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10-皇朝经世文编-清-贺长龄-第927页

子孙。享王贡贽。商贾舟航。万里通行。如在户闼。且水师整饬。楼橹相望。可为有备无患矣。而论海中之形势。则在台湾也。台地孤悬海中。土宜五谷。北可至辽东。南则抵漳泉。全台三千余里。入版图者几二千里。其余尚系生番杂居。情态叵测。扼鲲身鹿耳之险。控澎湖三十六屿之蔽。中国得之则为屏翰之卫。失之则为丛奸之薮。而有伏莽窃发之虞。是一府四县之城不可不筑。台中兵卒宜屯田以足食。渐次开荒辟土。以夷后患者也。至湖川黔滇。接近苗猺獞之界。与归化苗人所在。以及闽中之山棚。琼岛之黎。皆宜扼要控险。防之不可不严也。愚谓天下有事。重在战阵。天下无事。重在禁防。今为将者。日事操演弓矢火。而轻于墩汛。使老弱步卒守之。有风雨瞭望。沿途送檄之苦。而粮饷不及骑卒三之一。戍卒有家口者。无以谋生。每三五人守戍。必缺其一二。将弁知其归。而亦无能禁斥也。是在骑兵战兵分番轮戍不使独累步卒。庶几巡警周密。声势呼应。上下如同臂指。斯为巩固金瓯之道也夫。
皇舆图说会典
国家德威畅泝。文轨大同。幅员之盛。亘古未有。京师居天下之中。其南曰直隶。是为畿辅。其东曰盛京。盛京之北曰吉林。又北曰黑龙江。是为东三省。畿辅之南其省三。曰山东。曰山西。曰河南。山东省之南为两江。其省三。曰江南之江苏。曰江南之安徽。曰江西。两江之东南曰闽浙。其省二。曰福建。曰浙江。河南省之西南为湖广。其省二。曰湖北。曰湖南。山西省之西为陕甘。其省二。曰陕西。曰甘肃。陕西之南其省一。曰四川。江西与湖南省之南为两广。其省二。曰广东。曰广西。四川省之南为云贵。其省二。曰云南。曰贵州。甘肃省之西为青海。四川省之西为西藏。长城之外。盛京与直隶山西陕西省之北。为内蒙古。六盟四十九旗。及察哈尔八旗游放。踰瀚海而北。为外蒙古。喀尔喀四部八十六旗游牧。其西为科布多。其北为唐努乌梁海。甘肃省之北。为阿拉善额济纳二旗游牧。踰瀚海而西。为伊。大海。自鸭绿江口。西襟盛京南。京师直隶东南。又南襟山东之北而东。又南襟江南浙江之东。又南襟福建。东折而西襟其南。又西襟广东之南。接越南国境。大江。出四川之岷山。东行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入于海。其西源曰金沙江。出青海。东南行。经云南。折北至四川。会于江。汉水。出陕西之嶓冢山。东南行。至湖北。会于江。黄河。出青海之噶达素齐老山。东北行。经甘肃出长城。折东而南。环内蒙古鄂尔多斯旗。是为河套。入长城。经陕西东。山西西。复折而东。经河南。东出江苏。入于海。淮。出河南之桐山。东行经安徽江苏。会于河。济。出河南之王屋山。南行亦会于河。鸭绿江。出吉林。西南行。经盛京。入于海。西辽河。出直隶边外。东行。经吉林。会东辽河。折西南入边。经盛京。入于海。滦河。出直隶边外。南行入长城。入于海。混同江二源。曰松花江。曰嫩江。松花江。出吉林。北行出边。折东北。经伯都讷。会嫩江。又经拉林阿勒楚喀呼兰三姓。入于海。嫩江。出黑龙江所属墨尔根。南行。经布特哈齐齐哈尔。会于松花江。黑龙江。出喀尔喀车臣汗部。东行经尼布楚呼伦贝尔雅克萨。折东南。经乌鲁苏木丹黑龙江爱珲三姓。会于混同江。运河。在浙江江苏。引太湖踰江。引洪泽湖踰黄河。经山东直隶。引沂河汶河卫河漳河。会于淀。桑干河。出山西。东行。经直隶。折东南。经京师西。为永定河。亦会于淀。浙江。出安徽。东行经浙江。入于海。闽江。出福建。东行入于海。江三源。四江出云南。东行。经贵州广西广东。会北江东江入于海。色楞格河。扎布噶河。在喀尔喀游牧。大克穆河。在唐努乌梁海。额尔齐斯河。在科布多。伊犁河。里木河。在伊犁。金沙江之西。曰澜沧江。曰喀喇乌苏河。曰雅鲁藏布河。俱在西藏。极东。三姓所属。海中大洲。偏东三十一度二十分。极西。喀什噶尔葱岭之西。偏西四十七度。极北。唐努乌梁海托罗斯岭。北极高五十六度四十分。极南。广东琼州府之崖州。北极高十八度十三分。凡东西相距七十八度有奇。南北相距三十八度有奇。
长安地气 
赵翼
地气之盛衰。久则必变。唐开元天宝间。地气自西北转东北之大变局也。秦中自古为帝王州。周秦西汉递都之。苻秦姚秦。西魏后周。相间割据。隋文帝迁都于龙首山下。距故城仅二十余里。仍秦地也。自是混一天下。成大一统。唐因之。至开元天宝。而长安之盛极矣。盛极必衰。理固然也。是时地气将自西趋东北。故突生安史以兆其端。自后河朔三镇。名虽属唐。仅同化外縻。不复能臂指相使。盖东北之气将兴。西方之气已不能包举而收摄之也。东北之气。始兴而未盛。故虽不为西所制。尚不能制西。西之气渐衰而未竭。故虽不能制东北。尚不为东北所制。而无如气已日薄一日。帝居遂不能安。于是元宗避禄山。有成都之行。代宗避吐蕃。有陕州之行。德宗避泾师。有奉天梁洋之行。地之臲不安。知气之消耗渐散。迨僖宗走成都。走兴元。走凤翔。昭宗走莎城。走华州。又被于凤翔。被迁于洛。而长安自此夷为郡县矣。当长安夷为郡县之时。契丹安巴坚已起于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