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眼前人不识,化龙飞去见应难」之句。然予在岭北时,亲见优人道此两句,不知为何人语也。
○丰文庆复清敏故园
丰布政文庆,世居鄞,宋清敏公稷之后也。高祖庚六徙居奉化,曾祖茂四徙定海,考寅初洪武中授训导,升九江德化教谕,正统间卒。庆扶柩还鄞,将合葬祖茔,访遗墓故址,无知者。侨寓无聊,有语庆者曰:「大卿桥南废紫清观地,实城西之胜,盍图之?」道遇卜者,得「丰」之「革」,庆喜曰:「卦符吾姓,意者地必吾所有乎?」继而得元袁学士桷所修郡志,云紫清观去县西三里,丰清敏故园也。庆益喜,倾意请复。又有得观之砧基旧簿于乡人,备载圃地三十余亩,为其邻所侵,寻皆倍直赎之。既而先墓前石翁仲等皆以渐而复,今家焉。庆念自清敏公薨,迄今三百余年,其故园沦于他姓,而庆始克复之,作园居十咏以志喜贻后。往年在科中语予极详云。
○沈孟端
沈孟端先生方学,虽本世医,而通知古今,有儒者风。寓南京最久,卿大夫若南郡杨公、东莱黄公、祭酒陈公、太常魏公,皆极爱重其人。初,节之见先生于旅邸,以士为问,先生曰:「杨鼎、黄琛其人也。」二公时在太学,与文敏游。今杨右侍郎,黄左布政使云。先生以愚、鲁、质、讷名其四子,其志可知也。羣行见文敏所著行实。
○陈嗣初文章
陈简讨嗣初,以文章擅名翰林。一日,见同官于碑志中叙还金事太繁者,曰:「使继为之,则十二字尔。」扣之,则曰:「尝得白金于道,伺其主而还之。」又尝以文示后进,诧之曰:「吾此文何出?」后生应声曰:「气脉颇类下武诗。」嗣初默然。
○金英辟南迁议
己巳虏骑之薄都城,朝野汹汹,廷议有以南迁为言者,盖亦寇准所非王钦若之议耳。太监金英,一日宣言:「□众死则君臣当一处死尔。有以迁都为言者,上命必诛之。」众心稍定。明日,监察御史涂谦上疏极论兹事,因又谕旨禁饬焉。
○何文渊自经
壬申易立之诏既下,何文渊尝告人曰:「诏语『天佑下民作之君,父有天下传之子。』出自手笔。」既归里,又屡以告郡邑亲识,人皆知之。天顺改元,乡人固虞文渊必及祸,谓在旦夕。一日,报陈都御史将至,邑人益惊信,文渊因自经死。未几,至者盖广东陈副使泰,取便道过家耳。陈以都宪改职,因误传云。
○喜宁之叛
苏武传「扬名匈奴,功显汉室」,即昌黎「春猿秋鸐」之类。李陵欲效曹柯之盟,是虽追咎无补之言,然近年论者,谓喜宁叛,亦繇早籍其家故耳。
○蔡琰南归图
钱选舜举有蔡琰南归图,今在前临海丞夏佑存贤家,元人多有题咏,偶记其一绝云:「二雏回首泪千行,肠断胡笳十八章。三嫁流离身未老,至今人惜蔡中郎。」
●水东日记卷八
刘詹事遗事
张文翔
衣和庵主
交谊厚薄
郑氏先世回定仪状
苏公清虚堂诗
顾魏二公归荣令终
方希直不拜佛
范氏家谱世系
陈古庵经纪梁氏
杨文贞公遗嘱
论黄霸丙吉
宰相须福德才量
东坡赤壁赋真迹
元金台集刻本
张养浩全集
韩令公真赞
诧异等字
兴学勤教
○刘詹事遗事
詹事刘先生简静,端恪士也,久在翰林,初为祭酒,人或以不更事为先生疑,久之始大服。祭酒所苦诸生出身资格为权要所挠一事,先生曰:「此易耳。」立诸生而与之约曰:「有不守规格图出身者,必同馆诸生合辞共推即遣行,不然不可得也。」他日有图之者,动为诸生所哗,至不能容,繇是此风遂绝。尝见吕洪御史言:「闻之乃祖,先生一日家中作祀事,忽外间云:『高先生使人来,言有保荐矣。』先生不怡者终日,曰:『尔自保荐,何与我事?高世用亦为是耶?』盖先生与高最厚,高初以有旨即入谢,欲先生知之耳。盖出无心,而先生之言如此,则其为人可知已。」
○张文翔
张翼字文翔,太仓人。性嫉恶,至不容人小过。御史按吴中不律,翼忿忿不能平,因建白数事,指斥颇多,竟为众所倾,谪开平数年,以宥还。予亦以其或惩于是矣,一日来,偶及后御史之不律者,其事尤详。或从旁窃笑之,翼犹瞋目骂曰:「使得一碗凉水,已吞之矣。」盖方言云。翼善书,学欧、颜二大家,得意处谓能逼真。岭北察院公馆及温泉等处,题壁极多,大者至如方斗,终日挥洒不倦。盖其书于题壁尤长,予谓龙门谏院题名记尤超伟,非流辈所可及。
○衣和庵主
衣和庵主,苏州昆山人也。隐居雪窦之栖云,畜二虎,恒跨之以游。后徙二灵终焉。初,雪窦妙高峯左千丈岩巅有藤一枝,蜿蜒其上,下临不测,乃蟠结成龛,为藏修之所,故号栖云。大德丁未毁于盗,更二十年不克复,虎乳其墟,为民害。咸谓庵复而和祠,则虎祸其息。至元丙子复其庵,肖其像,于是二虎前伏,餐慈饮和,屈猛从仁,不为害。和师在日,有四偈咏藤龛偈云:「竹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