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修。(上二坛俱洪武三年建。)
  宁德县 社稷坛在县北一都。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南。(上二坛俱洪武六年知县王溥建。) 邑厉坛在一都之北。洪武九年建。 里社坛在一都之北。 乡厉坛在金欧山下。洪武二十四年建。(上二坛又各都各置一所,各二十三所。)
  福安县 社稷坛在县西。旧在县东,后迁建今所。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东南二里许。 邑厉坛在县西一里许。(上三坛俱洪武间知县崔孚建。永乐十二年典史史迪重修。) 里社坛 乡厉坛(俱在县各都,备三十二所。)

  祠 庙
  礼法施于民则祀之,以勤死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捍大患则祀之,有戾乎此者皆淫祀也。闽俗好巫尚鬼,祠庙寄闾阎山野,在在有之。其间祀典所载,及礼所宜祀者无容议矣,其有肇自古昔,功业虽不甚著而载之旧志者,亦不可弃也,其他妖妄不经,悉在所当去,以祛诬惑。乃志祠庙。

福州府
  闽县 忠懿王庙在府治东庆城寺之东。王姓王氏,讳审知,谥忠懿,详见封爵志。晋开运三年,闽地入吴越,钱氏始命即王故第立庙祀之。宋开宝七年,刺史钱昱重新修建,并塑故都押衙建州刺史孟威等二十六人配飨42。政和元年,郡守罗畸复修43。绍兴二年,郡守张守命闽县知县李公彦重修。中有唐天祐初所立德政碑,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礼部侍郎上柱国于竞奉敕撰。 会应庙在左三坊,即旧灵泽庙也。其神号五龙顺化王,塑位五方,配以方邑44。相传伪闽所建,宋因之,载在祀典。皇祐中久旱,邑人祭于庙,暴雨大霪,殿中北位黑龙鳞甲犹带池萍,灵迹显异。绍圣四年,郡守温益命闽县知县叶默因其旧增葺之。元符元年庙成,有神光发于殿屋。是冬大旱,麦苗将槁,率僚属祷祠下,读祝未毕,雨随至,命侯官尉乇寿,刻石书之。乾道二年45,夏不雨,郡守王之望一祷而应,岁大稔,乃请于朝,赐庙额曰“灵泽”,闽县知县丁长卿为记。庙旁有田,及莲塘二十余亩,州许蠲租。命僧掌之。淳熙十四年,安抚使贾选以祷祈,屡大新庙宇,奏改今名,并赐诰命。大观二年,诏封青龙神广仁王、赤龙神嘉应王、黄龙神孚惠王、白龙神义济王、黑龙神灵泽王。 永惠庙在仁庆坊,旧名竹林通应庙。内有井,父老相传为龙井,常有金鳞隐见其中,岁旱祷之,有雾覆井上,即雨。宋绍圣中,里人弗戒于火,延毁民居,人望见屋上标竹林旗甲土扑火者无数,火寻灭。淳熙间,庙前周氏火亦然。凡雨旸疾患,祷无不应。嘉泰三年,县为请于朝,赐额曰“永惠”。 五显庙在通津门楼上。楼与九仙鳌顶相峙,其下通舟楫,故榜曰“通津之门”。俗呼“青门楼”。庙初在河之南岸,即怀远驿故址,旧名五通庙,亦名龙宫庙,后废,移祀于此。世传神姓萧,兄弟五人,按《苏州志》,五显者,婺源土神也。初封通贶善应昭福永福侯、通枯善□昭信永休侯,通泽善利昭义永康侯、通惠善及昭成永宁侯、通济善助昭庆永嘉侯,后加王爵,冠以显字,遂号五显。又有行祠二,一在布政司谯楼左,洪武二十八年重建,一在乌石山上。 敕封烈威祖庙在使君桥之北。神姓陈,与其二弟名讳俱失传。生当五季之衰,一家以贞义自维,没而能为民御灾捍患,祷无不应,宋时累封至威烈昭济侯,二弟长封威显侯,次封显应侯。(上五庙俱在府城中。) 善溪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庙在古山之北,大乘寺之南。以祀闽粤王郢第三子,世称白马三郎是也。详见《山川志》。唐贞元十年,观察使王翃因岁旱祷之得雨,乃为崇饰庙貌,自后太守躬祷辄应。咸通六年,观察使李瓒奏封龙骧侯。五代梁贞明中,闽王审知奏封弘润王。宋建隆二年,知闽县江文秉重修庙宇。庆历六年早,郡守蔡襄自为文祷之,读甫毕,大雨,乃命知县贾大冲更葺而新之,文学范宗韩为记。熙宁三年,敕封冲济广应王。绍兴十一年,以丞相张浚奏,增封“灵显”,仍赐庙额曰“永宁”。十七年秋大雨,中夜水暴出,声闻数十里,诘朝有石高广可二丈,峙庙后如堵水左右注,庭除无恙,人以为异。绍定五年,郡守李骏奏,增封“孚佑”。淳祐八年,郡守陈垲率知闽县师舆祷雨而有验,阅庙前华表匾曰“鳝溪”,因叹曰:“土俗疑传以缮为灵,不知王亲杀鳝以为灵也。”遂改鳝为善,以神能体天。而福善沛利泽以苏焦槁,故谓之善溪。又有庙在瑞圣里,曰“永灵宁显王庙”。 显应庙46在螺江之浒。神姓刘,兄弟三人,伯名行全,仲名德全,季名待全。其先淮甸人,唐刘德威之后也。乾符间,黄巢寇闽,行全兄弟讨之有功,未获封赏而卒,闽人为之立庙。宋淳祐十一年大早,乡人祷雨立应,乡贡进士陈应角等以闻,赐额曰“灵显”。 显应庙在饮井山之西麓。神姓陈,名。初与其弟观察使岩同庙祀于里之芦川。宋嘉祐七年春,一夕雷雨大作,神之香火迁于今所。开禧二年蝗,嘉定二年水,十二年雨雹,十四年秋旱且疫,乡人祷之,皆著灵响。宝庆元年,赐额曰“显应”。开庆元年封俨曰仁济侯,岩曰惠济侯,庙有侍郎陈公益记。(上二庙在仁惠里。) 康山灵树庙在易俗里。神姓赵,名时畴,宋金紫光禄大夫宾之孙也。元泰定间卒。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