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众重建。(上二亭在县东。)

归化县
  镇远楼在县治前。成化中九年知县赖永正等建。 真源堂在县东瀼水坑,宋元祐间建。 四贤堂在县东兴善里翰溪。宋儒杨时族居龙湖市,与其友罗从彦游从,往来于此。国朝成化初,里人杨文俊因构堂并李侗、朱熹祀之,匾曰“四贤堂”,以为子弟讲学之所。 石泉堂在县西永安铺后。元至正间建。 醒心亭在县治西儒学后。成化八年知县郭润建。 接官亭在县治西。永乐间建。

永定县
  纪功亭在县西卧龙山麓。成化八年知县王环建亭,而竖碑其中,以纪一时讨贼立县之功。 接官亭在县治西。成化十八年知县王环建。

      延平府

南平县
  双溪楼在府城东。 九峰楼在府城西桥头。(上二楼俱宋时建。元至正中废其址为城垣。) 清远楼在府城南。宋时建。元至正二十年改为灵官阁。今废。 市隐楼 步云阁(俱在府城外溪东。宋吴仪建。今废。) 垂虹阁在府治内。 闻猿阁以其望闻猿洞,故名。或云,阁初成,尝有二猿啼于南岭,因以名之。 冷风阁面仙山,俯剑潭,登者有出尘之想。宋王以咏诗:“剑水落霞晴熨绿,衍峰新月夜梳鬟。”(上二阁在府治南。) 剑归阁在府治北。宋李纲书碑尚存。 尊经阁又名“极高明”。宋郡守郑椿建。国朝正统九年知府王彪改建藏经阁。(按延平《学校志》以为郑椿建,而《宫室志》又以为郡守李文渊建,未知孰是。) 环演阁在尊经阁旁。又有“衍山”、“魁星”二堂、“遥碧轩”、“肃容亭”,俱宋时建。元至顺二年郡守撤“肃容亭”建“思诚堂”。国朝洪武三年知府唐铎改“魁星堂”为“文昌祠”。永乐十七年知府方改“环演阁”、“梯山堂”、“遥碧轩”为教官廨舍。 御书阁在礼殿之后,讲堂之前。宋绍兴十一年郡守李文渊建。嘉定十四年郡守陈宓重修。元至大四年教授揭祐民重建,改名“宝章楼”。国朝正统九年知府王彪毁之,以其址为明伦堂前甬道。(上三阁俱在府学内。) 青熙阁在税务前。元时废。 双溪阁在府城外剑津上。宋陈瓘诗:“岁久漫传龙变化,潭深惟睹剑锋芒。”廖挺诗:“余波下作双溪水,只欠休文八味楼。” 妙峰阁在府城东黯淡院。前对高峰。旧有宋蔡襄题字及李孝彦草书。贾青诗:“溪声滩外急,草色雨中深。客意自南北,山光无古今。” 清心堂 平理堂(上二堂俱在旧州治之左。宋时建,其址今为延平卫右千户所。) 紫气堂 怡颜堂(上二堂俱在旧州治之左。元改建司狱司。) 招衍堂以衍仙山得名。 时清堂(上二堂俱在旧州治之右。宋时建,国朝洪武元年改建营房。) 衍仙堂在旧州治。据山之阜,溪山环绕,一目可尽,有登览之胜。 九峰堂在延平卫之后。堂面九峰山,故名。永乐间指挥同知王鼎重建。 六桂堂在凿滩。宋仁宗朝范迪简父子六人相继登进士第,因以名堂。陈瓘诗:“公家丹桂六枝芳,冷笑燕山窦十郎。” 眉寿堂宋漳州守张宪武之母寿九十,宣和间膺封诰,因名其堂。今废。(上二堂在衍仙下里。) 咏归堂在崇德里。宋隐士邑人吴仪建。杨时诗:“微吟曳双屐,踏破苍苔纹。归欤自乐只,此意将谁论?点狂圣所与,聊欲继余芬。” 黄裳宅在府城东隅三魁坊。今废。 罗从彦宅在罗源里,后徙沙县濑溪源。罗源故址,子孙世居焉。短墙矮屋,石径蔬园,过者兴叹。 李侗宅在崇仁里樟林。子孙散徙,故址为樵牧之区。(上二宅在府城南。) 溪山伟观亭在旧州治内。宋真德秀记曰:“延平据山为州,军士判官厅处山之半,后枕崇阜,前挹大溪。溪之南,九峰森罗,雄峙天表。厅事之西,故有小亭,对溪山最佳处,因名‘伟观’。” 仰高亭在府学前。正统十一年知府王彪建。 九峰亭 云深亭(上二亭在玄妙观前。) 聚星亭在县治后。元至正中废。 闲云亭 化城亭(上二亭在兴化寺前。) 东门亭在府城东。洪武元年建。俗呼“接官亭”。永乐十四年圮于水。正统五年府通判李默重建西门亭在府城西嘉应庙下。 南溪亭在府城外水南。游者可揽溪山之胜。 北门亭在府治北门外。元至正间圮,故址犹存。 共乐亭在石岩之巅。宋时建。元至正中废其址为城垣。 老圃亭在吴仪所居咏归堂之前。杨时诗:“睠怀经纶手,治此一亩居。知子非隐沦,聊以寓壮图。”其西北山麓又创二茅亭:一亭植梅二株,匾曰“暗香”;一亭种竹数百竿,匾曰“虚心”。上二亭时亦有诗。洞云亭洪武间改为盘诘所。今废。(上三亭俱在府城东。) 画屏轩宋蔡襄《舟宿延平津》诗:“画屏曾倚孤舟看,今日孤舟宿画屏。” 野轩宋黄庭坚赋“开轩如村落”,因名。 越王台在府城北百丈山。相传汉越王筑。 钓台在府城南迁乔里。宋吴仪渔钓其上,有石刻“钓台”二字在壁。

将乐县
  杨时宅在县北遵道坊。时卒于宋绍兴五年,不久宅废为民业,嘉定二年郡守余嵘出帑金赎回,立祠庭中,拨田以赡其后。后守陈宓、董洪相继修葺。宝祐五年邑令林式之重修,汤汉为记。二十一年兵毁,故址犹存。 钟翠亭在县治后龙山。永乐十七年千户徐斌建。 接官亭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