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10-皇朝经世文编-清-贺长龄-第410页

 国家即有二三百万之羡也。在民则私耗之费。纲司话会之费。通关小票之费。筛箩会筭之费。酒饭之费。尽可归民。计石米民费四倍。是商输一石之粟。民间即有三四金之省也。商输粟百万石。民间即有三四百万之余也。 国家岁益三四百万。民间岁省三四百万。而犹谓逋赋不清。国用不足。必无之事也。然而变法之始。则亦有道。行盐之所。如河东险远。闽广奥区。地非产米。运涉为艰。宜令仍旧纳银。若长芦则近畿之地。于垦田最便。两淮两浙产米之地。初年令其买运。继年便可开荒。无甚苦难也。惟是引课之纳。多寡不同。查万历年间。会典。有七八钱一引者。有四五钱一引者。亦宜以现课银数。折而为米。约银二钱以内。为大米一斗。若小米则一斗五升。商人舟船具备。即使年年买纳。二钱之价。脚耗已裕。况开垦之后。取之田间。输之近畿乎。是输银与输粟。不大悬殊也。漕运以三四金致石粟。今以二金易石粟。损益不径庭乎。
或曰。商既输应纳之粟。又令垦未熟之田。赀本将何自出。曰。是又不难。如初年应纳米一石。止纳九斗。留此一斗。以事田工。计办课万金之商。岁应余银一千两。十万金之商。岁应余银一万两。以千金万金而召募游民。葺理房舍。疏通水利。以至牛种耕具。其力易办。如是而行之三四年。或六七年。田之辟者不知其凡几矣。田既垦足。方收全课。则赀本自裕也。然额什而输九。漕额不既亏乎。曰。无亏也。商输百万之粟。即折百万之漕。商输九十万之粟。即折九十万之漕。准此度彼。无亏折也。不亏商。不损国。愚故曰。欲省漕富民。莫大乎复开中之制。而开垦荒地。必使富人为之也。抑又有说。民间荒田与熟田。亩甽相接。今富商大贾。令自占种。保无有凌土著而掩其所有乎。曰。是在乎责成地方之官。先令清丈荒熟地亩。明开四址。明立标准。上书某地荒田若干顷亩。造册送部。召商开种。其不入荒田数中者。一概征粮。小民惧于商民之夺其田。虽向未升科之熟田。亦应报税。则隐漏不又清乎。商既开垦。然后三年升半科。五年升全科。十年之后。赋额尽增。在国则既饶盐课。复益正供。在商则既获盐利。复得恒产。不两利乎。畿辅近地。在在成熟。百万人之食。可咄嗟而具。根本强壮。大命以立。至便也。
三代食粟。取之王畿五百里之内。尧都冀州。禹贡所载。百里纳总。二百里铚。三百里秸。四百里粟。五百里米。无不令近者致重者。远者致轻者。故四方诸侯。仅贡其土物所宜。而不以米粟累之。凡以惜道里费。重劳民也。今商输近京之粟。而漕事量省。合古宜今。至当也。京师根本之地。富室大家。百无一二。使商人就北耕种。共立家计。无迁徙之扰。而都内以实。居重驭轻。屹然改观。至盛也。历代创始。必有大因大革。以成一代之规。今明之所以盛。与明之所以衰。了然在目。不返其盛。而惟弊政之是循。何以垂后乎。惟是行之宜断。任之须人。前代之用盐用漕。故事宜。今时之孰利孰害。心计宜周。以至水利当兴。施行有序。盐场之积困宜苏。通仓之交纳宜肃。酌所余以补不足。留宽剩以裕张弛。权衡措置。在在宜周。  皇上如与心膂大臣。熟计其可。毅然以为当行。则请缕析言之。
荒田议 
储方庆
宜兴之弊。莫荒田若矣。荒田之害。民受之。吏受之。举宜之民皆受之。民业荒田则税粮缺。税粮缺则毙于刑。是民受之也。民力竭矣。敲扑之威。无如之何矣。而考成随而议其后。是吏受之也。吏以功名为念。而不遑恤其民。民以死生为忧。而不遑恤其邻里亲戚。于是摊派赔偿之法。取盈一时。而牵引于一邑。是举宜之人皆受之也。呜呼。一荒田耳。民不保其生。吏不保其位。举宜之人。不保其邻里亲戚。祸莫烈于此矣。可不思救之哉。顾欲详救害之法。当先明致害之由。荒田之害。始于宜之乱民。而成于宜之奸民。宜邑西有山有湖。南有山。东有湖。盗贼潜伏。至易也。 国家初受命时。窃发之奸。在在皆有。而宜尤甚。故滨湖带山之地。居民失业。而窜于城市。田之荒者以数万计。而田一荒于兵。顺治七八年间。一岁旱而两岁潦。又有疾疫流行。其中人民死徙。不暇守田园。而田再荒于岁。明季兼并之势极矣。贫民不得有寸土。缙绅之家。连田以数万计。及 国家受天命。豪强皆失势。而乡曲奸诈之民。起而乘之。禁其乡之愚民。不得耕搢绅之田。以窘辱其子孙。而田三荒于人。夫荒于兵荒于岁者。天为之也。无如之何也。荒于人者。人为之也。可以力制之也。可以力制之而卒莫之制者。类皆有摧抑豪强之念。存于中而不察。斯事之不可一概论也。故二十年间豪强之力尽。而长吏亦身受其害而莫能辞。是亦无可如何者也。然则如之何而后可。曰。上宽之以蠲。下勉之以垦而已矣。
蠲之道如何。县请于府。府请于藩臬。藩臬请于督抚。而以闻于朝。如是而已矣。虽然。如是而已乎。县请于府。府不之信也。府请于藩臬。藩臬不之信也。藩臬请于督抚。督抚不之信也。督抚以闻于朝。朝廷不之信也。府信矣。藩臬信矣。督抚信矣。朝廷信矣。而按数以考其地。勘地以责其费。吏任之乎。民任之乎。民任之。而业荒之民。其邻于死亡也近矣。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