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 普贤菩萨院 大势至菩萨院 药上菩萨院 地藏菩萨院 金刚慧菩萨院 马鸣菩萨院

  义巡谒毕。老僧遣义早归。寒山难住。道义遂辞老僧。出寺百步。回顾已失所在。但空山乔木而已。方知化寺。遂回长安。大历元年。列其上事。闻奏太宗皇帝。帝下敕建置。诏十节度使照修创焉

  ○法照和尚入化竹林寺十六

  释法照者。本南梁人也。未详姓氏。唐大历二年二月十三日。南岳云峰寺食堂内食粥。照向钵中。见五台山。佛光寺东北一里余。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一石门。自觉身入石门。行五里许。见一寺。题云。大圣竹林之寺。久之方隐。心极骇异。二十七日辰时。还向钵中。尽见五台山华严寺。诸寺了然可观。地皆金色。殊无山林。内外明澈。池台楼观。众宝庄严。文殊大圣。及万菩萨。咸处其中。又现诸佛净国。食毕方灭。心疑益甚。因归院语诸僧。众且问有人尝至五台山否。时有嘉延昙晖二阇梨。应曰。某甲曾到五台山佛光寺安泊。与师钵内所见。颇同。虽然问知。亦未发心游礼。至四年夏。在衡州湘东寺高楼之上。九旬入念佛道场。及六月初二日未时。五色祥云。遍覆诸寺。云中现诸楼阁。阁中有数十梵僧。各长一丈。执锡行道。衡州奉郭。咸见阿弥陀佛。及文殊普贤一万菩萨。俱在此会。其身高大。众睹圣现。涕泣致礼。酉时方灭。法照向晚行道场外。遇一老人。年约七十。告法照曰。阿师。尝发愿向五台山。今何不去。法照曰。时难路险。若为去得。老人曰。师可急去。法照却入道场。再发诚愿。夏满即往台山。礼拜大圣。是秋八月十三日。自南岳。与同志十人。来游台山。果无留难。至明年四月初五日。方达五台县。南遥望。对佛光寺。南有数十道白光。举众咸睹。六日诣佛光寺栖止。果如钵中所见之寺。是夜后分。因出房户。忽见一道白光。从北山下来。至法照前。师遽入堂内。乃问众僧曰。是何光相。僧答言。此处常有大圣不思议之光相。照闻已。即具威仪。步寻其光。遂至寺东北。约一里许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一石门。及见二青衣童子。似八九岁。颜貌端正。倚门而立。一称善财。一名难陀。相见欢喜。问讯礼拜法照云。何故多时流浪生死。始来相见。遂引入门。向北而行。将至五里。忽见一金门楼。可高百尺。兼有掖楼。渐至门所。方见一寺。寺前有大金桥。金榜题号曰。大圣竹林之寺。一如钵中所见。周圆可二十里。中有一百二十院。院中皆有宝塔庄严。其地纯是黄金。渠流花果。充满其中。法照入寺。至讲堂内。见大圣文殊在西。普贤在东。各处师子之座说法。次其身及座。高可百尺。文殊左右。菩萨万余。普贤亦有无数菩萨。前后围绕。法照。至二圣前师子座下。稽首礼已。问二圣言。末代凡夫。去圣时远。智识转劣。垢障尤深。烦恼盖缠。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易得成佛。利乐群生。唯愿大圣为断疑网。时文殊师利告言。汝以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其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久远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多。现深禅定乃至。诸佛成无上觉。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是诸法之王。汝等应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法照又问。当云何念。文殊告言。此世界西。有极乐国。彼当有佛。号阿弥陀。彼佛愿力不可思议。当须系念谛观彼国。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彼佛国中。永不退转。速出三界。疾得成佛。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色手。摩法照顶。而为授记。汝已念佛故。不久证于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尽此一报之身。定□苦海。到于彼岸。时文殊大圣而说偈言

  汝等欲求解脱者  应当先除我慢心

  嫉妒名利及悭贪  去却如斯不善意

  应专念彼弥陀号  即能安住佛境界

  若能安住佛境界  是人常见一切佛

  若得常见一切佛  即能了达真如性

  若能速断诸烦恼  即能了达真如性

  在苦海中而常乐  譬如莲华不着水

  而心清净出爱河  即能速证菩提果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又说偈言

  诸法唯心造  了心不可得

  常依此修行  是名真实相 

  普贤菩萨。亦说偈言

  普诫汝及一切众  常应谦下诸比丘

  忍辱即是菩提因  无嗔必招端正报

  一切众见皆欢喜  即发无上菩提心

  若依此语而修行  微尘佛刹从心现

  悉能广修诸行愿  运接一切诸有情

  速离爱河登彼岸  □□□□□□□ 

  法照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法照礼谢已。合掌而立。文殊师利告法照言。汝可往诣诸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