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以他田足之。名曰均工夫。田多丁少者以佃人充之。田主出米一石资其用。非佃人而计亩出夫者。亩资米二升五合。以上中下户为三等。五岁均役。十岁一更造。自行条鞭法。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傜役。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其时又有银差力差马差之分。崇祯时河南巡抚范景文上疏曰。民所患者。莫若差役。钱粮有收户解户。即银差驿递有马户。即马差供应有行户。即力差类皆佥有力之家充之。名曰大户。究之所佥非富民。中人之产。辄为之罊。是前明丁役竟未画一。此历代之大也。
夫用民力之轻者。古公旬三日之法极矣。然其时寓兵于农。军实戍役。一办之于民。汉率口出赋算。而宰相之子不免戍边。迨至后世雇役杂泛。名目繁多。又无可论。大约赋税必本田亩。授人以田。而未尝别有户赋者。三代是也。不授人以田。而轻其户赋者。两汉是也。因授田之名而重其户赋。田之授否不常。而赋之重者已不可复轻。自魏至唐是也。丁钱徭役。因时所急。而别立名目以取之者。自宋至明是也。 本朝立制以来。丁银既有定额。而复均丁于地。无漏遗偏枯之虑。生斯世者。几不识丁徭之名。数千年未有之盛。使天下之耕凿者。相忘 帝力于何有。不独在康衢间矣。又窃计豫省。 国初额报成熟之田。约六十余万顷。而行差人丁。亦止九十余万丁。按亩计之。则人可得田七十亩。近报垦并额田七十二万余顷。而人数倍蓗。田无遗利。而人益滋繁。此粟米之所以昂。而百物为之增价也。当事者其抑末作。崇俭质。辟垦荒莱。兴修水利。一夫之力耕旱田可三十亩治水田不过十亩而亩之所入水较旱可倍增以仰佐亿万年丕丕基哉。
纪顺治间户口数目
张玉书
古者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岁登下其死生。三年大比。而民数上于天府。则王者拜而受之。其重民如此。户口之有算赋。非古也。有田则税。有身则役。未有既役之复税之者也。公家之事。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其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亦以岁时上其书。是则生齿之数。与力役之数。当各有籍。而非以赋役之多寡。为生齿之赢绌也。自西汉初有口钱算赋。而户口之赋以起。历代相沿未变。独所纪户口登耗之差。不知自生齿以上悉纪之欤。抑收口钱算赋。然后列于丁男之数欤。如以口钱算赋为纪。则民间漏籍不可胜指。而即据此以为赢绌可欤。隋制男女三岁以下为黄。十岁以下为小。十七岁以下为中。十八岁以上为丁。六十为老。唐制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不知隋唐所纪户口。抑自黄口以上悉纪之否欤。我国家户口册。仍前明黄册之制。分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则。以田土从户口分豁上中下三等。立军民匠等籍。而役之轻重准焉。顾西北土满人稀。隐避恒寡。东南则有田然后有丁。其载诸册籍者。皆实输丁粮之人。而一户之中。生齿虽盛。所籍丁口。率自其高曾所遗。非析产不增丁。则入丁籍者。常不过数人而已。其在仕籍及举贡监生员与身隶营伍者。皆例得优免。而佣保奴隶。又皆不列于丁。则所谓户口登耗之数。于生齿之赢绌总无与也。夫丁之不能无隐避者势也。东南之赋繁役重极矣。欲审丁以增赋。虽奸无所容。而民益不堪命。是固不可行也。按黄册载某户丁几名。于某丁下注男妇若干口。而总数专载实在当差丁若干名。似宜变通昔人之法。分为二册。一载实在当差丁共若干名。一载不当差人口共若干名。以为每岁登耗之验。其输丁粮者。俾日增日盛。不至有流移转徙之患。而不输丁粮者。亦生息蕃衍。有登而无耗。则民气盛而国势强。庶几乎王政矣。顷康熙九年。以省无益之费。议令罢造黄册。夫每县造册烦费。罢之良是。然而各省布政使司汇造简明册。开列人丁户口总数。上之天府。以示重民事之义。倘亦古人存饩羊之遗意乎。兹纪顺治间户口数如左。我国家幅员以次开拓。自十六年云贵下。而后舆地尽入版图。故户口亦岁有增益。而 世祖章皇帝休养疲氓。胜残去杀。仁渐义育者十八年。然后兵燹孑遗之民。得悉宥于成周太和之治。则夫奕叶而后所以保有元元者。可无慎欤。
答曾邑侯问丁米均派书
李光坡
窃谓当道有政事。必集绅士耆民共议者。盖以居官一断于法。而经生得引经而议也。伏承就米均丁之令。反复思度。竟不可行。三代赋自赋。役自役。赋出于田。役出于丁。周官载师掌任地之征。均人掌人民之力政。明是二事。然丁与赋所以相关者。古者民二十受田。六十归田。故三岁则大比。以登下其死生老幼之数。此后世编审之所由仿也。自汉以下。唐租庸调最为近古法。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故天下无旷土。亦无游民。所谓贵贱皆有事于王室是也。杨炎两税。始因地而制赋。因赋而制役。大乱古昔盛时之良法。然自彼法一立。历代虽有更革。皆仿其意而为之。今 天子仁圣。发德音。自康熙五十年以后。编审有增丁而无增粮。德至渥也。福州府县率意远思。欲将丁口粮额。按田派丁。通详上官。臬台又谓就丁编丁。而不计田均匀。夫今之编审。皆因米添丁。则已计田矣。何尝就丁乎。且富者虽田连阡陌。不过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