦周建,即白衣庵旧址。置茅屋数间,拨诸寺院田共种三十七石五斗,士绅复醵金三百余两 ,初设孤贫四十名,后以费不赀 ,改为三十名。嘉庆二十年续置仓巷房屋一所。田、房俱详《田赋》。二十五年,知县杨炘以旧屋倾塌,新盖茅屋五间。
同善堂城内仓巷街西口路南。嘉庆六年,吏员陈光祖、王淦、魏允康倡议募捐银一千一百余两。嘉庆九年堂成,置义田、义地各所。田详《田赋》,地详《义冢》。道光元年,增置义地一所。
水口镇同善堂镇东弥陀寺后堂三间。乾隆八年,里人朱蕃倡立同善会 ,至二十六年,其子衣点与僧通意复倡众捐资始成堂,增置义田详《田赋》,义地详《义冢》。本堂规条:惜字、施棺、培冢、掩骼凡四事 。知县潘振莹为作碑,碑文大指已括于此 ,不重录。嘉庆二年腊月,水口集桥西火灾,延烧五十余家,时风雪严寒,露处者众 ,里人陈汇川、林朝勤、朝宪等请县给印簿募捐钱六百余千,凡被灾之家各成茅屋数间,六日而毕。以其亦属水口善举,类记于此。
清净庵同善堂道光九年置。近庵士民捐输 ,筹桥工岁修 ,并推广施济,就庵设焉。知县刘撰有善堂规条并桥工缘起 ,勒石捐输姓名 ,载入原碑。倡首捐田入堂者周王氏。
古城镇同善堂道光九年立。该镇袁、项、龚、叶各姓因筹义学经费,倡捐施济,集钱八百千零购田。知县刘定有规条并捐输姓名勒石。该堂房屋,陆姓所捐。
城池

县在秦汉为建阳,建阳故城在今州东四十里。《南畿志》、《通志》、《州志》、《方舆纪要》并同 。今县南水口镇东有遗址,俗呼东城埂。水口镇西至州城三十五里。晋置顿丘郡及县,顿丘废城在今县东一里顿丘山之侧 。宋齐为新昌郡城。梁置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