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余不胜纪。” 忠显庙在灵台坳。祀宋侍郎吕祉。祉,建阳人。详见建宁府《人物志》。葬邑之积善山,子孙因家焉。立庙于此,赐额“忠显”。旧志云“道流占其地为观”,今不知其处。 白渚灵感庙以祀伪闽建州刺史王延禀。五代时,昭武属建州。延禀与其二弟俱有靖寇功,尝逐盗过南山,屯兵其下,贼退乃去。既卒,邑民怀之,遂即其地为立祠。时晋开运二年也。崇宁中,郡以灵异请于朝,赐额“灵感”,后累封显正英烈佑顺善济王,夫人张氏累封昭化慈惠夫人。庙之从神曰朱庆,延禀帐下指挥使也,嘉熙三年,亦封威惠侯。 灵山永应庙祀王延禀仲弟也,已见《灵感庙下》。宋宣和四年赐额,绍兴七年封应福灵祐侯,夫人封助顺夫人。 灵兴威济庙祀王延禀季弟也,亦已见《灵感庙下》。宋元祐中,立庙赐额。(上三庙在四十八都。已上四庙俱府城南。)按邵武知府刘元所编新志云:“考之史,延禀乃王审知之养子,弑其君延翰而立延钧者也。二弟志逸其名,不知果审知子耶,抑延禀所生父母子也?以事理论之。审知亲子决无使从延禀逐盗之理,其为延禀本宗之弟无疑也。延禀弑其君,而闽人犹祀之,又及其本宗之弟,何耶?其亦徒知延禀煦沫为有德,而忘其弑逆为当讨耶?” 显应庙在府城北石鼓岭。神姓廖名懋,铜川人。唐开成中监昭武镇,卒葬于此。宋建炎中,蛇蝎为灾,居民立庙,祷之遂息。政和中,赐额封显化惠济永利侯,夫人宋氏封昭顺协德灵应夫人。国朝洪武间重建,永乐十四年圮于水,寻复建。 惠安庙在府城西南三十六都。晋永嘉时,和平居民春秋社,常于张家井巨石侧致祭,号为“和平土主神”。宋绍兴间赐额,封善应侯。 李忠定祠在府学前樵溪四曲之滨。祀宋丞相谥忠定李纲。淳熙十三年,教授徐元德始建祠于军学讲堂之东。朱文公为记,见《词翰》。景定中,郡守方澄孙创建樵溪书院于城东以祀纲。元至元十八年,同知万不花移建于樵溪五曲之上。国朝洪武间,以书院为府学,祠遂废。正统四年,郡人弋阳知县上官祐白于知府徐述,复建于府学大成殿之东。吏部尚书王直为记。成化三年,教授张济上言,宜入祀典,以示激劝,制可之,命题其主曰“宋丞相李忠定公之神”,岁以春秋仲月上旬择日致祭。六年,郡诸生又以祠宇僻隘,白于巡抚副都御吏滕昭,遂改学旁废化城院为祠。学士柯潜为记。 乡贤祠在府学棂星门东南。祀宋上官均、李郁、何兑、黄中美、黄中、李吕、任希夷、何镐、李闳祖、李方子,元黄清老、黄镇成。旧在樵溪书院,元后至元三年,监郡哈刺虎台重修。国朝洪武初,以书院为府学,复建于戟门东。宣德间,迁建大成殿东。正统四年,以为李忠定祠,诸贤附焉。成化六年,别建忠定祠,仍为乡贤祠。十年,知府冯孜重建。十六年,诸生以祠在学宫内,邦人不得时瞻拜以慰企慕之情,知府刘元遂迁建今所。又县学戟门之东亦有乡贤祠,宋咸淳五年,县令张湘建。元至顺元年,教谕萧德馨重建。祀宋龚颍、孙谔、黄中美、上官均、何兑、黄中、何镐、任希夷、杜果、赵善佐、叶武子、吴季子,元黄镇成、黄清老。

泰宁县
  城隍庙在县治南,旧在北隅魁星坊。洪武二年知县陈移建今所。 三洁祠在县治北杉溪之滨。邑儒邹应博建。以祀叶氏二女并叶氏妇三烈女,匾曰“三洁”23。详见《人物志》。元至正十二年灾,故址犹存。 闽越王行祠在县西城步保。宋咸淳间建,以祀闽越王无诸。 梅仙祠在县北长兴保。相传汉南唐尉梅福尝隐居于此。宋宝祐间,乡人立祠祀之。

建宁县
  城隍庙在县治东百余步,唐观察使陈岩宅基也。五代梁开平间以建广福寺,宋改建城隍庙。屡经兵燹,国朝洪武元年,知县董焕重建。 清灵庙在县东楚上保水东。神姓廉名若,五代时与妻杨氏隐居于此,当乱离之后,教授乡党,以行谊称。一夕水暴涨,夫妇俱溺死;水退,尸止于崖上,容貌如生。乡人合葬于水西,其后累出灵异,因祀焉。宋太平兴国中,改建今所。 先贤祠在县学讲堂左右翼室。宋宝佑二年,县令廖邦杰以其左祠朱文公,以其右祠邑宰钱衢、赵纺夫、乡贤俞丰、谢调24、谢皓、谢黻、刘刚中。景定三年,县令马世颖改建于明伦堂后。中奉文公像,左则六先生,未详,右则二贤宰五乡贤。咸淳七年,县令程梦桂复建于讲堂西。学正谢伯政又为廖邦杰、宋秉孙、程梦桂建生祠于讲堂之前。

光泽县
  城隍庙在县东南隅,旧在县东登云坊,今为建宁道。国朝洪武二年,知县刘克明迁建今所。 真应庙在县治西龙兴寺。神姓何名福,邑之何村人,幼孤,行佣养母,以孝称。宋乾兴元年卒,乡人肖像祀之。崇宁四年,封灵显侯,赐庙额。惠济庙在县治西南种德坊,原庙在三都。相传宋末郡盗入境,有王姓者率众御之,死于寇,身流白血,三日,乡人为殓葬之,仍为立祠,元至正末迁建今所。

兴化府

莆田县

  城隍庙在府治东北橄榄巷,旧在子城西北隅。宋太平兴国中建。建炎二年,建卒倡乱,直向福州,郡守张读祷于神,寇寻退。乃出官帑修之。国朝洪武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