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康熙七年二月内准到部文。通行各镇营承领牛种农器。因四川地方辽阔。奉行在三月。及差人赴重庆承领。回日往返耽延。又在五六月不等。不但时已踰春。而且夏季将尽。康熙七年分。是以实未开垦也。至于兵丁既未开垦。钱粮仍旧支给。诚有如 皇上体恤之至意。乃各镇营严责将领。督率屯兵。芟草开荒。预为康熙八年分兴屯之计。不料各兵身亲南亩。以荷戈之夫荷锄。非其所长。欲耕不能。即强耕无益。势必兵农两误。纷纷泣诉。处处皆然。且谓全川四面环夷。其中百里无。弹压防御差使护饷。民铺未设。安塘递送。尽系兵丁。兵农势难兼顾。恐致贻误地方。各镇营身任封疆。目击各兵不能开屯之状。不得不据实陈请。代为控吁者也。臣再四思维。前督臣苗澄。抽兵七千名开屯。原取其销兵省饷。今以素不耕获之人而欲求以耕获之利。恐兵徒销而饷不可省。何如就事变通。从长酌议之为得也。以臣管见计之。与其抽兵七千人日后兵农两误。不若于防御稍缓之地。量为裁汰。其可裁汰者。共计缺额并实在官兵一千七百余员名。马八百八十余匹。俸饷干米操赏等项。每岁共减出银五万六千三百有奇。是上可有裨于 国计。下亦无误于地方。似于销兵省饷之 庙谟。庶可少佐其万一云尔。倘荷 俞允。仍行各镇营将原领牛种农具。如数变价还官。似为两便。臣久在边疆。熟习军情。既目见此重大之事。窒碍难行。未便缄默。用敢冒昧直陈。伏祈 睿鉴。
汛兵授田疏
孙嘉淦
窃惟天下大势。在兵与农。三代以上。兵民合一。故无养兵之费。而收富强之实。三代而下。赋民养兵。而以兵卫民。兵少则不足卫。兵多则民不胜其养。其始每苦于相妨。而其终乃至于交困。史册具在。可考而知也。唐之府兵。颇为近古。但抚绥无法。而战守不分。罢战从农。则耕耘未习。释耒荷戈。则技艺未娴。兼顾而两有所不能精。所以难于久行也。我 朝兵制。较古精祥。八旗禁旅。各省驻防绿旗之营。星罗云布。兵威有加于前。而赋额无增于旧。故正供所入。大半用以养兵。欲减赋以裕民。而兵额难裁。欲增饷以裕兵。而民力重困。兵民尚有相妨之势。不可不思所以变通之也。伏查各省兵制。督抚提镇之标兵。备援剿而不防汛。其副参游守之营兵。则在营者少而在路者多。通计天下守路防汛之兵。不下二十余万。身离本营。自不能以时操演。往返轮流。又不能专工守望。且小营之内。马兵无多。不出则有误巡查。尽出则有误骑射。此操演之所以多旷。而道路之所以有防也。夫善为政者。贵因其势而利导之。若欲责标兵之在城者使离营而种田。其势诚有所不可。至守汛之兵。则固日在田间也。所居即场圃之地。所行即陇亩之中。现今墩台之下。汛兵多为圃而种菜。若授田而使之耕。亦其心之所乐从也。臣尝行历各省。见北直山东河南陕西等处。道路甚为宽阔。两旁余田。清理区画。皆堪种艺。据臣愚见。守汛之兵。似皆可以授田。计每兵饷银若干。每亩租银若干。使租银所得。符其饷银而止。则每兵所需。不过一二百亩也。每一墩台例有五兵。两墩相去约有五里。道旁余田。分给五家。不足。则买民田以补之。计其田价所需。不过二三年之饷银也。地制已定。给与一年之饷。使其制田器。买籽粒。或雇人承种。或子弟代耕。夫使人耕种而己率之。则不误骑射缉之务也。而且谋生之计。日在道旁。督人种田。即是守路。防人窃禾。即是查匪。其于守望。不令而自严矣。种田有粟。兼能有草。收获之后。再给一年之饷。使买马而自养之。人皆有马。声援自壮。朝夕刍牧。络绎往来。其于巡缉。不督而自勤矣。汛兵既有常业。不需营中抽换。则在营之兵。自可勤习骑射。专工操演。将技艺精熟。而营伍亦皆振饬矣。夫在城者习战。在野者习耕。其势甚便。非难行之事也。习耕者居守。习战者出征。各专其业。无旷误之虞也。买田买马之需。皆支岁给之饷。非分外之费也。各省督抚。果能明于大计。而善为经营。勿张大以惊众。勿欲速以滋扰。择人任事。因地制宜。非难成之功也。以三年之饷买田。一年树艺。一年买马。五年之后。各省守汛之兵。皆可自食其力。而停给饷银。则是并未裁减兵额。而岁省库帑数百万两。无庸折给草干。而骤增营马数十万匹。而且道路之巡防日密。营伍之操演日勤。无屯田之名。而有屯田之实。收府兵之利。而不滋府兵之弊。一举而数善备焉者。此之谓也。
请实边屯疏乾隆三十七年
陕甘总督文绶
窃见乌鲁木齐。内倚天山。外抚远人。延袤广阔。营制星罗。洵诸路之中权。实重门之保障。其所属吉木萨特纳格尔昌吉玛那斯等处屯田甚多。商民辏集。又迤东之巴里坤。南踞崇山峻岭。东峙德胜雄关。地势峥嵘。屹然重镇。其所属奇台木垒等处水土肥美。营屯相望。又东南为哈密。泉甘水肥。宜于稼穑。年来田园广辟。商民日以众多。且地处冲途为诸路之要津。新疆之锁钥。臣查以上各处。俱经设有重兵。而幅辽阔。正应添营增垒。以壮声威。近蒙我 皇上睿虑周详。于乌鲁木齐巴里坤二处。分驻满兵五千名。从此西接伊。外控遐方。南俯回部。东拱甘凉。声势联络。军威远震。洵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