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名“看经”。亭之后有小庵。由庵前行,转数十步,一小洞如覆鼎,石光璀璨。洞后又有一洞,名“透天”,相传神仙窟宅。游者必斋戒,否则辄遇怪物云。 百丈岩在二十五都。高约百丈,周围三里。四面削壁,中有一径,陡绝难跻。其巅常冒云气。 莲花岩去县五里,状如莲花。 瑞龙岩在二十四都。 通天岩崖壁峭绝,山半一巨石,横跨如梁。由石梁仔过13,仅容一人闯首而入14。其中夷旷,泉石幽洁。石梁后阻高山,因以为门。其上如窦,仰见天光。 苏岩岩直起千余尺。土人郭氏依岩架层楼 遥望如神仙居。岩中有石龙头吐水注石穴中,名滴乳井。近岩一池,方广可一亩。鳞类虽夥,惟鲫差大。每三岁,水遽红,而鱼辄死。(上二岩在四十一都。已上五岩俱县东。) 官寨岩在县东北二十七都。旧为官寨。岩石峻绝,幽花异草,四时芬馥。 赫灵洞在县北二十五都。 曹岩洞在县西崇仁里。空旷可容千余人。 安沙在县西南三十都。聚沙成岸,溪水舂激15,其岸不崩,因名。 大湖在县西二十七都小坑之中,积水成湖。 燕水溪在县治西。其源凡三派16;一派出汀之宁化县境,流至吉溪;一派出汀之连城县境,经吉山下龙湾,历鸬鹚溪,会吉溪;一派出漳之龙岩县境,入扫溪口,过俞皇,历张坡,出车坂,至县治西,与吉溪合,是为燕水。东北流,会梅溪、郁溪、固发口溪17、黄沙溪,下流经沙县,直入剑溪。 吉溪在县西南一里许。 九龙溪18在县西。源出汀州清流县,有九龙滩。其流下接燕水溪。 大淘口潭在县南大淘口石岩之下,深不可测。 石壁潭在县西一里。岩石如壁,下为潭。 九龙滩即九龙溪之滩,曰长龙,曰安龙,曰阳龙,曰马龙,曰三十吴龙,曰五白龙,曰兴龙,曰暮龙,曰下长龙,乃溪水最险处,过者必遵山径空舟而行。内六龙属清流县。下此,又历三十九滩至沙县,曰牛皮,曰狗濑,曰茅镰,曰郁平,曰铜盘滩,曰雷霹雳,曰锤峰,曰大陂墙,曰五港,曰紫阳,曰牛栏角。凡十有一滩在县境,余属沙县。湍石悍利,舟师畏焉。 汤池一在热水口,一在苫竹村,一在上村,池水尤热,俱县南二十九都。 仕洋汤池在四十都。注为三池,创屋覆之。泉涌如沸,患疥癣者浴之辄愈。 清水池在黄假山前。池水极清,桡之不浊。或有兵火之灾,池底水辄先变红,水草皆赤色,池面之水不改。灾平,则池仍清澈底,水草还绿矣。 温汤池(上二池在四十一都。) 龙峰汤池在四十三都。(已上四池俱县东。) 澄清井在县治前。 大义井 贡川井(上二井在县北崇仁里。)

      邵武府

邵武县
  象山与熙春山对峙,状如伏象。 万峰山其山据诸峰之会,故名。 苍山与万峰山相属,旧名米仓山。 石鼓山下有石,状如鼓。 金山状如金字。或曰,昔有人得金于此,因名。旧名中山,亦以其状名。宋饶方诗:“地将云气吐林峦,至宝曾淘瓦砾间。若把图经重校定,此山宜唤作金山。”上有大漈。 丫头山其顶两起若角然。(上二山在五十二都。) 旗山在五十一都漠口。又月山之右及青云溪边,亦各有旗山,俱以形似名。 麻姑山在四十都。俗传麻姑尝寓此修道。(已上八山俱府城北。) 鹅峰山在二十五都。以形似名。 祥云山在二十九都。上常有云气。 南午山山有三峰,俱当午位,与郡治相对。一名华寮山19。 高嶓山上有风洞,深不可测,时有风自洞出。又有岭路通泰宁,以达汀、广。(上二山在三十一都。) 道峰山又名“道人峰”,在三十二都。负长溪,面樵水,跨将乐、泰宁二县界,广八十余里,高出群山之上。郡人每即其上云气验晴雨。宋黄希旦诗:“雨欲泽人间,云霞先掩映。”上有池,冬夏不涸。又有棋盘,香炉诸石。软池冈龙井。井如螺壳,旋转而下。时有云气其上,深不可测。山之测,有罗汉岩,深数丈,俯视诸山,皆出其下。岁旱,祷雨多应。昔有道人号龚圣者结庵于此,颇有异迹。岩前有试心石,长可三丈许,迥出岩外。下视空谷,巇险不测。旧志云:“释氏之徒,巧造此名以诬世,或从而试之,一失脚则骨肉齑粉矣。” 凉伞山以形似名。 殊山双峰笔耸,高插霄汉,亦号“文笔山”。宋上官均诗:“高标秀色掩群峦,尘境纷纷意独闲。欲识旱天时雨候,孤云一片起山间。” 小殊山在殊山之侧,视殊山小而尤奇。宋上官愔诗云:“双岫西南耸,东山小更殊。”又云:“气清秋色早,地迥夕阳闲。”(上三山在三十五都。) 翠云山在三十八都。上有石泉。 五马山在四十八都。五峰环拱县治,状如马。 伏虎山状如伏虎。 丹台山旧名灵台山。上有炼丹台。世传隋卢真人、唐樊真人、宋支离子、黄希旦皆炼丹于此。元黄镇成同御史郑彦昭登丹台诗:“晨登炼丹台,云磴互盘曲。遥峰明晚翠,近濑漱寒玉。联镳得聪骑,杖策偶驰逐。坐久独归迟,鸣驺出空谷。”下有灵台坳,今为市廛。(已上十二山俱府城南。) 文笔山以形似名。 泉山山之麓,有宋黄中游息之所曰蒙谷。 旱山上有田数顷,旱则少收。(上三山在一都。) 幞石山上有石,状如幞头。 仙亭山诸峰环列,挺然特秀。山岩深邃,中有龙湫,岁旱,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