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屋无扎瘥疫疠之患。时和岁丰,少长嬉遨,而吾辈遂得以优游暇豫,登高览胜,岂非所谓后天下之乐而乐者耶!且以写情状景,沨沨乎锵锵之音,又于诸君佳作见之,余特书此以为记云。时大明永乐十二年,岁在甲午首春三日。巡按福建监察御史武昌陈智书。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游明生平见《诗》。
游鼓山记
成化二年春正月,大行人安成阮君圯奉诏来闽,事竣。过宪台告别,谓予曰:“闻城东鼓山为闽中奇观,惜值雨,弗克以游耳。”余曰:“皇上覃恩,海宇人物,与春俱新,山游观民风,适共时矣。君能留一日,天必霁,余当同往。”明日丙寅,天果霁。于是宪副严陵郎君汝彬,四明钱君廷珍,云间浦君宗源,宪佥南昌刘君敬之,姚江朱君士宏暨余六人,各乘肩舆,从卒携具。辰出东门,过康山,息东岳庙,迟阮君至,乃行。
时风日晴明,人体和适,所过村落,桃李花红白相间错,香气拂袭人衣袂。绿秧盈畴,耕者鳞次,比屋弦诵声相闻。老稚欣欣然沿道而聚观。窃叹其地得气候之先,人务农事之早,而风俗之淳且熙也。
去城二十里,始至鼓山之麓,僧纲率僧五七辈迎入廨院。酒三行即起。由东际桥跻石磴,曲折而上,可一里,过乘云亭,又里许,至半山亭,舆夫息肩。复行半里有奇,寄圆通亭,又半里度屺并山腰,而转一里所,有深谷,其中豁如,白云涌泉寺在焉。主僧率其徒迎道左,入门,望大顶、小顶二峰,如屏障蔽其后。左右两山回合,清幽深邃,真圣境也。遂由山门登法堂,茶罢,玩不动轩,日卓午矣。
饭毕,由门左徒行入灵源洞。转东而北,几五十步,有桥跨石窦曰“蹴鼇”,上有亭曰“白云”,渡桥循涧而北三五步,观喝水岩。旧传寺僧神晏常诵经于此,恶涧水喧轰,喝之遂涸,盖诞妄不足信。傍岩而南,又折以东,可三十余步,一亭曰“涌泉”,出亭右石窦间,冬夏不竭,凿石甃小池贮之,清冷可掏,沿崖曲转而南,约四十步,有石砑立若门然,可通一人行,所谓“石门”也。
又转东而南,四十余步,一亭楣间揭“天风海涛”四字,疑即古之“水云亭”也。自入洞至是亭,崖石间,名人贤士之题志在在有之,若宋相李忠定公,晦翁朱夫子皆有记游岁月。亭北可登绝顶,而崖巇崄蓁塞,众惮于跻攀。阮君曰:“吾之来,正欲临绝顶,纵心目而访古迹也”。遂翼二卒以登。刘君继之,主僧暨十数卒鱼贯而上。予五人坐良久,徐步从故道,还涌泉寺以俟。
乃擘鸡豚,传觞数行,余不能饮,起而西顾,日将晡矣。饮毕还寺门,望二君方从小顶峰而下。予五人因以二君之姓,共论刘阮入桃源故事,联刘阮入桃源诗,一律甫成,而二君至,为诵之,共发一噱。阮君言:“自亭北以往,登临愈高,跻蹑愈艰,而纪游者益少。至大顶峰磐石上,游目四顾:东则巨海茫无际崖,琉球诸国隐约雾霭间。西则三山,州城百雉,烟火万家,重江如练带,环绕郛郭。南北则层峦叠嶂,蜿蜒起伏,若图画然。顶上旧有望州亭,废已久。惟石上刻“天风海涛”四字,乃晦翁遗墨,即今勒而揭之水云亭者。又刻有熙宁中丁福州竦,沈提刑绅辈所作《鼓山铭》,摩洗读之,其文甚古。相与据石而坐,抚今思昔,怅然者久之。由西南降至小顶峰,凭卒肩而下。念今日得以览山川之胜,民俗之美者,本以君赐。而岁月不可以无纪。”余诺之,复乘肩舆,还廨院。酒再行,日已暝。命卒秉火炬,烛路以归。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唐珣字廷贵,江南华亭(今江苏松江)人,明天顺元年(1457年)进士,江南刑部郎中,外放福州知府,官至右都御史。
鼓山胜游记
成化癸卯岁正月三日,予与二守潮阳韦公济节,推绩溪冯公瑢,劝农于东郊,因邀运使婺源朱公稳、运同西蜀张公睿,运副保定田公昭,游于鼓山。前一日,阴云作雨,应候如秋冬。予慨三农之有望,患斯行之弗果。是晨,忽风自东南来,席卷云霾,旭日辉辉,出于天表,花气鸟声,川容谷态,与夫远山秀色转生清丽。彼造化者,若先意而待人也。遂登绝顶,遍观幽胜,感民物之熙和,乐太平之有象,春秋融液,心神怡旷。既而坐晦翁海涛之亭,诵希文岳阳之记,忆昌黎衡山之游,天趣冥合,畅然忘归,同游索予曰:“阴晴聚散,良会几何,斯一时之胜事。当记其略也。”于是乎书。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林俊生平见《诗》。
游鼓山记
予旷散任奇,所至名山水落足焉。鼓山尤为全闽胜处,约游而雨佇结,是山居然欠事。正德壬申,再以老病告归于闽,诸公辱补斯游之匮,总镇商公、分镇尚公主焉。
出东门,历青野,及山之麓,白云寺在焉。历东际桥,乘云亭、半山亭、圆通亭在焉。二公命酒,方伯陈公希白,宪长刘公时让,大参彭公师舜,佥宪叚公惟勤,都阃杨公忠夫与主席,予偕廷评谢君邦用,大参林君利瞻客焉。酒半,历白云亭、蹴鼇桥、喝水岩、涌泉亭,以及屴崱之椒,蟠岗复岺,古树如幄,宿暝烟而诉晴雨。山隐残碧,人语苍翠间,景随步异。及是目寄空明,俯大荒而临象外,诸山毕至,而水亦群会,若下属之承大镇,僻邑、断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