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崧近得探报人节次所说及赵陈兴傅亮等申皆云:放水满城南闸中忽闭陈州门两日,必是深拒官军。又取傅亮军数虽是支口食亦恐来探虚实子崧仰惟大王拥兵在外适遭大变天意人心自然推戴不必多端内有逆臣外有强敌四方有大贼。若犹豫不决大事去矣。子崧未闻大王移府近京晓夕震惧不如无生伏思二帝临御正缘群下议论不一畏怯者失事几导谀者昧先见直至祸成犹生异论今日切在痛惩断不可疑日下移军告谕城中定以某日入谒宗庙其谦逊之礼俟至城下行之未晚更缓数日必有变生盖时雍俦秉哲开琼皆坚於从逆恐生後悔四海无主天下唯知大王。若不乘机速进早赐正位大耻不刷大器无归危亡可立而待非子崧谁肯布露腹心忘钺之诛如此其切乎!泣血拊膺不胜祈恳取旨。
小帖子子崧窃谓此举谦逊退避不得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奸臣万一翻覆用兵亦难窃望日下移府入京疾雷不及掩耳人心自定伏望王慈深察靖康二年四月十四日。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九十三校勘记。
皆此曹佐之(脱皆字) 而敷天同左袒之心(同一作存) 仰谂眷私(谂误作认)今或悔惧有出权宜之语耳(一作今诲谕有或出权宜之语) 并承亲诲笔之纸尾(诲应作训)今势孤危岌で如是(で误作业) 当府领兵勤王(当误作幕)仰开封府详速开具兵马尽与未尽(速误作连)仍晓谕前来(误作来前) 艰难创造基业(一作艰难创基)某等迫切之情意符百姓(意符应作义先)。
●卷九十四
靖康中帙六十九。
起靖康二年四月十五日甲戌,尽二十日己卯。
十五日甲戌兵马大元帅府子。
曰:金贼(改作人)邀请(删此字)二帝北去当府已星夜措置邀迎外契勘金贼(改作人)先於三月初七日抑逼宰相张邦昌僭称伪号今来邦昌已归宝退避所有三月八日已後笱旨事并不得施行差到官不许放上如有阙官即开具状申以凭差官填阙施行兼自今後凡有公事并须申禀当府与决如有奸诈伪冒可疑文字并不得施行缴连供申。
大元帅府以颜岐充大元帅府参议滕康周望为王府记室。
李纲传檄京师。
檄云:与湖南安抚郭三益等会合荆南勤王之师旬日得精兵十万见起发前来勤王开封府散榜晓谕。
赵子崧劝进第二状。
子崧十二日十四日皆具禀情迫言切上渎王听必蒙赐察子崧再三思之大王尚未离济必欲谦逊持重则奸诡之计一日万变不可少失机会兼两岁用。
兵人情只不思安定。若万一变生不测(旧校云:别本作不如初意)。又生一秦何可御也。二帝危辱正坐谋者不臧依违失断玩视几变一旦祸发四顾不知所出今大王处多故之际天心助顺逆人自归以大军压之故未敢变。若稍迟疑是天与不取也。伏望大王深以社稷为念俯采刍荛之言速赐进府至京城一举而定某日决可到城恐城中以计诱致却散大军未敢委兵趋行府况奔走劝进皆希功幸赏无持操之士某实耻之专以大兵压城以待鸾不胜祈恳诚切之至。
孙觌为宰执等乞大元帅听政状。
右某伏闻金贼(改作人)犯顺(删此二字)侵逼郊畿太上皇帝皇帝陛下二圣蒙尘贼臣僭号中外臣子罔不痛心元帅大王德望在人勋业盛大躬总戎律王室所凭方今道路不通威令阻隔百姓归命兆民系心伏望大王传令四方总决庶务上体二圣属望之意下答黎庶归仰之情指挥将臣征伐丑虏(删此四字)收复京邑奉迎乘舆某等情迫於中忧愤所激谨具状令修武郎王倚秉义郎赵子显奔诣行府申闻某等不胜惶惧激切虔祈恳祷之至。
十六日乙亥差路允迪范宗尹充奉迎使副请车驾进发。
并差内侍省御药扶持官ト门皇城司带卫士班直供帐御府御辇逍遥车及下礼部太常讨论车驾至京奉迎礼仪。
南外宗正等劝进第二状。
具位右某近率宗室并随行官吏朝奉大夫权应天少尹叔近等具状披告乞兵马大元帅大王权听国政事续奉答语难徇众情窃议施行某等难以逆虏犯关(改作都城被围)之後道路隔绝於今半年而二圣播迁宗社无守恭惟大王至亲。且贤功盖天下群心所归实在今日傥蒙俯从众庶以安宗社少纾中外忧愤之情则训民练兵邀迎可期。若徒欲履正守节而不思祖宗创业之艰难非海内所望於大王也。某等迫切之诚实不能巳谨具状披告兵马大元帅大王伏乞王慈早赐允许行谨状。
批答。
礼备大经存而可考国有常典实不敢渝属王室之艰难当元帅之寄委逆胡(改作强邻)肆暴神器至危惟早坠之是思虽省愆而何补荐闻诚恳祗益兢惭念父兄方冒於烟尘不遑甯处顾臣子辄从於国事岂所。
当然知国玺之来辞已藏於守者觊銮舆之复誓必遂於忠心所请难议施行靖康二年四月十六日。
十七日丙子南外宗正等劝进第三状。
具位右某近率宗室叔近等两具状乞兵马大元帅大王权听国事复奉答语所请难议施行者某等窃以国家辐员万里承平百年尊君亲上之义远近无二伏自虏再犯顺(改作京城围闭)四方不闻诏令今者凡六易月彼既讲和将谓京师人人延以聆德音今二圣圣既行京邑空虚道路相传莫不抚心号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