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像设于唐开元八年。宋崇宁四年用冕十二旒服九章。大观四年执镇圭。明洪武十四年建太学祀以神主。而天下未及改正。自嘉靖以木主代像。天下皆改易。惟扬州府县两庠藏像于复壁中。康熙初重修。因出而更新之。及乾隆二年复修佑圣庙。圣像及四配十二哲遗容塑绘。为附志其原起。按曲阜圣庙。其塑像本未毁。及后大成殿灾。其另塑与否俟考。
丙午。上舁送圣祖仁皇帝梓宫赴景陵奉安享殿。
梓宫启行时。谕沿途官员止迎接梓宫。俟回銮时再接驾请安。又谕礼臣。明季帝王皆不亲送梓宫。故令亲王捧神主回京。朕既亲往。若不躬捧神主而归。于心何安。俟山陵事竣。礼成。亲捧主回京。途中下站奉迎之处一众详议具奏。景陵、孝陵、昭西陵、孝东陵皆在遵化昌瑞山。孝陵为世祖陵。昭西陵为孝庄文皇后陵。孝东陵为孝惠章皇后陵。至福陵为太祖陵。在奉天城东二十里天柱山。昭陵为太宗陵。在奉天城西北十里隆业山。二山顺治八年封附享北郊。永陵追王四祖陵。在兴京开运山。亦附享北郊。享殿名启运。□皆曰隆恩。
夏四月庚戌朔。
壬子。上祭圣祖于享殿。奉太后车驾回銮。命贝子允禵留驻汤山。
梓宫奉安后。上欲留数日。群臣奏。现奉太后车驾在此。必日增悲痛。遂次日祭毕回銮。乾隆二年三月今上亦欲留泰陵数日。庄亲王等引前事。且言。礼曰既莫反而卒哭。又曰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有司以几筵设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安奉既毕。原无复居住之文。前代帝王亲送梓宫者少。亦无成宪可稽。从之。
癸丑。上净发。
国制。八旗服丧以不薙发为尽礼。即莫外薙。凡官于外而殁。或留滞不能还。还京则家人有留发致挽髻者。
外省八旗驻防之兵丁身故。每用火化骨殖。及其妻子携解回京。归其故旗。妻或另配。俗谓之寡妇兵。家人亦不薙发以待葬。盖八旗皆隶京师。外省特遣驻于一时。无子孙永留之例。并禁在驻防处置坟茔田产也。汉军同。
乙卯。上进大内。
群臣请御门听政。以梓宫未奉安地宫。不允。
免各省钱粮解部随平羡银。
总理户部三库事务怡亲王允祥奏。各省解到地丁盐课关税钱粮。自康熙五十七年至雍正元年三月。共收随平银三十七万六千七百余两。未解银二万四千七百余两。乞将前解随平银并饭食银俱作正项开销。嗣后停止解进。上嘉纳之。
逮贝子允禵家人雅图、护卫孙泰、苏伯、常明永远枷示。
上送梓宫时。传问贝子家人。向日贝子在军。闻有吃酒行凶之事。回奏并无。上怒。拿送刑部。永远枷号。伊等之子年十六岁以上者皆枷。
又天津监生徐兰在贝子府教阿哥书。亦以其人不端。逐还原籍。交地方官收管。
除山、陕乐籍。
浙江道监察御史年熙条奏。山陕乐户沉沦丑秽。无由自新。王大臣议。压良为贱。前朝弊政、我国家化民成俗。以礼义廉耻为先。似此有伤风化之事。亟宜革除。使数百年相沿陋习一旦廓清。并通行各省一体遵依。从之。年熙字用晦。羹尧之长子。以辛卯举人捐授副使。上登极。擢御史。后不详所终。一云改名德柱。先卒。
免江南江苏等府积欠康熙十八年至五十年
【 一作五十四年】
地丁银七百二十九万六千两有奇。米豆四十三万七千二百余石。芦课十九万二千七百余两。大学士王顼龄等表谢。
上以户部所奏江南积欠三疏虽非恩诏应免之项。但恐累穷民。尽行蠲除。 按米豆芦课皆不在免例。此旷典也。
追封皇太后曾祖额尔根、祖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佐领额参、父护军参领魏武俱为一等公。妻一品公夫人。以武子白启袭。
礼臣奏额尔根为本朝旧族。太祖时抚育禁庭。视同子姓。额参历事三朝。军功茂着。魏武天挺秀杰。笃生圣母。宜加峻秩。以协美章。
白启后为散秩大臣。称舅舅。驻景陵。
赐王公怡亲王允祥、隆科多、马齐、年羹尧御书额。
怡亲王额曰藩式宗英。隆曰世笃忠贞。马曰朝之隽老。年曰青天白日。
上朱批安置贝子允禟谕旨。封付年羹尧回任。
和硕庄亲王博果铎薨。以子宏裕袭。
诏给牛犊羊酒二次。致祭二次。给造坟田衙门银五千两。按皇弟允禄亦为庄亲王。未详封号从同之故。俟考。
礼臣进躬迎神主礼仪。
议得圣祖仁皇帝梓宫奉安地宫礼毕。设黄幔于享殿前丹陛之上。享殿内设宅奉神主。宝座前设供案。又前设香案。俱南向。设皇帝神位于香案之内。北向。设点主案于香案之东。西向。上安主椟。至吉时。皇上素服。太常寺堂官导引由隆恩门东门入。□正面东阶入东扇。至中间北向正面立。内务府官一员启椟捧主出安奉案上。满汉大学士各一员诣点主案前。行一跪三叩头礼兴。西向点主退。内务府官恭捧神主跪安宝座。行一跪三叩头礼退。太常寺官引皇上就拜位。行读文致祭礼如时享仪。诸王以下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俱素服随班行礼焚祝帛毕。太常寺官一员向上跪。奏请圣祖仁皇帝神主升舆。请太庙升祔。太常寺官引皇上诣宝座前。行一跪三叩头礼。恭捧神主升舆。太常寺堂官、大学士导引由中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