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詹、科、道衙门堂属官员,俱于堂上设座,各部则无之。惟国子监祭酒正座,司业佥坐,监丞、助教等旁坐。如系两厢讲课,六堂诸生皆坐而听讲。
○小京官会试小京官向例不准会试。雍正五年,祭酒鄂文端公据学正举人杨廷英等呈请会试,并满助教胡什图等题准一体会试。永为定例。
○国子监联国子监大堂,御题曰“彝伦堂”,元之“崇文阁”也。堂后篆“君、亲、师”三字,字盈尺,君字居中。翰林院土地祠祀韩文公,国子监亦然。康熙间彭定求题一联云:“《进学解》成,闲官一席曾三仕;起衰力任,钜笔千秋本六经。”祭酒孙岳颁题联云:“道统接鲁、邹之后,功在千秋;儒修开濂、洛之先,泽流多士。”
○文庙树木文庙树木俱在太常寺种植。彝伦堂甬路两旁树木,则工部种植。大成殿月台甬路之东,大柏树二十六;西,大柏树二十,小柏树一,共四十七株。大成门外,东,大柏树四十五,小柏树三;西,大柏树三十五,小柏树五,共八十八株。
○周清原诗康熙间,太学生周清原有诗名,为大学士益都冯公所赏。雍试白丁香有句云:“月明有水皆为影,风静无尘别递香”,一时传诵。后以博学鸿词授翰林。召见时,上犹诵其句奖之。
○翰林升转康熙初,裁两坊衙门,兼裁侍讲。翰林编、检,必历司业,然后升侍读。故是时为司业者,辄数月迁去。十四年,复设坊局,于是修撰、编、检多升中赞,而习业与之较俸升转矣。
○山草堂集京山郝楚望先生,名敬,字仲舆。明天启时官谏议,仅十月,为当事者訾为浮躁,左迁归田。杜门扫轨二十年,著述甚富,统名“山草堂集”。分内外编。内编名目:“谈经”、“易领”、“问易”、“学易枝言”、“毛诗序说”、“春秋非左”、“四书摄提”、“时习新知”、“闲邪记”、“谏草”、“小山草”、“啸歌”、“艺圃伧□”、“史汉愚按”、“制义”、“读书通”,共十六卷。外编名目:“批点《左氏新语》”、“批点《史记》琐琐”、批点《前汉书》琐琐“、”《后汉书》琐琐“、”批点《三国志》琐琐“、”批点《晋书》琐琐“、”批点《南史》琐琐“、”《北史》琐琐“、”批点《旧唐书》琐琐“、”批选杜诗“、”批选唐诗“、”皆谈“,共十二种。尝假自乔笔珊,忽忽阅过,联记其书目焉。
○宋版《韵宝》内务府孝廉阿生家藏宋版《韵宝》一函。每字皆分真、草,前后无序跋,惟有监修、校刊二衔名,一名陈汶,一名赵与勤。
○禁擅造寺观禁止擅造寺观、神祠。雍正十三年有旨:“凡民间有立愿广大,特欲兴造者,必由督抚题明,方准营建”。
○新开盐井雍正十三年,简州新开盐井十三眼,照例增引征税。允川抚杨<;香必>;请也。
○铸宝云钱滇省鼓铸运京钱文,在广西府设炉开铸,需用铜铅工本、脚费银二十八万七千余两。其钱上,清文,篆“宝云”字样。此雍正十三年例。
○禁在任守制雍正十三年,禁在任守制。自后,必其地、其任、其时决不可少是人而无能相代者,方准保题,余俱停止,永著为令。
○乡试同考官停止外省举人送充乡试同考官之例,仍以科甲出身之同知、州县等官入闱分校。雍正十三年,允侍郎张廷彖请也。
○丧葬循礼雍正十三年,谕:“丧葬循礼,不得于停丧处所演戏闹丧,及举殡时扮演杂剧、戏具等事,违者按律究处。”又谕:“居丧毋得嫁娶,自齿朝之士,下逮门内有生监者,三年之丧,终丧不得嫁娶,违者夺爵褫服。”
○泰山香税往泰山进香者,在泰安州输纳香税。每名输银一钱四分,通年约计万金。此例创自前明,雍正十三年,降旨裁禁。
○道府部选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定道、府分别请旨部选例。
○擅刑大臣三品以上大员,身罹重谴,革职拿问者,法司不得擅加三木。即有不得不夹讯者,亦必请旨。雍正十三年,奉谕永著为例。
○教官品级教官品级,教授,向系从九品,学正、教谕、训导,向系未入流。雍正十三年,吏部遵旨议增,始改教授为正七品,学正、教谕为正八品,训道为从八品。
○离职封典丁忧及回籍终养人员,均准照原官品级给与封典。雍正十三年例。
○武乡试考官向例:顺天武乡试正、副考言,止开列编、检职衔。雍正十三年,谕将开坊翰林官一并开列。庶吉士开送顺天乡试外帘官之例,乾隆元年停止。
○买卖田房民间买卖田房,例应业主输税交官,官钤印信,原以杜作奸者捏造文契之弊。自河南抚田创为契纸、契根之法,预用布政司印信,发给州县。行之既久,遂启书吏需索之渐。雍正十三年,谕仍照旧例,自行立契,按则纳税,将契纸、契根之法永行禁止。
○革除力役国初,各省疆吏因节省钱粮,偶于田亩捐派。如山东挑挖运河,每年有派帮民夫工食银五万三千四百余两。江南海塘岁修,有每亩捐钱五文。京口挑挖运河,每年于苏、松、常、镇、泰等处照额征漕粮正、耗米,协解银三千八百余两。苏、松、常、镇、泰、通六府州,应修河、渠、闸、坝,令长洲三十三州县按亩派钱数文,以供大修,并令每亩酌捐钱文,以为岁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