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10-皇朝经世文编-清-贺长龄-第946页

阿里而北。二千五百余里。入西域之和阗南山。及葱岭诸山。向东北者。为扎布列斜而克角乌尔克年唐拉木萨坦冈匝诺莫浑乌巴什巴颜哈喇。诸山环卫。地竟青海。连延而下。六千余里。至陕西西宁等处边界。向西南者。为闷郡克尼儿萨木泰冈诸山。亘阿里之南二千余里。入厄讷特克国。向东南者。为达木楚克喀巴布冈噶尔沙弥弩金刚花诸山。历藏卫达喀木七千余里。至云南四川之境。 国朝康熙五十六年。遣喇嘛楚儿泌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等。绘画西海西藏舆图。测量地形。以此处为天下之脊。众山之脉皆由此起云。按水经注。阿耨达山西南。有水名遥奴。山西南小东有水名萨罕。小东有水名恒伽。此三水同出一山。俱入恒水。康泰扶南传曰。恒水之源。乃极西北出昆仑山中。有五大源。枝扈黎大江。出山西北流东南注大海。枝扈黎即恒水也。今阿里为藏中极西南地。近古天竺境北。山西出狼楚拉楚麻楚三大水。皆西流转东而南。合为冈噶江入南海。疑此即阿耨达山也。自佛书言阿耨达山。而释氏西域记。郦道元水经注。萧德言括地志。咸谓阿耨达即昆仑。然以地远莫考。转相附会。荒怪不经。我   圣祖威德广被。薄海内外。罔不臣服。西南徼外穷荒不毛之土。尽隶版图。使臣测量地形。踰河源。涉万里如履阶闼。一山一水。悉入图志。四十九年。  谕大学士九卿等曰。梵书言四大水出于阿耨达山。下有阿耨达池。以今考之。意即冈底斯是。唐古特言冈底斯者。犹言众山水之根。与释典之言相合。   圣言煌煌。始知宇内众山水皆导源于冈底斯山。自是而载籍所传。或有或无。皆可按图以辨。猗欤盛已。
卷八十兵政十一塞防上
荅人问西北边域书 
魏源
承询本 朝西北边域之略。 国家威棱震迭。际天稽颡。括地成图。东尽东海。南尽南海。西不尽西海。北不尽北海。而欲征图朔貊。轮弱水。厥制严武。至雄以博。窃钩档册之遗闻。诹都护之属吏。除盛京吉林黑龙江。号东三省。为满洲根本重地。不属边防外。其西北藩服。疆以戎索。纲纪条列。可得而云。一曰正北内蒙古。亦有偏东者凡出口之路五。曰独石口。张家口。古北口。喜峰口。杀虎口。口外四十九旗。皆曰内藩蒙古。合归化城土默特二旗计之。合五十一旗。分东西六盟。其东四盟。当东三省及直隶边外。西二盟。当山西陕西甘肃边外。皆在漠南。皆听 天朝设札萨克。札萨克每旗一人或世爵或简放总理旗务其部凡二十四。并归化城。则二十五。一曰正北外蒙古。亦有偏西者分西路北路中路东路四部。凡四汗。其汗以下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与内蒙古同共八十一旗。自设札萨克。俱在漠北。此漠北四部落。总称喀尔喀。由正北迤西曰准部。即天山北路。喀尔喀之西。与科布多接壤。科布多横于准部喀尔喀之间。过此则伊犁东路界。准部本有四卫拉特。用兵后。以其地为大聚落。曰伊犁东路。曰伊犁西路。曰库尔喀喇乌苏。曰塔尔巴哈台。皆准之旧地也。今皆有重兵。稍东南近腹地。为镇西府迪化州。亦准旧地。而称安西北路。非天山路矣。由西北迤西南。即天山南路。皆回子境。准部及蒙古。皆古称行国。回则汉书三十六城郭之裔。以哈密为北止境。以辟展为南首境。再东南。则为安西南路。非天山路矣。由西南更西南。曰卫。曰藏。曰阿里。曰喀木。 天朝设驻藏大臣司其事。而达赖喇嘛副之。藏王则虚存贝子爵而已。非有土之君也。卫藏曰前藏。阿里喀木曰后藏。正西曰青海。与藏与准皆接壤。界甘肃四川边境。凡五部。有喀尔喀。有辉特。有土尔扈特。有和硕特。有绰啰斯。设青海办事大臣一。凡卫拉特之人。亦可称蒙古。犹喀尔喀之得称蒙古也。其版图不隶 中朝者。又有西属国。西属国亦分三路。北路为哈萨克。近准部故。南路为布路特。为安集延。为温都斯坦。为爱乌罕。为那木干。近回部故。温都斯坦古中印度地西南路。为巴勒布。为作木郎。为落敏阳。为布鲁克巴。近西藏故。又有北属国亦分三。曰乌梁海。此亦一名而三处在极北而稍东曰巴眼虎。曰科布多。在北而稍西科布多虽一国。而隶之者七种。彷佛西之有青海焉。大扺 大清国之北境。东起鸭绿江黑龙江。逾两蒙古。西迄准部。袤二万余里。皆接俄罗斯界。故俄罗斯为北徼极大之邦。从古不隶中国。其水皆流入北海矣。视北斗则在南矣。以上束之八大类。惟蒙古最亲附。其五十一旗内蒙古直古雍冀幽并营五州北境。所谓漠南也。其新藩蒙古喀尔喀。则古漠北地也。[秦](奏)汉时匈奴所居。冒顿强。始并漠南。武帝时遁归漠北。后汉为北匈奴地。历代皆与漠南诸部为盛衰。至元太祖建都于此。曰和林。其后尽有漠南诸部。遂帝中国。顺治末年仍归漠北。后始号喀尔喀。共七部。有三汗。雍正中。以额驸策凌奋击噶尔丹功。封为四汗。我 朝龙兴之初。内蒙古归附最先。每大征伐。帅师以从。而喀尔喀外蒙古。则康熙中为准噶尔破逐。款塞内附。   圣祖亲巡塞外受其朝。复   亲征噶尔丹。扫平漠北。而返之于故地。设定边左副将军一。参赞大臣一。以镇抚之。
凡两蒙古之君长。皆隶理藩院。世其爵禄。通其婚。时其朝责。制其等威。定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