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为一书。又取有业无业者。别为一书。藏之州县。此三书者。率以岁巡既之后。增删修定。无漏无误。如是则四境之遥。胪于几席。以之听讼。而讼不受欺。以之任役。而役不滥及。以之弥盗。而盗无所容。以之查赈。而赈可立办。书云。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者。庶几近之欤。臣所谓实户口者其要二也。
虽然。二要具举。法乃大备。二要举。法有必先。欲分管统。先实丁口。未实丁口。宜先详户。何也。户无数。何以设长。长无额。何以设官。顾官与长未设。则户之数。可共查核者。孰为可任。将任之原设保甲长乎。不可也。否则州县官自任之乎。不能也。则莫如为牧与令者。以礼延致各坊各乡一人之有望者。为之宣布 德意。俾无瞻顾。然后从而任之。率百家任以一人。令其册具户数。亲呈州县官。及计户设甲长。计甲设比长。计比设联长。计联设专管官。行之以渐。镇之以静。吏无所藉手。民无所疑畏。而事集矣。臣所谓变久弊之法。而振久怠之习者。其大略如此。
卷七十五兵政六保甲下
治盗宜严责成疏顺治十三年
工科给事中姚延启
窃见近日各处雈苻啸聚。掠公行。郡县不敢申报。道将置若罔闻。如晋中清源蒲州等处。失事隐匿。自非抚按精明觉发。几以封疆为儿戏矣。我 皇上特谕刑部申饬讳贼之令。煌煌 天语。凛然斧钺。诚恐近畿或知悚惕。而逖远不能保无怠玩。今日滨江沿海之区。寇气不靖。则不轨之民。尤易乘时骚动。如江淮两浙间。绿林出没。千百为。焚掠大镇。抢掳子女。来如疾风。去如兔脱。较西北直省寇盗情形更难防御。何者。西北之寇。依山为巢。马步往来。皆有迹。至于江浙水乡。驾舟扬帆。飘忽无常。溪港错杂。奔逸难定。其不同者一也。西北之民。大村聚落。皆有城堡。保甲之法。可以团结乡长易于约束。南方阻水为居。无堡寨之守。无楼堞之望。地形涣散。众志难齐。盗入其境。则自救不暇。彼此不能相顾。其不同者二也。西北地广人稀。镇店市会有常期。商贩歇宿有定所。面生之人。可以稽查。南方庐舍稠密。人辏集。贸易者趾接于途。往来者肩摩于道。纵有奸宄。不便别识。其不同者三也。故治盗之方南北各异。北方可以保甲之法专责州县以清其源。以扑灭之事专责道将。以遏其流。至南方则不然。欲清盗之源。非但保甲奉行故事所能见效。必大小文武及总捕等官。撰择明快捕役。分汛缉访。贼首何名。窝家何地。为贼通线者何人。悬赏购捕。克期必获。其或有株连良善。复治以反坐之律。如此则盗之一出一入皆可得知。而盗之源清矣。盗贼之起伏。未有不积捕大蠹相通。而道协养寇为利。不肯督责捕役。以致鹰犬不噬。则欲遏盗之流。惟有令失事地方。即刻举报。州县申报道协。道协查核汛地。及防守兵将。勒限擒获。不得将被劫被掳之家。反行拘禁需索。又不得借口招抚。徒长纵盗之风。以卖贼为奇货。则有犯必除。无敢漏网而盗之流遏矣。臣所鳃鳃过虑者。因郑逆跳梁。江海多事。诚恐腹里有寇。目前忽为癣疥。他日必至蔓延。所关甚大。故急须扫除净尽。方可敉宁无患。伏祈 敕督抚按严饬各道协等官。实心奉行。以图后效。毋得苟且塞责。涂饰空文。如有怠玩不职。及养盗为利者。立行指明参奏。倘有容徇。被人纠参。该督抚按官。一并治以欺朦之罪。则寇孽可消。而封疆永奠矣。
搜捕盗贼责成文武议
陶元
窃闻广贼如蔓草。尽复生。盖其山川绵。易于藏匿。自明世患其多盗。屡命大征。诛杀不可胜计。而盗贼终不得息。然职窃谓弭盗之责。止须两人。所谓两人者。文莫如令长。武莫如千把总。果得廉能之吏。仁勇之将。分布州县。自然令行禁止。盗息民安。若此不得其人。而令监司督捕。则广东十府州县。幅员数千里。处处窃发。安得许多监司。又况馈赆送迎之费。不用之以蓄壮士捕盗贼。而用之以供亿。贼未平而先自困矣。若夫责成保甲。此虽古人已效之良法。然古人所以效者。由于令长得人。故保甲之耳目。即令长之耳目。保甲之手足。即令长之手足。手足便利。耳目聪明。盗贼未发先知。故不至于为患。若令长非其人。虽有保甲。不过纸上空言耳。尚何盗贼之能靖哉。自昔州县失事。未尝不责成文武。但其所以责成者。尚未合宜。而其处分亦有未当。何以言之。古之时文武不分。令长即握兵权。故督捕之任。无可推诿。今文武既分。势力既不相下。权任又不相辖。陆则将领有兵。而令长无兵。水则将领有船。而令长无船。或将领贤而令长玩寇。以为防守固武臣事也。或令长贤而将领容奸。以为文吏无奈我何也。彼此相抗。亦彼此相诿。虽有严法以督其后。心力终不能齐。如此责成。岂得谓之合宜。职窃闻明将戚继光练兵之法。裨将千把总以下。监以县令。偏将参游以下。监以道臣。大将协镇以下。监以督抚。何则。诚知事权不可不一。而心力不可不齐也。故能同舟共助。破贼成功。若如今日愚悍之将。无事则侵官溺职。而有司不能治。一旦有事。则又相抗相诿。而有司不能发一策。为州县者。惟有瞠目束手而已。又安望其能济哉。故尝谓今日之势。必当如继光之议。以县令为监。县令身任地方。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