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山门 雍正十三年奉敕创建
  东石坊 在山门左外额曰祖源谛本内额曰跋陀开创联曰心传古洞严冬雪拥神光膝面接嵩峰静夜风闻子晋笙
  西石坊 在山门右外额曰嵩少禅林内额曰大乘胜地联日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心传言外十方法教是初元
  天王殿 外塑金刚像内塑四天王外旧有额曰天下第一祖庭清康熙四十三年奉颁少林寺御书三大字匾额悬挂殿外
  大雄殿 清康熙四十三年御书宝树芳莲匾额悬殿内雍正十三年奉敕重修左梁旋折乾隆十年邑令晋江施奕簪重修
  紧那罗殿 在大殿左内祀紧那罗王三像相传中像为王自制左铜像右铁像俱奇伟相彷元至正间传王御红巾事甚奇人人敬畏称本寺护法伽蓝与他寺祀关圣帝君为伽蓝者异
  六祖殿 在大殿右内祀六祖朝观音像两山画传代僧像二十九人
  钟楼 在紧那罗殿南西向高十丈钟大四人围声闻三十里
  鼓楼 在六祖殿南东向旧为转龙藏雍正十三年改称鼓楼高与钟楼齐
  阎王殿 在钟楼南西向
  龙王殿 在鼓楼南东向
  香积厨 在大殿左
  库房 在大殿右
  东禅堂 在厨房北
  西禅堂 在库房北
  法堂 在大殿后五楹为高僧说法处乾隆八年奉颁藏经贮内
  客堂 在法堂左
  静室 在法堂右
  方丈 在法堂后
  东西寮 在方丈前
  方丈退居 在方丈西南向
  廓然堂 旧在方丈东南向明巡抚蔡汝南建沈荃题额今废
  立雪亭 在方丈后即二祖神光立候达磨雪深过膝不动处
  千佛殿 即毗卢阁在立雪亭后依山辟基明慈圣皇太后撤伊王殿材创建
  白衣殿 在千佛殿左西向
  地藏殿 在千佛殿右东向
  以上寺院由山门至千佛殿共七层
  西来庵 在天王殿外甬道西寺僧官真喜创建徒孙僧官海岱重修
  千佛庵 在山门内甬道东寺僧清戒改建
  慈云庵 旧在千佛殿西祀白衣大士康熙二十五年巡道张思明倡捐重修境最幽胜雍正十三年奉敕修寺欲拓其制庵基稍碍毁撤一空今寺僧改建于寺山门外道北规模狭隘仅存其名
  观音庵 在寺东鄙内为接官厅
  南园 在寺南明周藩建亦称周府庵
  永化堂 在南园内明周藩为僧无言道公建今废址基仅存
  白衣殿 在永化堂前
  柏坂 在永化堂后明无言道公植柏千万株布满崖谷遥望蓊蔚葱郁最壮寺观明刘余祜为纪戒后人见艺文雍正十三年奉敕修寺取材斩伐一空
  十方院 在永化堂之西与寺山门正相对为寺中邮亭行脚旅舍溪上亦有石桥仅存其半
  初祖庵 在少林寺西北三里许面壁洞之前背倚五峰前临双涧古松偃盖老柏参天为山中胜境昔人建殿三楹中祀达磨两山画达磨以上二十七代佛像外为山门祀关帝伽蓝像东一小亭祀达磨父母兄弟西一小亭移面壁石于其内后为千佛阁住持福元创建僧会真喜重修内碑碣如林悉历代名公题咏俱见艺文
  一祖庵 在寺对岸少室之半钵盂峰上为慧可禅栖胜地
  三祖庵 在寺东十余里法王寺后为圣竹林寺废址北有罗汉祠 古迹
  秦槐 嵩书载少林寺藏经阁后有古槐一株相传秦时所植封为五品宋文彦博诗曰五品封槐今尚在都穆游记曰秦槐高十丈围二十尺王士性记曰风摧二十年矣
  影石 相传达磨面壁九年影透石内今观其石围长三尺许光滑如卵白质黑文隐隐一僧背坐石上露其侧颔纹如淡墨画衣褶仿佛毕具诚可异也
  娑罗树 在寺方丈后来自西域结实如木桃而无花或云即贝多
  三花树 在初祖庵前盖凌霄滕附桧而生者色深红可爱为创寺时所植
  六祖手植柏 在初祖殿左墀高与花树并卢能钵盂中带至下有碑明王士性大书六祖手植柏五字
  面壁之塔字 在寺右六祖殿檐下字体端严遒劲可宝为宋蔡京书
  千崖万壑字 在天王殿前行书前后各二字古峭飞动为明张钦书
  高宗飞白书 唐高宗御札飞白书一飞字题寺壁今亡戒坛见释义净文王世贞跋张杰书俱云在寺内今坛无考
  苏轼画梅 在少林寺有二一竖梅一卧梅传塌甚众
  苏赵字 王士性记日少林寺碑刻种种苏子瞻赵孟辈其尤者
  灵芝碑 详见祥异
  第一山碑 在山门内左墀米芾书董其昌碑凡四碑俱在寺内 祥异
  紧那罗王元至正初有一僧至少林蓬头裸背跣足止著单在厨中作务数年殷勤负薪执爨朝暮寡言暇则闭目打坐人皆异之莫晓其姓名至十一年辛卯三月二十六日颍州红巾贼率众突至少林欲行劫掠此僧乃持一火棍而出变形数十丈独立高峰贼众望见惊怖而遁僧大叫曰吾紧那罗王也言讫遂没始知为菩萨化身也塑像寺中遂为护法伽蓝至今灵异按传灯录载隋开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