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水。后魏于水西置县,因名莫西县也。南豳故城,后魏时所筑,在县北据山,其东西南三面险絶,实控御之地。齐难故城,齐难即姚兴将名也,屯军筑垒,在今县西,其南、西、北三面一如南豳之险。莫营关,后魏所置,在县西南。泾水,自新平县界流入醴泉苑,在县东北十里并宫,并周所立,后废。唐贞观四年,置醴泉监,兼置屯五所,隶司农寺。

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二

关西道八
陇州;泾州
陇州
陇州。汧阳郡,今理汧源县。周为岐陇之地,春秋时属秦国,文公曾都于此。今郡南三里汧水南故汧城是也。秦并天下,属内史。汉为汧县,属右扶风。自魏至晋亦然,永嘉后废。魏初,于今汧源县界置陇东郡,今州即陇东郡故郡也。孝明正光三年,分泾州、岐州之地,兼置东秦州于故汧城。领陇东、安夷、汧县三郡。至孝昌三年,为万俟丑奴所破。孝武永熙元年,于今州东南八里复置东秦州。仍于州所理置汧阴县。西魏大统十七年,改东秦州为陇州,因山为名。周明帝二年,移州于今所。武帝天和五年,省入岐州。宣帝大象二年复置。隋开皇五年,改汧阴为汧源县,仍废郡,而陇州如故。炀帝二年,州废,以属县并入扶风郡。义宁二年,又于县理置陇东郡。唐武德元年,复为陇州。以南由县置含州,领南由一县。四年,废含州,复以南由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汧阳郡。干元元年,复为陇州。至德宗,升为奉义军节度,以旌韦皋杀朱泚伪使之故也,今为防御州。
元领县五,今四:
汧源;汧阳;吴山;陇安。新置。
二县废:华亭,入汧源。南由。入吴山。
州境:
东西二百里,南北四百五十九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一千七百五十里;东至西京一千三百二十五里;东至长安四百六十五里;东至凤翔府一百五十九里。南至凤州山路四百三十六里;西至秦州三百四十里;北至泾州一百六十五里;西南至秦州界一百一十里;东南至凤翔府界一百六十里;西北至原州界一百八十里;东北至泾州一百六十里。
户:
唐开元户:六千八百五。皇朝管户:主一万九百七十一,客八千六百六。
风俗:与凤翔小异,尤类秦州。
人物:
唐段秀实。汧阳人,以笏击朱泚,德宗赠太尉。
土产:
龙须席;鹦鹉;山丹;雉尾;羊;马;狨。
汧源县。旧八乡,今七乡。汉汧县之地,属右扶风。晋《地道记》云:“汧县属秦国。”故城在今县南。汉置陇关,西当戎翟,今名大震关,在今县西。后魏废帝改为汧阴县。周明帝移州,并县于今理。隋改为汧源县。唐元和三年,并华亭县入。
陇山。在县西六十二里。《说文》:“陇山,天水大坂也。”《辛氏三秦记》引俗歌云:“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州,肝肠断絶。”又云:“震关遥望,秦川如带。”郦道元注《水经》云:“一水出汧县西山,世谓之小陇山。岩嶂高峻,不通车辙。”故张衡《四愁诗》云:“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周《地图记》云:“其山高处,可容百余家。”《三秦记》:“陇坂谓西关也,其坂九回,不知高几许,欲上者,七日乃得越絶 。高处可容百余家,下处容十万户。山顶有泉,清水四注。东望秦川,如四五里。人上陇者,想还故乡。悲思而歌,有絶死者。”又《秦州记》云:“登陇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墟宇桑梓,与云霞一色。其上有悬溜吐于山中,汇为澄潭,名曰‘万石潭’。流溢散下,皆注于渭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其歌云:‘陇头之水,分离四下。念我行役,飘然旷野。登高远望,涕零双堕。’”是此也。
汧山。在县西六十里,《禹贡》:“导汧及岐,至于荆山。”
鱼龙川。郦道元注《水经》云:“有一水出汧县西山,人谓之小陇山。其水东北流历涧,注以成渊。出五色鱼,俗以为灵,而莫敢采捕。因谓是水为鱼龙水,自下亦通谓之鱼龙川。”
弦蒲薮。《周礼•职方氏》:“雍州,其泽薮曰弦蒲。”晋《太康地志》云:“汧县有蒲谷乡,弦中谷乃雍州之蒲也。”按《汉书•地理志》云:“雍州有弦蒲薮。”
汭水。《周礼•职方氏》:“雍州,其川泾汭。”
大震关。在县西六十一里,后周武帝天和元年置,今为陇山关。汉武帝至此,遇雷震,因名。
张女郎祠。故老相传云:“汉张鲁女死于此,时人为立祠,民祈祷有验 。”
秦城。在州东二十五里。秦非子养马汧、渭之间,有功,周孝王命为大夫。
郁夷故城。汉为县,后汉省。按《汉书•地理志》注云 :“郁夷有汧水祠。”又《诗》云:“四牡騑騑,周道倭迟。”《韩诗》作“郁夷”字,盖在今州西五十里大宁关侧,近汧水源。今验诸处因水置祠,多在源下。又自关上陇,盘纡屈曲,逶迤而进,与县名相符。”晋太康中,曾于此置陇关县。又《地道记》云:“郁夷,省并郿,盖因王莽之乱,郁夷之人权寄理郿界,因并于郿。”
废华亭县。在州西北一百里。本汉泾阳县地,今原州平凉县界泾阳故城是也。后魏为长地县。隋大业元年,于此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