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4-纪事本末

19-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宋-杨仲良-第1页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宋】杨仲良 撰
欧阳守道序
《皇宋纪事本末》,宝祐元年,直徽猷阁谢侯守庐陵,始以家藏本刻于郡斋。侯既去,予于郡学见之,借授贡士徐君琥传录。徐以郡本不可复得,有意转刻于家。或谓卷帙繁多,宜作节本,予亟止之曰:『史未易节也。前代史尚难之,况国朝节史,近于笔削。傥不知史法,而容易措手,则去留失宜,首尾不备,使读者怃然,此与漏段阙字何异?史馆遴选尚不敢苟,而私家新学,见史辄节,非予所敢知也。』徐君幸从予言而止。刊既就,以示予,覆读,则颇疑其间多所舛讹,盖前此郡斋所刻,往往未及点对而侯已去,殊为可惜。近有大字蜀本者,予复借与数友参校,乃知郡本固自多误,蜀本误亦不免。再质之于《续通鉴长编》,寻其本文初意,而后敢以为安。所眩正不啻千数百字,然亦惟有误,则据本正之,傥无可据,虽一字不敢辄增损也。工告毕,为谐其所自。五年岁在丁巳十月望,庐陵欧阳守道谨书。
四库未收书提要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一百五十卷提要
宋杨仲良撰。案:李焘取北宋九朝事实,仿司马光长编之体编年述事,为《续资治通鉴长编》,成书一百五十卷,卷帙最为繁重。仲良乃别为分门编类,以成此书,每类之中,仍以编年纪事:太祖七卷,太宗七卷,真宗十四卷,仁宗二十四卷,英宗四卷,神宗三十四卷,哲宗二十六卷,徽宗二十八卷,钦宗六卷,共一百五十卷。各有事目,目中复有子目。汴京百七十年礼、乐、兵、刑之沿革制度、政令之举废,粲然具备,可以案目寻求。李焘而后,陈均之前,烦简得中,洵可并传。而今所传《长编》足本,徽、钦两朝皆已阙失,藉此得以考见崖略,尤可贵也。仲良之名不见于书中,卷端有宝祐丁巳庐陵欧阳守道序,亦不言著书人姓名。而陈均《九朝编年》引用书目中有之,云《长编纪事本末》,杨公仲良。故知此事出仲良手。然其书不见于《宋史﹒艺文志》,而赵希弁、陈振孙、马端临诸家亦皆不著录。近代藏书家,惟季振宜、徐乾学两家有之。徐目云:阙一百十四卷至一百十九卷。今此旧钞本亦阙此六卷,又阙六、七两卷,而五、八两卷亦非完帙,较乾学藏本盖又多阙佚矣。据守道序,此书宝祐元年刻于庐陵郡斋,贡士徐琥重为校刻,则宝祐五年也。
目 录
第一册
卷第一
太祖皇帝
受禅
亲征潞州
亲征扬州
收复湖南
收复荆南
卷第二
收复西川
卷第三
收复江南
卷第四
收复岭南
收复吴越(太宗朝附)
卷第五(下半卷原阙)
亲征河东(太宗朝附)
卷第六(阙)
圣德(阙)
圣学(阙)
亲信赵普(阙)
卷第七(阙)
罢节度使权(阙)
优礼节度使(阙)
驾驭将帅(阙)
政迹(阙)
卷第八(上半卷原阙)
太宗皇帝
受位(原阙)
秦王事迹
卷第九
诸王事迹
立太子(王继恩邪谋附)
卷第十
赵普复相
寇准参政
奖用贤臣
田锡
苏易简
吕蒙正
钱若水
贬斥邪佞
卢多逊
弥德超
王延范
马周
侯莫陈利用
陈廷山
王淮
赵昌言
赵赞
卷第十一
钱议
蜀钱
江南钱
农田
何承矩屯田之利
陈尧叟等建水利垦田之议
陈靖垦田之议
塞滑河
卷第十二
陈洪进入朝(太祖朝附见)
交趾内附(太祖附)
卷第十三
李顺之变
李飞雄之变
卷第十四
圣德
圣学
朝仪
正衙(仁宗神宗附)
入阁
历议(太祖附)
释老
听断
教阅
政迹总类
卷第十五
真宗皇帝
亲征契丹
卷第十六
王钦若等改定郊丘板位
柴成务等看详编敕
李宗谔等修定乐器
王钦若等编修《册府元龟》事迹
王钦若等校《道藏经》
田锡《御览》
胡旦《两汉春秋》
卷第十七
封泰山(天书附)
卷第十八
建玉清昭应宫(宣读天书附)
卷第十九
谒诸陵
祀汾阴
卷第二十
崇奉圣祖
崇奉五岳
谒太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