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翟有禹山祠“。偃月山,《洛阳记》:“山形似偃月,因以名之。”三封山,《水经注》云:“颍水故渎,东南经三封山北。”谓此山也。荆山,《洛阳记》云:“荆山出玉,齐武帝于此采玉。”其下即汉颍川郡地。杏山,《洛阳记》云:“仙人刘根隠于此山。”康城,《洛阳记》云:“夏少康故邑也。”《注水经》云:“颍水又东,历康城。”南魏明帝封尚书仆射魏臻为康乡侯,此即臻所封之地。上棘城,《左传》谓:“楚师伐郑城上棘,遂涉颍。”是此也。雍城,《左传》谓:“楚蒍子冯率鋭师侵雍。”梁注云:“河南阳翟县东北有雍城是也。”黄台,在县东北四里。东魏天平二年曾于此置黄台县,属阳翟郡,隋废。钧台,《左传》曰:“夏启有钧台之享。”注云:“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水经注》云:“连山亦曰启筮亭,享神于大陵之上。”即钧台也。晋《地道记》:“钧台下有陂,俗谓之钧台陂。”凤凰楼,在县西南一里。汉黄霸为颍川太守,凤凰集,嘉禾生,霸乃起楼于郡中,今基址存。七女冈,在县东北三十里。下有七女泉,流至长葛入洧。许由台,在县东一十五里颍水上。巢父台,在县东一十六里颍水上,即巢父饮牛处。
郾城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旧六乡今四乡。本七国时魏之下邑,《史记》:“楚昭阳伐卫取郾。”汉为县,隶颍川郡,光武谓贾复曰:“郾最大,宛次之。”复曰:“臣请击郾。”光武执复手曰:“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即此城也。宋元嘉二年将军刘缅说曰:“城有百年之福,若北朝保之,未可敌也。”遂遣将军殷孝祖焚其仓粮。北齐天保七年,于今县置临颍郡,隋开皇三年,郡、县并废,五年,又于废郡城中置郾城县,隶许州。唐武德四年于县置道州,贞观元年州废,以县属豫州。其后还许州。元和十二年勅淮西,贼中百姓穷困,相率归顺,其数甚多,宜于许、汝行营侧近置行郾城县,韩弘计议拣择穏便处置。其年十一月以今郾城县为溵州,仍以上蔡、西平、遂平三县隶焉,是年十二月勅溵州,宜隶许州。至长庆元年五月废溵州,复为郾城县,依前隶许州,其先割属溵州所管上蔡、西平、遂平等三县,仍还蔡州,寻又以郾城复来属。大溵水,在县南一里,上承汝水,自襄城至岐额城分流,南为汝水,北为溵水。又有小溵水,在县北三十里。故郾城,楚昭阳伐魏取郾。《汉书•地理志》云:“魏南有郾,召陵之固也。”召陵故城,在县东四十五里。汉为召陵县,隶汝南郡。隋废。春秋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于陵。棠溪,《史记》:“苏秦说韩曰:‘韩卒之剑戟,出于棠溪。’”今西平县西界有棠溪村是也。征羌城,在县东南七十五里,本秦安陵门。后汉建武十一年来歙征西羌有功,故名以封之。蔡河,在县东南五里。唐王冢,在县南二十五里,吴王阖闾夫概冢也,夫概奔楚,封之于唐陵。又《地理志》云:“封为棠溪氏。”隋仁寿中置庙。葛伯城,在县北三十里,周回四里。《汤誓》云:“葛伯仇饷,初征自葛。”即此也。故司州城,在县西南五里,宋文帝改汝州郡为司州,即此也。后魏太武收河南地,至献文改为豫州。隋开皇中自此城移入悬瓠,大业二年改为蔡州,俗呼为盗跖城,未详其义。
舞阳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旧二乡,今四乡。本汉旧县,隶颍川郡,在舞水之阳,因以名县。汉封樊哙,魏封司马宣王,皆为舞阳侯,自汉至晋不改,宋省,其后因之。唐开元四年,复于故城置,隶许州。鐡冶,在县西南三十里。舞水,在县北六十里,汉樊哙受封于此。滍水,在县北四十五里。《汉书•地理志》云:“鲁阳县有鲁山,古鲁县御龙氏所迁。”《水经》云:“滍水出鲁阳县西,东北过定陵,入于汝。”《地理》云:“定陵城在今县北六十里。”《后汉书》:“光武破王寻于昆阳,士卒争赴溺死,滍水为不流。”即此。

太平寰宇记卷八

河南道八
汝州
汝州 临汝郡,今理梁县。《禹贡》豫州之域。春秋时为周王畿,亦戎蛮子之邑,后为郑、楚二国之境焉。即《左传》谓:“楚袭梁及霍”是也。又按《十三州志》云:“梁即周南鄙邑也。”按《郡国县道记》云:“梁县西南十五里,有古梁国城存。韩分晋,得颍川之父城,东接汝南,西接弘农,皆韩分。”战国时,梁属魏。秦置三十六郡,属三川郡。在汉为河南郡之梁县地。后汉因之。魏晋为河南、舞阳二郡之地。又《后魏地形志》:“梁县属汝北郡。”后周属南襄城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四年,自陆浑县界移伊州置于此,以伊水所经为名。寻,又移伊州于今陆浑县东北置。炀帝初,改为汝州,以汝水为名。三年,州废,以其地入襄城、颍川二郡。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伊州,领承休、梁、郏城三县。贞观元年,以废鲁州鲁山县来属。其年,省梁县,仍改承休为梁县。八年,改伊州为汝州,领梁、郏城、鲁山三县。证圣元年,置武兴县。先天元年,置临汝县。开元二十六年,以仙州之叶县来属。天宝元年,以许州之襄城来属,仍改为临汝郡。干元元年,复为汝州。梁开平四年,改为防御州。
元领县七,今六:
梁县、叶县、郏城、鲁山、龙兴、襄城。
一县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