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善会讲语(三条)
陈几亭先生同善会讲语
△陈几亭先生同善会原序【公讳龙正字几亭师事高子忠宪推入室学本身心达诸经济登崇正甲戌进士仕礼部员外郎】
序曰是会也。说倡于梦泽张公。而启新钱先生行其事。筠塘陈公益从而广之。大抵随意量捐用拯无告。因以广动其善心。高子忠宪序之详矣。有云。为善如渴而饮。饥而食。饮食岂望报耶至哉言乎愚尝推之曰。渴而饮。饮焉而渴润。饥而食。食焉而饥充。亦饮食之报也。今试闻一岂弟之言。初或漠。过觉可思。闻一雕琢尖谑之言。乍虽谐笑。过觉无味。见人行一利济事。已或未能。心安乐之。见人行一摧害事。已即不与。为恻恻然者累时。遇一人堕患难。坐视不救。身虽便安。愀然于心。救之或稍费心力。终不致悔于既费之后。是皆人人有之日日有之。长自试验然乎否耶。觉乎忘耶。人生不过求安乐耳不为善而息息怃然。昼中怅惘。梦中扰攘。病中凄惶。人生之无福盖未有迫于此者也。为善而息息油然。志意得宁血气得平魂梦得清。人生之福。未有亲于此者也。久之而众志以孚。风俗以化。气运以移。则如饮食得宜之后。可以当寒暑。可以任勤劳。其为福又孰大于此。周公咏文王也。曰求福不回。以此为善。以此求福。一感一应之间尔。存无求之心。亦操必得之劵。非最乐事耶。彼有不思饮食之人。必不觉饥渴之心。人而至于不觉饥渴也。其危哉窃惧阻人为善者曰。善在心。不在事。犹中满而语人曰。我将辟谷以长年。年其可长乎。圣人□。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在事。犹春在枝头。草枯木落。而春气已泯没不可见矣。凡具善根。愿相与成此善事。事而成也。或者一方之礼乐亦存乎其间。会讲附后。
△高子忠宪公同善会规例
一会名同善。每季主会。不论有爵无爵。但素行端洁料理精明者。即可公同推举。轮流任事。
一会期定四仲月之望。傥有事须易。主会于旬日前揭于会所。
一会日俱以已刻俟诸友毕集序揖班坐茶毕。鼓钟肃众。司讲者用通俗言语。不烦文采。务使人人易晓。感动善心。傥虑听者未谙。每会更大书讲语一纸。粘贴会所壁上。
一会赍自九分至九钱止。【立法之初太羹元酒今嘉兴舒城等处现在扩充其数】 俱自书尊号银数。临期持付司籍者登记不赴会而愿助者。听于先期送主会处收贮。后期而愿入会者听补送。此会乃前人立下方便法每季一举。中人之家。不过每日省钱一二文。稍赢之家不过每日省银一二分即可扶穷救苦【富户捐田或每年量助银若干两】
一会赍。随所至多寡。约为三分。以二助贫。以一给棺。助贫以劝善为主。先于孝子节妇之穷而无告者。次及贫老病苦之人。公不收于养济。私不肯为乞丐者。要在会中诸友平日咨访的确。会后五日内。即赈给以省酬应之烦。其它一切穷民。力难遍及。止于会日俟众将散时主会当面以零钱随意施舍。尽其一念而已。余日皆不给。至于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力强壮。游□游食以至赤贫者。皆不滥助以乖劝善之义。
一访确贫老孤独。及节孝奇卓者。每季给助。其余量入为出。如春季给则夏季暂停。庶几新访者补入。通融不匮。应赈人户。逐名下注定银数。牓许某日面发。本日不必候领。其本季暂停者。先期书姓名粘贴四门。免其希求伺候之苦。余外不合助给。及贫人未入访册。而临期纷纷。自行陈乞者一槩不准。
一给棺之法。务于先期将本会现银三分之一。付木行置造较之零买工料颇良。一便也。分置四门庵寺。死者猝求。出一小票。立足应急。二便也。棺上书同善会某年某季。再以干支编号。领者难于假冒。发者无因勒索。三便也。若存银给价。袖中来往。诸弊丛生。所宜深念。【给价银者必多冒滥其端不可开也】
一收散会赍完日主会即将助银姓号。并给进人户数目。用公费刻会籍传送会友。
△枫泾同善会规条
一化导
一酌济
一保人
一定期
一救难
一疗病
一施棺
一扩充
一矢公
一持久
一劝行
一传书
一化导
一化导 高公此会。最重劝善。本名同善会讲。葢教兼养也。今议每月化导十日。公推声音响亮言语恳切者二人作司讲。朔日到公所宣讲格言果报三日。余七日移至他处寺院。各到一二日宣讲。庶境内听者略徧。司讲务期诚心化人。使闻善者踊跃兴起。去旧从新。渐至沦肌浃髓积德累功。莫大于是。动公酌送酬资须会友有力好善者几人助襄其事。久久不倦。【凡倡同善会先从此做起善心感动会自易集也】
一酌济
一酌济 济贫先孝子节妇。及奇卓之士颠沛莫支会例仿古人阴济法。册上书姓逸名。【此条恐滋他弊须绅士及殷实人保】 次及鳏寡孤独。年六十以上。十五以下。并无依靠。及废疾不能食力。公不收养济私不为乞丐者。至若不孝不悌。游手游食。及荡废祖业。暨衙门出入。与一切为民蠹者。槩不滥及
一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