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可食。其首戴星,夜则北向,即今黑鲤鱼,道家以为厌者也。”俗呼鱱鱼。 蛊鲐鱼尾有星,多穴于田堘或泥岸中。 鳗鱼似鳝而腹大,色青黄鳞26,《本草》曰:鳗鲡鱼善攻碕岸,使辄颓圯。出海中者相类而大,海人名‘慈鳗’,又曰‘□狗鱼’。” 鳝鱼似蛇无鳞,有黄白二种。《汉书》:“鹳雀衔三鳣。鳣’即‘鳝’字,或作‘’。”陶隐居谓“荇芩根所化。”《风土记》云:“夏出冬蛰。” 鲇鱼《本草》曰“鮧”,注云:“即鳀鱼也。大首方口,背青黑,无鳞多涎。” 似鲇而小,腮边有刺,能螫人,其声然。《本草》云:“黄赖鱼27至能醒酒。” 田瑟穴田堘间,无鳞,有刺弹人。《莆阳志》谓之“弹瑟”。 泥鰌《埤雅》曰:“鰌”似鳝而短,无鳞,以涎自染,难握,与鱼为牝牡”。“鰌”字亦作“鳅鰌。(以上各县江湖池泽多产之。) 鰌鱼其大如船,舟人或相值,必鸣金鼓以怖之,布米以厌之,则悠然而没。不然,鲜不为其所害。间有舟者,土人梯而脔之,刳其脂为油,以船甚佳。 鲨鱼其种不一。胡鲨,青色,背上有沙,大者长丈余,亦有长三五尺,鼻如锯,皮可剪为脍缕,曝其由为脩,可充方物,俗呼锯鲨。 鲛鲨,鼻长以蛟,皮可饰剑靶,俗呼锦。 出入鲨,初生随母浮游,见大鱼,乃从母口中入腹,须臾复出。 青鲨。 黄鲨。大鲨。 淡鲨。 夹鲨。 乌鳍鲨,颊尾皆黑。帽 鲨,腮两边有皮如戴帽然。 鲻鱼似乌鱼,目赤身圆,口小鳞黑。吴王论鱼,以鲻为上 训制鱼《尔雅》谓之“当板”,肥美而多鲠。按旧志文有“鯯鱼”,注云:“板身多鲠。疑即训制鱼而重出也。” 棘鬣似鲫而大。其鬣如棘,红紫色。《岭表录异》云:“吉鬣,盖声相近也。” 赤鬃似棘鬣而大。鳞鬣皆浅红色。 方头似棘鬣鱼而头方,味美。 鲥鱼纯白色,大者长数尺,肥腴多鲠,春末有之。又一种,春涨溯溪流而上,月长一寸,至十月盈尺者佳,或云即子鱼之别种。 石首鱼头大尾小,金色,随其大小,脑中俱有两小石如玉。诸鱼中此独不腥。鳔可为胶。一名金鳞,又名黄瓜。又有一种小者,朱口金鳞,长七八寸,曰“黄梅”。 鱼形如石首而差大,鳞细口红。鳉鱼板身,口小,项缩,肥腴而少鲠,其小者俗呼鲳鳊。又有金点而差厚者,曰“黄蜡樟”。 子鱼似乌鱼而小,冬深子盈腹,其味尤珍。 黄鱼身扁薄而多鲠,味佳。 鳜鱼巨口细鳞,背上有黑斑纹。 黄乡鱼鳞细,黄赤色。 鲽沙形扁而薄,俗呼鞋底鱼,一名漯沙。 银鱼口尖身锐,莹白如银条,作鲊尤佳。 比目鱼形似鲽沙,鳞细,色紫,一目两相比乃行,南人谓之“泥鞋鱼”,江淮谓之“拖沙鱼”,俗呼为“卑末鱼”。 鱼广人呼为绵鱼。 鮆鱼身狭长有须,《尔雅》注谓之“剑鱼”,俗呼刀鱼。 琵琶鱼身扁如琵琶状。 鲪鱼似鲻而目大,似鲤而鳞粗,能以鬣刺水蛇食之。 绯鱼其色如绯。 斗潮乘波雾集,故名。 鱼长七八寸,骨柔无鳞。唐李柔入闽,称此鱼为“银羹”,水母为“玉脍”。 马鲛鱼青斑色,无鳞,又名章鮌。《连江志》谓之“章胡鱼”。带鱼身薄而长,其形如带,无鳞,入夜烂然有光,小者俗名带柳。 鳙鱼雌生卵,雄吞之成鱼,青色无鳞,盖庸鱼也,故谓之鱅,俗呼松鱼。 魟鱼形圆如扇,无鳞,紫黑色,尾长于身,能刺人。 海燕鱼有肉翅,能飞水上。 鱼一名胡夷,一名河,或谓之“鲑”,又谓之“鯸鲐”。《本草衍义》云:“此鱼有大毒,味虽珍,然修治不如法则杀人,厚生者不食尤佳。” 白鳔其形圆薄类钱,一名金钱鳔。 青鳞俗呼青鲫。 鰛鱼似马鲛鱼而小,有鳞,大者仅三四寸。鲂鲆鱼大如母指,有五色。 骰鱼细如米粒,可为酢。 鹿角鱼《海物异名记》:“芒角持戴在鼻。”小者醃为鲊,味甚佳;大者长五六寸许,其皮可以角错,亦谓之“鹿角鱼”。 耍鱼其状纤细,又曰“黄丝耍”。 泥猴鱼大如母指,须鬣青斑色,生泥穴中,夜则骈首朝北。《海物异名记》云:“登物捷若猴然,一名弹涂。” 章鱼腹圆,口在腹下,八足聚生口旁,足上皆有圆文凸起紫色。一种似章鱼而极大,居石穴中,人或取之,能以足粘石拒人,曰“石28”,又有一种曰“章举”,亦曰“红举”,足短者曰“涂婆。” 柔鱼似乌贼而小,色紫,俗呼锁管。小者曰“猴染”,又小者曰“墨斗”,腹中皆有墨。 乌贼《埤雅》曰:“乌鰂,八足绝短,集足在口,缩喙在腹,怀板含墨,每遇大鱼,辄噀墨溷其波以远害。若小鱼虾过其前,即吐墨涎以致之。又曰‘墨鱼’。” 水母《博物志》云:“状如凝血,形圆,大数尺,有足无目,凭虾而行。”郭璞《江赋》曰:“水母虾目。”《海物异名记》云:“有淡色者,有白色者。一名乍鱼。”《本草》谓之“蜡”,字亦作“”。 虾魁《岭表录异》云:“前两脚大如人指,长尺余,上有芒刺铦硬,手不可触。脑壳微有错,身弯环,亦长尺余,熟之鲜红色。一名虾盃。俗呼龙虾。又有一种,状如蜈蚣而大,能食虾,《开元遗事》谓之“虾姑”。(以上滨海诸县多产之。) 虾其类不一。 草虾,头大身促,前两足大而长,生池译中。 白虾,生江浦中,郡城南有白虾浦是也。 梅虾,梅雨时出洲诸间。 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