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以名。”《西京杂记》:“五柞树,皆连三抱上,枝覆荫数亩。”《水经注》:“长杨、五柞二宫相去八里。”青梧观,在五柞中。《西京杂记》:“观前有三梧桐树。”望仙泽,在县东五十七里,中有龙尾堆。《雍州记》云:“望仙泽,在盩厔县东南。”《周地图记》云:“望仙宫南泽中有石盘龙两所,鳞甲动,有云气如钟鸣。”读书台,在县东北三十七里,后汉马融读书之所。姜维岭,本名沈岭,在县南五十里。蜀后主延熙二十年,大将军姜维率众出骆谷,经沈岭,即此。司竹园,在今县东一十二里,穆天子西征至玄池,乃植之竹,是此。故《史记》曰:“渭川千亩竹。”汉谓鄠杜竹林,故有司竹都尉,其园周回百里,以供国用。义宁元年,义兵起。高祖第三女平阳公主举兵于司竹园,号娘子军。骆谷关,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唐武德七年,开骆谷道以通梁州,在今关北九里。贞观四年,移于今所。骆谷道,汉魏旧道,南通蜀汉。魏少帝正始四年,曹爽伐蜀,诸军入骆谷三百余里,不得前。牛、马、驴、骡以转运,死略尽。少帝甘露二年,蜀将姜维出骆谷,军于长城,即此谷道也。按:此道近代废塞,唐武德七年,复开。东北自鄠县界,西南经县,又西南入骆谷,出骆谷入洋州兴势县界。楼观,在县东三十二里,晋惠帝时置。其地旧有尹先生楼,因名楼观。唐武德初,改名宗圣观。老子庙,《华阳子录记》:“秦始皇好神仙,于尹先生楼南立老子庙。”即此也。晋惠帝元康五年,重更修葺,莳木万株,南北连亘七里,给户三百供洒扫。隋文帝开皇元年,复修建堂宇。老子陵,郦道元注《水经》云:“就水,北经大陵西,世谓之老子陵。”昔李耳为周柱下史,以时衰,适西戎于此,有冢,事非经证,然庄子著书云:“老子死,秦失三号。”是非不死,有冢可征也。终南故城,《郡国记》云:“唐武德二年,于汉盩厔故城置终南县。八年,废县,因名终南城。”
崇信县,西北二百二十五里,只五乡。本唐神策军之地,后改为崇信军。皇朝建隆四年,以崇信暨赤城东、西两镇及永信镇等四处,于此合为崇信县。
司竹监,按《唐六典》,掌植养园竹之事,其管内及百司所须帘、笼、筐、篚之属,择其材干以供之,其笋以时供上食。岁终,以竹功之多寡为考课。又按:汉官有司竹长丞。魏、晋河内园竹各置司守之官,江左省。后魏有司竹都尉。北齐、后周俱阙。隋有司竹监及丞,唐因之。在京兆、鄠、盩厔、怀州、河内,今皇朝惟有鄠、盩厔一监,属凤翔。


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
关西道七
耀州
耀州,华原郡,今理华原县。本雍州之域,在秦为北地郡,泥阳、富平隶焉。后为华原县。汉魏至唐皆为畿甸。唐末李茂贞据凤翔,僭行墨制,建制耀州,仍为义胜军节度使。割同州美原为鼎州,以为属郡,温韬为节度使。梁贞明元年,韬降于梁,乃改耀州为崇州,义胜军为静胜军。又改鼎州为裕州,依旧以温韬为节度使。后唐同光元年,改为耀州顺义军,并割雍州之富平、三原、云阳、同官、美原以属焉。三年,降为团练州。周显德中,降为刺史,至皇朝,升为感德军节度。
元领县六:
华原 。富平。三原 。 云阳 。同官。 美原 。
州境 :
东西一百九十里。南北一百八十里。
四至八到:
正东偏南至东京一千二百里。正东偏南至西京一百六十里。正南至长安一百六十里。东至同州一百八十里。西至汾州三水县界一百二十里。南至永丰军一百六十里。北至坊州一百八十里。东至华州一百八十里。西至永兴军泾阳县界六十七里。东北至坊州宜君县界八十三里。西北至邠州一百八十里。
户:
旧户载雍州,皇朝户:主一万九千八百,客六千一百八。
风俗:
同雍州。
人物:
唐李靖,本京兆三原人。田游巌,韩瑗,皆三原人。柳公绰,华原人。柳公权,绰弟。文宗夏日,与诸学士联句,公权续曰:“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上令题于屏,官至宫保,历事二帝,以诤臣称。
土产:
柏板,出云阳。啖马药,出同官。芍药。石脂。青石。出华原。
华原县,四乡。本汉祋祤县地,属左冯翊。曹魏、元魏皆于其地置北地郡。元魏废帝三年,改为通川郡,领泥阳县。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宜州。六年,改泥阳为华原。大业二年,省宜州,县属京兆。唐垂拱元年,改为永安县。天授二年,又置宜州。大足元年,废。神龙元年,复为华原县。后唐同光初,于此置耀州,县属焉。土门山,在县东南四里。《水经注》云:“宜君水,南出土门山西。祋祤故城,在县东北一里,汉县也。宣帝神雀二年,凤凰集祋祤城是也。汉步寿宫,在县东北三里。汉宣帝于祋祤凤凰集处得玉寳,乃起步寿宫焉。漆水,自东北同官县界来,经邑界。沮水,自邠州入县界,合漆水入富平石川河。清谷水,在县西三十五里。《十道志》云:“即鬼谷先生所居也。”水自云阳界来。姚苌殿,在县西北十七里。《晋书》:“苌事苻坚为龙骧将军。从坚子叡音锐讨慕容泓,为泓所败,叡死,坚怒,苌惧,奔此,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