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胜岩上有飞泉百尺,直泻涧底,望之若玉虹然。 八仙岩旧传尝有八仙憩于此,今石上有仙人足迹。 灵岩在玉潭。岩形方而两穴相迭,高一丈五尺,广二丈五尺,其上或有云气飞腾,后数日必大雨。(上三岩在川石里。) 卧牛岩在东苌里。以形似名。岩下有窦,可容数人。(已上五岩俱府城东。) 圭峰岩有峰峭立如圭,故名。岩之侧有马仙岩。 石鼓岩在□溪。岩顶有石如鼓,扣之铿然有声。岩畔有刘圣者庵。 瑞兴岩在消溪。旧传岩左右尝产芝,故名。岩畔有观音庵。 洋山岩岩前有田数顷,一望平衍。 宝历岩岩上旧有庵,以祀魏仙,今废。(上五岩在府城西北房村上里。) 吉云岩在府城东南南才里。宋侍郎袁枢于此立庵祀龚、刘、杨三圣者,凡乡人有祷必应。 龙兴岩前有龙兴观,故名。 灵仙岩有庵以祀马仙,凡水旱祷之辄应。(上二岩在房村上里。) 虎头岩山形高峙如虎踞状,故名。 鹤峰岩其状仙鹤,故名。岩之前,两山并立,俗呼寒山、拾得。山上有庵,以祀魏王、篯铿二仙。旁有水一泓,里人病眼者汲而洗之,即愈。 三姑岩山形高峙,如人立状,故名。(上三岩在秦溪外里。) 伏狮岩在房村下里。以形似名。岩下有越王潭,相传越王尝游其地,故名。 寒岩下有南涧,发源于岩上,至其下转南,遂成小涧,流入大溪也。 定心岩在詹墩。旧传尝有道人结屋岩前,终日禅定,未尝下山,后人因以名岩。 威礼岩在赵家山。相传尝有道者建庵于此,以奉佛氏,因名。 云竹岩岩极高耸。其上多松竹。(上四岩在登仙里。已上十岩俱府城西南。) 冥阳洞在县南南才里。洞穴深邃,初入甚暗,良久方明,故云。旧志云:“即后汉宜新太守杨仲产所居之地。” 浮石洞在响山之前。盖溪中小屿,遇水泛则与之俱浮,人未尝见其没。相传汉梅福炼丹前山25,其徒陈先生者,每窃食焉。福怒,拔剑逐之,遂逃入洞中。福曰:“此吾丹之功也。”乃释之,故又名逃奴洞。风月之夕26,渔舟泊其滨者,或闻水中笛声。 紫霞洲在府城内中和坊。宋淳熙间,郡守韩元吉辟北园以增府治,浚池导泉,作亭临之,号紫霞洲,盖取“幔亭紫霞祷”之义。内有玉仙池,即元吉所浚者。其源出处州之龙泉,至乌龙巢口南注,经月城僧舍,穿城而入,潴为大池。盖宋于此置丰国钱监,引之以给鼓铸之用。绍兴以后,官冶停铸,水道弗修,民多窃引以溉私植。郡守韩元吉、赵喜伟相继修治之,水仍入于池,今遗迹尚存。按郡志谓:“故老相传,朱文公尝卜居于紫霞洲,构亭于其左,匾曰‘溪山一览’。”考之祝穆所著《方舆胜览》,亦载紫霞洲,并不言文公尝居之。穆于文公为内弟,凡文公过化之地,无不详载,而此独不言,恐郡志有所未审也。 石塔在府城东南南才里。塔内有大石,方围三丈余,轻摇则动,重撼之则不动,人以为异。 东溪在府城东。源出处州之松源,会松溪,政和之水而下,至城东南隅,转而西合瓯宁西溪之水,为一大溪,自是南流,经延平,抵福州,入于海。《方舆胜览》谓:“建溪源出自武夷,至城外,即今东溪。或谓唐人诗:“雷霆入地建溪险”,即此。按东溪源出松源,在府城东,而发源武夷至城外者,乃西溪也。《方舆胜览》以发源武夷者为东溪,误矣。且西溪有二源,而独谓出武夷,亦考之未审也。唐人诗盖送人归闽而作,其下句云:“星斗逼人梨岭高。”梨岭之路,下接浦城,浦城亦西溪发源之处,恐其所谓建溪,即西溪也;不然,则东、西二溪皆得谓之建溪,未必专指东溪也。 安泰溪源出福州府古田县界。 东游溪源出政和,瓯宁二县界首。(上二溪在安泰里。) 渔溪源出政和县界。 川石漈溪源出政和、瓯宁二县界。(上二溪在川石里。) 顺洋口溪在顺洋里27。源出古田县界。 东安源溪在吉苑里。源出瓯宁县界。 横谷溪 东坤口溪(上二溪在建宁里,俱源出瓯宁县界。) 东苌溪28源出古田县界。 千源溪源出政和西里及古田县界,流会东苌口溪。(上二溪在东苌里。 已上十溪俱府城东。) 沙溪在府城东南将相里。源出南才、顺阳二里,通上一十一溪,其水皆入于东溪。 登仙普通溪在登仙里。源出古田县界。 房村口溪在房村下里。源出瓯宁高阳里。 秦溪在秦溪外里。源出古田县界。(上三溪俱府城西南。) 璜溪源出丁坑、九漈、白塔、大埔,29凡四派合流。其溪弯环如佩之璜,故名。 桃源溪源出龙岩,会璜溪。 起莘溪源出九漈岩,会璜溪。 龙潭溪源出白云岩,会璜溪。其溪有龙潭,故名。(上四溪在府城西北房村上里。通上七溪,其水皆入于大海。) 蛟潭在府城东吉苑里。萧子开记云:“昔有樵者,见潭面浮槎有金环,涉而取之,为蛟所害。”即此潭也。 梨滩在府城南登仙里。滩号最险,舟人惮之。 东溪二滩密黯滩。在安泰里。水势汹涌能覆舟,乡人因立灵山庙镇之,故址犹存。 书筒滩。在川石里渔溪口,有岩状类书筒,故名。(二滩俱府城东。) 放生池初,迁置不一,后以平政桥、济川亭下两流合流处为之。

瓯宁县
  天湖山宋郡守赵岍诗有“美景天湖呈六六”之句,盖山有三十六景,如双虹泉、空翠亭、紫芝庵之类,其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