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本西域种族。杂入中国。散居秦地。虽沐 王化。特性与人殊。其饮食衣冠婚姻时节。若所奉神祅。一守其故俗。尤善奸利。敢于为恶。纵官府得治之。然急则易讧。而少弛又易恣。其在渭南者。具有田庐。或托业廛市。其与土著之民。情暌视异。两不相下。欲遣去之。势所不能。任而处之。又切隐患。往者待之等于縻。未尝思所以变而化之之术。尝观古人守交州日南。皆蛮夷地。为设学兴教以柔驯之。犷野夙成者。咸知向学。久皆顺义。夫回民虽骜黠。亦犹人耳。今年七月。请于大中丞。为回民设学馆七处。招其子弟。捐给膏火。欲使闻圣人之教。知诗书之旨。悟本俗之非。慕华风之美。窃谓列县回民多有。以此推行之。启其颛蒙。诱其知觉。奇邪鸷戾。一旦更易。皆吾良民。然此不可骤期。必需以岁月。渐臻成事。所谓有徐以变化之人者此也。
天主教论
邱嘉穗
三代而上。异端皆出于真。三代而下。异端皆出于伪。出于真者。每执其实见之差而误人。出于伪者。又反阴窃前人之绪余而阳排之。以欺罔天下。虽其为教。亦各以意见相抗。而究其蔽陷离穷之心。以定其罪之差等。则真异端之称霸于前。犹溺于气质之偏。而不自知。而伪异端之篡统于后。乃不胜其矫诬之私。而所谓小人无忌惮之尤者也。尝观衰周以来。自杨朱墨翟为孟子所距外。复有老聃庄周列御寇之徒。纷纷以其说争鸣于世。皆所谓执其实见之差而误人。非其本心之不然。而谬为大言以欺世而盗名者。独释氏之书。东汉时始入中国。其说日新月盛。延蔓以至于今而不绝。自是以来。道家者流。尤而效之。一切炼养服食经忏符箓之说。皆假而托之。老子虽鄙俚●浅。不逮释氏远甚。而其乱人国家者。犹有如张角孙恩柳泌赵归真林灵素之徒出焉。况近日泰西天主一教。又踵释道之故智。撰造其书。诳罔中国。而忍不一言以杜之乎。今亦无论其它。而姑与其一二立教之大旨。皆窃于释氏老庄者而言之。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释氏偈曰。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其所恃为修净土以超三界者。实本诸此。而天主教亦且阴祖其言而为之说曰。天主者生天生地生神生人生万物。一大灵明之主也。但天主之所重者人而已。故为之生天以覆之。生地以载之。生神以护之。生万物以养之。因诡托天主。以汉哀帝元寿二年庚申。降生其国。虽分门别户。而大意互相仿效已如此。老子曰。谷神不死。庄子曰。不亡者存。释氏因从而为之说曰。人死而精灵不可灭。上界为天堂。以处善神。下界为地狱。以处恶鬼。中界人物。皆以其因果缘业。而轮升降之。惟修佛法而得其真者。则可免于轮之苦。而超三界得净土焉。而天主教则谓物死而精灵已灭。本无轮。人死而精灵不灭。乃有轮。天主常视其生前善恶。而赏之以天堂。罚之以地狱。以其私意小智。稍删释氏之半。而乃袭其因果缘业。天堂地狱之说。以号召天下者又如此。而彼方且居之不疑。反哓哓焉力辟释氏诸诞妄。若将以是而自附于吾儒之所谓太极上帝鬼神云者。而究其受误之由。类皆知有气之灵幻。而不知有理之虚实。知理之无为而不畏。而不知气之有觉者。终无久聚而不复散之理。既不可与儒者同年而语矣。及考其归。乃又与释氏无以异。亦但以识神不灭。生死事大。听命于土木偶人。使人逐逐于大斋小斋。日事祷祠。以求身后之福利。而漠然不复知有民义之可务。虽阳排释氏。而其篡窃之迹。反有欲而弥彰者。是不但同浴而讥裸裎。而又有盗憎主人之情状也。宋人有伪作子书以自售其私说者。而近世媒利之夫。假为古器古字以眩俗者尤众。皆三代而下异端之心迹也。而其矫诬殆有甚焉。然则杨墨老聃庄列者。孔孟之罪人。而其情犹有可矜者也。道家天主教者。又老聃庄列之罪人。而其篡窃之心。固王法之所必诛。而不以赦者也。抑又有大可虑者。今闻京师中。既许立天主堂。而直省郡邑。亦皆所在创造。闻其国主于登州海上。岁赍金银以百万数。津遣其徒。散布州府。号为神父。三岁一交代。每以数金煽诱人士为弟子。登名于册。四季命题劝课。而一衣一食。皆自给办。不以累人。窃恐数十年后。党与日众。乘隙而动。其患将有不可测者。明季徐如珂为南祠曹郎。时有泰西王丰肃者倡其教于金陵。如珂曰。此汉之米贼。唐之末尼也。宜亟屏之。丰肃又自夸其风土物力。远出中华上。如珂即以纸笔畀其徒。两人隔别杂书。竟舛误不相符。一时士大夫从其教者。皆口噤无以应。而放黜之议始定。此其识虑之深远。实与晋之江统郭钦齐驱。亦今日心世道者。所宜鉴观而取法云。
西学四库全书提要
西学凡一卷。附录唐大秦寺碑一篇。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西洋人艾儒略撰。儒略有职方外纪已著录。是书成于天启癸亥。天学初函之第一种也。所述皆其国建学育才之法。凡分六科。所谓勒铎理加者文科也。斐录所费亚者理科也。默第济纳者医科也。勒义斯者法科也。加诺搦斯者教科也。陡禄日亚者道科也。其教授各有次第。大抵从文入理。而理为之纲。文科如中国之小学。理科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