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10-皇朝经世文编-清-贺长龄-第894页

。不至杀人斯可矣。
论息盗书粤东文海 
颜鸣汉
仆官闽将十载。闽中弊端。略悉一二。诚不易易治也。今日吏治坏极。百姓困极。有司亦困极。不但八闽为然。而八闽为甚。泉州又八闽诸郡之尤甚者也。先生学术经济。裕于平时。欲振励风俗以报效。深可嘉尚。但闻近日获洋盗。不问首从。概置斩律。此虽周官用重典之意。然振刷实政。必有至道焉。愿慎之。夫大洋劫夺之徒。半属近海闲民。及行商胁从者。此辈讵生而有盗心哉。官无善政。酿成盗风。则自少而长。习见习闻。潜移心志。故至于此。仆谓治洋盗。宜先治闲民。使之各就职业。为富谷之地。业定则廉耻立。而父率其子。兄率其弟。不三四年。而皆不忍为盗矣。民不忍为盗。斯盗亦观感而化矣。焉用杀。昔某制宪造飞舸捕盗。月擒百十斩之。至期年而盗如故。某提军设焚盗法。及三年而盗又如故。何也。徒法故也。君子谋家国事。固不能废法。然在公恕廉明。以实心行实政。方为垂久计。若武健严酷。非所尚也。先生以为何如。
讹言 
惠士奇
周礼八刑。造言居一。及其衰也。讹言莫惩。降自奏汉。妖言者死。三者起于妖。成于造。传于讹也。凭诸物。假诸灵。一夫说。万夫腾。无翼而飞。无趾而行。疑鬼疑神。使民无故而相惊。纵而弗问耶。则恐因是而为乱也。从而治之。则窈冥不见踪迹。君子镇以静。绳以法。何谓镇以静。汉建始三年。京师民传言大水至。奔走相蹂躏。老弱号呼。长安大乱。成帝召公卿议。大将军王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城以避水。臣皆从凤议。左将军王商独曰。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何因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问之。果讹言也。唐开成初。京师妄言大兵至。讙走尘起。百官或而骑。台省吏稍稍遁去。宰相郑覃将出。同列李石曰。事未可知。宜坐须其定。宰相走。则乱矣。若变出不虞。逃将安适。人之所瞻。不可忽也。益治簿书。沛然如平时。京师无赖。望南关。阴持兵俟变。金吾大将军陈君赏率众立望仙门。内使趣阖门。君赏不从。良久问之。乃中人自边还。走马入金光门也。水至不避。兵至不动。此之谓镇以静。何谓绳以法。宋太宗时。益州民讹言有白头翁。午后食人儿女。一郡嚣然。至暮路无行人。知州张咏得造讹者戮之。民遂帖息。哲宗时。郓州民欲为变。揭帜城隅。民皆恐。俄而草场白昼火。盖所揭一事也。民益恐。或请大索城中。知州杜纮笑曰。妖言惑众。乘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彼无能为也。居无何。获盗。果奸民为妖。如所揣。遂按诛之。又潞州有谋乱者。为书期日揭道上。部使者闻之惧。檄索奸甚急。知州李琮置不问。以是日置酒高会。讫无他。孝宗时。温州乐清县倡言方腊变且复起。县令捕数人归于州。知州楼钥曰。罪之则无可坐。纵之则惑民。编隶其为首者。而驱其徒出境。民言乃已。或戮之。或配之。所以轻重其典。或置之。或纵之。所以抚定其民。此之谓绳以法。盖不静则昏。昏则其法紊。静则明。明则其法平。未有不镇以静。而能绳以法者。抑又闻之。妖则有形。讹则有声。妖讹相仍。奸宄其兴。郑之乱也以蛇。秦之亡也以狐鸣。谁得禁之。又谁得诛之。是以君子不恃法而修德存之。诚行之信。诚信立。妖讹息。彼造言者。何恃而为乱哉。
编查渔船保甲疏雍正六年 
湖广总督迈柱
一沿江沿海小船。宜挨编字号。设连环保结也。查楚省江河渡驳江划小船。与茅蓬船只。此等船户。皆穷苦无赖之徒。或系沿江沿湖附近村庄。或系四处混聚。未知来历。亦无牙埠约束。黄昏深夜。巧以捕鱼为名。乘空即将过客行舟。逞志截劫。塘汛地方。因其捕鱼。不便拏缉。甚有窃劫乡村。盗已获而无窝家。借船以为巢穴。如臣属江夏县之八吉堡地方。素称盗薮。其故皆由附近村庄多以捕鱼为业。家设划船茅蓬。借名为匪。碍难查缉。臣因饬行将八吉堡一切小船。编联字号。两傍烙印。取五船互结。一船为匪。四船同罪。每晚点查明白。方许放行。现在行之两月。颇觉有效。臣因推广其法。请将南北两省。沿江近湖地方。一切小船。逐一清查。各归就近堤岸。彼此认保。每十船具一连环保结。挨次编号。遇晚令其务在本埠一处湾泊。其有别埠别号混入者。即行查逐。每船船户。不得过二人。取鱼器具。止许带罾网等类。其叉鱼铁钢叉打鱼之棍棒等物。概行查禁。均责令就近典史巡检塘汛兵丁。不时清查。并令每十号船内。自行首报匪类免罪。如平日已经认保。及后为匪又通同徇隐不行首出。一船犯事。十船连坐。如此。则所有小船。彼此自相察觉。似弭盗之一法也。
湖滨备御事宜 
张海珊
吾里北枕太湖。南则诸漾环绕。苇茭丛杂。水道错互。素为逋逃之薮。而西北四安广德长兴诸山。绵亘数百里。每当天下多故。则饥民啸聚。尤易藏奸。如明季赤脚张三等。沿湖被害尤剧。 国家承平日久。意外之事。似非所虑。然民贫赋重。十室九空。旱涝迭至。石米五两。穷山密箐。保无啸聚之事。况苏湖内虽空匮。外似饶裕。吾里又两郡分界。人烟稠集。甲于东西溇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