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李氏其始也着。其末路知反而潜于陆。其于文也无迎距。其论议褊激。好以记问胜豪者也。方先生。其服古之辞也笃。其论文术义法详矣。其失也局。小学三家。未之有明焉。故其文力求雅驯而未免俚。夫文之为道也。视其源。源盛矣。随地理之高下曲折。放而之海而已矣。而义法自生焉。不前定也。小学三家芜塞久。足下有志于古文。尚修之。顾氏。古忠孝之士也。有闇淡之意者矣。考证之学。近世未有先焉者。其日知录所言。类纯实不泛杂。有裨于治。其论学则强而为知者。小玷唯此耳。其音学五书。一廓从来通之蔽。使学者复闻三代古音。其功巨。其用力勤。近休宁江先生慎修更弥缝之。古音完矣。若顾氏所谓豪杰之士也。朱氏温秀有雅材。然非顾氏比。何毛氏之可侪邪。足下并举焉误矣。然足下诚精治古注疏。则有高所论赘疣也。不足县于心府。足下其以为信然否也。彭绍升曰。毛氏谓西河也。汤陆文正清献也。前李氏安溪先生也。彭先生先曾王父侍讲公也。后李氏临川穆堂侍郎也。方先生望溪也。顾氏宁人先生也。朱氏竹坨也。邓先生元昌。字慕濂。江西赣州人。罗所师事也。
卷三学术三法语
说经日知录
顾炎武
其在政教则不能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而所司者笾豆之事。其在学术则不能知类通达。以几大学之道。而所习者占毕之文。乐师辨乎声诗。故北面而弦。宗祝辨乎宗庙之礼。故后尸。商祝辨乎丧礼。故后主人。小人则无咎也。有大人之事以小人之事。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故君子为之则吝也。
好古敏求。多见而识。夫子之所自道也。然有进乎是者。六爻之义至赜也。而曰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三百之诗至泛也。而曰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三千三百之仪至多也。而曰礼与其奢也宁俭。十世之事至远也。而曰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虽百世可知。百王之制至殊也。而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此所谓予一以贯之者也。其教门人也。必先叩其两端。而使之以三隅反。故颜子则闻一以知十。而子贡切磋之言。子夏礼后之问。则皆善其可与言诗。岂非天下之理殊涂而同归。大人之学举本以该末乎。彼章句之士。既不足以观其会通。而高明之君子又或语德性而遗问学。均失圣人之指矣。
损不善而从善者。莫尚乎刚。莫贵乎速。初九曰[己](已)事遄往。六四曰使遄有喜。四之所以能遄者。赖初之刚也。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其遄也至矣。文王之勤日昃。大禹之惜寸阴。皆是道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为政者玩岁而愒日。则治不成。为学者日迈而月征。则身将老矣。召公之戒成王曰。宅新邑。肆惟王其疾敬德。疾之为言。遄之谓也。
羽翰之音。虽登于天。而非实际。其如庄周齐物之言。驺衍怪迂之辨。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者乎。以视车服传于弟子。弦歌遍于鲁中。若鹤鸣而子和者。孰诞孰信。夫人而识之矣。西晋之亡。萧梁之乱。岂非谈空空核元元者有以致之哉。翰音登于天。中孚之反也。
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不竦。苟非大受之人。骤而当天下之重任。鲜不恐惧而失其守者。此公孙丑所以有动心之问也。升陑伐夏。创未有之事而不疑。可谓天锡之勇矣。何以能之。其上帝临女。无贰尔心之谓乎。学汤之勇者宜何如震惊百里不丧七鬯近之矣。
莠言秽言也。若郑享赵孟。而伯有赋鹑奔之诗。卫侯在郲。而臧孙讥粪土之言是也。君子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狎侮之态不及于小人。谑浪之辞不加于妃妾。自世尚通方。人安媟慢。宋玉登墙之见。于灭烛之欢。遂乃告之君王。传之文字。忘其秽论。叙为美谈。以至执女手之言。发自临丧之际。啮妃唇之咏。宣于侍宴之余。于是摇头而舞八风。连臂而歌万岁。去人伦。无君子。而国命随之矣。
君子不亲货贿。束帛戋戋。实诸筐篚。非惟尽饰之道。亦所以远财而养耻也。万历以后。士大夫交际。多用白金。乃犹封诸书册之间。进自阍人之手。今则亲呈坐上。径出怀中。交收不假他人。茶话无非此物。衣冠而为囊橐之寄。朝列而有市井之容。若乃拾遗金而对管寍。倚被囊而酬温峤。曾无媿色。了不关情。固其宜也。然则先王制为筐篚之文者。岂非禁于未然之前。而示人以远财之义者乎。以此坊民。民犹轻礼而重货。
君子以向晦入宴息。日之夕矣而不来。则其妇思之矣。朝出而晚归。则其母望之矣。夜居于外。则其友吊之矣。于文日夕为退。是以樽罍无卜夜之宾。衢路有宵行之禁。故曰见星而行者。唯罪人与奔父母之丧者乎。至于酒德衰而酣身长夜。官邪作而昏夜乞哀。天地之气乖而晦明之节乱矣。
寡君有不腆之酒。请吾子之与寡君须臾焉。使某也以请。古者乐不踰辰。燕不移漏。故称须臾。言不敢久也。记曰饮酒之节。朝不废朝。莫不废夕。而书酒诰之篇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是岂待初筵之规三爵之制而后不得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