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一儿携一儿。军至,弃小者抱大者而去。军乃问:“何弃小抱大?”妇人曰:“大者,亡兄之子;小者,妾之所生。宁弃所生,亡父嗣不可絶也。”军义之,与食而去。军乃旋师,曰:“鲁有义妇者若此。”五父衢,在县东南二里。《左传》襄公十一年,“季武子将作三军盟,诸僖闳诅诸五父之衢。”杜注云:“五父衢,道名,在鲁国东南。”季桓子井,深八十八尺,在县中法集寺中。按《史记》:“季桓子穿井得土缶。”即此也。臧武仲井,深六十尺,在县东南一百步。按白褎《鲁记》云:“鹿门有两井,稍小于季桓子井,在鹿门西四里。一为季桓子所穿者。”舞雩坛,在沂水之南,当县南六里,临沂水。”《论语》云:“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又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有坛墠,树木于下,可游焉。南郊圆丘,在县南七里。按《孝经》云:“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礼记•明堂位》曰:“成王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孟春之月,祀帝于郊。”周公得郊天,故有圆丘。
邹县:东南六十里,旧十四乡,今五乡。汉为驺县,属鲁国。莽曰驺亭,即邾峄山之地。曹姓,二十九世为楚所灭,因鲁缪公改邾作邹,县复以山为名。按《郡国志》云:“驺县,本邾娄之国。鲁缪公改为邹,即邾人获公胄悬于鱼门,是此邑。”
峄山,在县南二十里,亦名邹山。《史记》:“秦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议,刻石颂秦德。”鲁缪公改邾作邹,山从邑,故谓之邹山。峄阳犹多桐柏也。李斯所刻石岭名曰“书门”,始皇乘羊车登之,其路犹在。黄河:去邹山三百余里,晴明日望之,纔见。又《郡国志》云:“邹山,古之峄山也,有穴遥与洞庭通,其孔可以逃难。晋太尉郄鉴避胡贼于此。山下有大驿,名郄公驿。”鳬山,在县东南三十八里。《诗》曰:“保有鳬绎,遂荒徐宅。”邹城,叔梁纥所治之邑。汉为县,又曰南平、阳县,今废城存。邾国,黄帝后,陆终之胤,曹姓,封于邾,其后中絶。武王复之,故国城在今县东南,周回四里,上冠山峰,下瞩岩壑,穷邾国之胜景。一曰邾国有数处,今黄州亦是也。
莱芜县:东北二百六十里,旧八乡,今二乡。本汉县,属泰山郡。《后汉书》:“范史云为政之所。”按《水经注》云:“莱芜,昔齐灵公灭莱,莱人播流此谷,邑落芜没,故曰莱芜。”范史云曾为此县长,百姓歌其清俭。至晋废,后魏移古嬴县于此。唐贞观元年废,入博城县。至长安四年,又于废嬴县置莱芜县,取汉旧名,属兖州。元和十四年六月,兖海节度使曹华奏以县在山路三百余里,人戸絶少,官吏名数亦与大县不殊,虚置无所取,请并入干封县。诏从之。后复置。
韶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其山产铁,汉置铁官,至今鼓铸不絶。汶水出此邑,即闵子骞所谓“则吾必在汶上矣”是也,西南流入沛。双石,《郡国志》云:“莱芜县南夹道有巨石,长二丈,双立,即汉昭帝时自立也。”
龚丘县:北五十里,旧八乡,今二乡。汉宁阳县,属泰山郡。后汉改为东平国。后魏移置平原县于宁阳县。城北十七里,今县是也。隋开皇十六年,以此县与德州平原县名同,遂改龚丘县焉。以东南二十里,有古龚丘城焉。
青石山,在县西三十里。后魏有青石山祠,即此也。其山都是一大石耳,发地桀立,高四十余丈,周回三里。有石池二所,东西行列,有类人功。冬夏澄清,初无耗溢,祈雨辄应,故古今祠之。故汶阳县,在县东北五十四里。其城侧,土田沃壤,故鲁号汶阳之田。成公二年,齐人归我汶阳之田是也。故刚城,汉为刚县,废城在今县东北。甑山,东魏张华原为兖州刺史。先是,州境有猛兽为暴,华原为令,州北七十里甑山中,忽有虎食猛兽都絶。时人称化感之至。
干封县:东北一百六十里,元二乡。本齐之博邑。《春秋》谓:“公会吴子伐齐。”即此也。延陵季子往齐,子死,葬于嬴博之间。至汉武帝封禅,分嬴、博二县立奉高县,以奉泰山之祀。后魏改博县为博平。隋开皇十七年,改博平为博城。唐干封元年,高宗封东岳,改为干封县,属兖州。泰山,一曰岱宗,在县西北三十里。尸子曰:“泰山中有神阿房阁三十六,天之一也。”社首山,在县西北二十六里。蒿里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徂莱山,亦曰尤莱山。《诗》曰:“徂莱之松。”后汉赤眉渠帅樊崇保守此山,自号尤莱三老。汶水,源出县东北原山,西南流经县理南,去县三里。五汶,《述征记》曰:“泰山郡水皆名曰汶。”今县凡有五汶,有北汶、嬴汶、牟汶、柴汶、浯汶,皆源别而流同。东岳庙,在县西北三十里泰山下。《郡国志》云:“庙前有柏树,武帝所种。赤眉贼斫一树,见血乃止,有岳令掌之。”唐开元十三年,玄宗登封泰山。登封之夕,凝氛昏晦,迅风激烈。皇帝出齐宫,露立以请,及明,清霁,旗常不摇。事毕至山下,日光重戴,明曜五色。千官称贺,其日大赦。以灵岳昭感,封泰山神为天齐王。梁父,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君。玄宗开元十三年十二月,东封泰岳,因禅梁父焉。大夫松,始皇避雨处,今犹在。谢过城,有汶阳田。齐以此归鲁以谢过,故有城存。废梁父县,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