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者。着解交公所掌管官。即按生熟铜斤。给与价值。倘地方官有不遵 谕旨。借捐买名色。以贱价收买民间铜器者。督抚即指名题参。交部严加议处可也。
请严铜禁札子
李绂
奏为请清销毁制钱之源。以重 国宝以平钱价事。本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钦奉 上谕严禁奸徒销毁制钱。以康熙钱文稀少。为销毁之证。此诚我 皇上至圣至明。灼见弊源。确然而无可疑者也。但严禁销毁之令屡下。而奸徒之销毁如故者。固由有司奉行不力。亦由销毁之弊。难于查捕。非若私铸者之广聚徒众。有炉有器。一捕而即得也。钱文入铜铺之炉。即化为铜未化之前。原系制钱。不可得而捕也。既化之后。已成废铜。又不可得而捕也。惟禁断打造铜器之铺。则销毁亦无所用。而销毁之弊不禁而自除矣。虽今现在功令。亦既严禁打造黄铜器皿。而销毁公行。钱价不平者。止禁黄铜。未禁白铜与红铜也。议者以白铜非制钱所用。不知今之所谓白铜。皆黄铜也。议者以红铜非制钱所化。不知今之所谓红铜。皆黄铜也。铜为锭锞。煮以药水。可为假银。岂不能为白铜。嘉兴烘炉。以药水染之。作古铜色。岂不可充红铜。故臣谓今所行白铜红铜。皆黄铜也。或谓现今禁用黄铜器皿。则用铜之处甚少。不知即袋一物。即以耗制钱而有余。臣访闻外间用制钱十数文。打造袋一枝。即可卖制钱六七十文。在小民嗜利。毫末必争。顷刻取数倍之利。有不冒险为之者乎。今天下不用袋之人。百不得一。犹有一人用数枝者。人之数千万而无算。则袋之数亦千万而无算。鼓铸所出。岂足当销毁之数哉。或谓器用亦有需铜者。恐难全禁。不知富贵之家。金银可用。士大夫以下。锡铁瓷漆。无不可者。必欲餍纷华之好。则广东上锡。云南精铁。备极华美。何必分用铸钱之铜。致滋奸弊。臣请自铸镜及乐器而外。一切打造黄铜红铜白铜之铺。尽行禁绝。犯者发充边远。使天下之铜。尽归鼓铸。 国宝流通。永无销毁。而钱不可胜用矣。
请弛铜禁疏乾隆元年
户部尚书海望
窃念钱文为民间日用所需。宜加经理。近年以来。鼓铸无缺。价值昂贵。建议者莫不多求禁铜之法。而臣独以弛禁为请者。诚以钱贵之害小。累民之害大。仅禁黄铜。已为深扰。而弊窦多端。禁黄白器皿。滋扰尤深。而于钱法亦终无裨益也。夫铜器散布民间。相习甚久。一旦禁使勿用。则其情有所不便。而易生藏匿之心。往往迁延而不交。交纳而不尽。缓之则互相观望。急之则百弊丛生。是以展限之奏请屡闻。收买之告竣无日。胥吏借此需索。刁民借此讹诈。得贿则卖官法。不得贿则入人罪。搜括难尽。用法不均。其弊一也。民隐既难上达。有司未必皆贤。民间交纳铜器。或有侵蚀扣克。仅得半价者。或有除去使费。空手而归者。名为收铜。实为勒取。其弊二也。此等铜质。本极麤杂。加之锈烂。一经钱局镕化。折耗甚多。工价不减收买之时原费帑金。即所得不偿所失。鼓铸毫无所益。其弊三也。又况黄铜。乃系红铜白铅配搭而成。是以百万斤之黄铜器皿。其中即有红铜五六十万斤。今禁用黄铜。而不禁红铜。是较之未禁之先。铜又多费。而适以昂其价值。速其私毁。是故未禁黄铜之先。白铜甚少。既禁黄铜之后。白铜甚多。岂白铜之所产果多。皆奸匠销毁制钱。搀药煮白。以成器皿博厚利耳。其弊四也。凡此四弊。若不究其根源。以酌变通之计。徒将一切铜器。行禁止。臣窃以为不可。何则。铜器之禁。若止行京师。则他处仍得贩卖。于事无益。若通行直省。则普天之下。业此者不下数万户。藉此以衣食者。不下数十万人。今既禁使勿造。是伊等平日所造器皿。务必令其交官。以备鼓铸矣。夫民间铜本。原溢于官价。加以工本。为数更多。必若合算工本。全数散给。则小民虽不至于亏本。已有失业之苦。而于 国帑亦大有折损。若祇照官价收买。则铜本既属不敷。而工价又无所出。小民借贷经营。生计甚薄。一旦失其所依。欲改业则无门。欲坐食则无本。其何以堪。夫鼓铸钱文。原为便民利民。今因鼓铸需用。而顿使民间失业。是欲便民而适以累民。我 皇上轸恤商民。无微不至。即一夫不获。尚 宸衷。岂忍使数十万人之流离失所乎。臣又考之史策。而知禁铜乃前代权宜之计。非可常行者也。铜器为民间必需之物。故前代亦有因铜禁既严。采买于官。而鬻之于民者。既而官烦民病。仍听民间造器。而官为立价。辗转弥缝。迄无善法。其事已大可见矣。我 国家钱货流通。 圣祖仁皇帝六十余年。未尝下一禁铜之令。而铜未尝不足于用。故曰禁铜足以扰民。而于钱法究无裨益也。又闻古语云。铜贵钱重。则有私行销毁之弊。铜贱钱轻。则滋私铸射利之端。是以钱文轻重必须随铜价之低昂而增减。庶可杜私毁私铸之弊。上年 世帝宪皇帝。 特饬九卿议令酌减分数。其钱一文重一钱二分。每年合省铜斤四五十万觔。缘事在初行。自未能立竿见影。然所以调剂夫铜贵钱重者。成效自有可观。固已不必屑屑于禁铜之末务矣。臣愚请照康熙年间旧例。将收禁铜之令。悉行停止。民间买卖。悉从其便。祗于云南苏州办铜之处。立官分职。统计部用铜斤若干数目。尽行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