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银九钱。递减至下下则征银一钱。每遇编审。有司惟恐部驳。必求溢额。非尽庶富加于其旧。亦强以茕独无告充数而已。王成伪增户口。处处皆然。且编审既定。五年之内。即有逃亡死绝。不得开除。夫茕独无告之民。而责其每年出银一钱。已不堪矣。况已逃已绝。而犹不得除乎。职窃观直隶各州县。现在之丁。已不为不庶。但求无缺额足矣。不必更求溢额也。一审一溢。日积月累。不知何所底止。或果有丁盛而额溢者。宜命有司为积谷之用。不必入额。如五年之内。遇有逃亡绝户。即以此之溢补彼之缺。其荒残州县。无溢而有缺者。得随时报上。于奏销时量准蠲免。倘或虑不肖有司。将溢额之银。侵入己橐。无缺而捏作有缺。则自有纠劾之典在。总之宽一分在州县。即宽一分在穷民。州县之不肖者固有。贤者实多。上之搜求于州县者。无余地则州县之搜求于穷民者亦无余地。不肖者固乐于搜求。贤者亦不能不搜求。而民之涂炭日增日益矣。伏候宪裁。
右所陈无非书生之论。然欲为 国家固根本。培元气。必先从此数端下手。孟子所谓王道之始也。伏惟宪台不以其迂腐而忽之。则生民幸甚。至于一切刑名钱谷。务持大纲而止。无益烦文俱宜省去。如钱粮册籍厘毫丝忽之差。可以即行改正者。无庸驳诘。刑名案件明白显易之事。可以即行完结者。无庸提解。多一番驳诘则多一番需索。多一番提解则多一番拖累。吏胥所深喜。而小民所深苦也。汉盖公有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此虽非中正之论。然事之烦简。当随乎其时。时病在太简者。宜济之以烦。时病在太烦者。宜济之以简。今之功令稍烦苛矣。去烦就简。此正所谓时中。若夫乡约保甲之当重也。土豪衙蠹之当除也。陋规杂派之当禁也。俱地方利弊之所在。以虚文视之。则皆故套也。以实心为之。则皆仁政也。今之论治者类能言之。无待职之赘陈。
巡历乡村兴除事宜檄
陈宏谋
陕省地方辽阔。村堡零星。州县虽曰亲民。究不能常见士民。士民亦难常见官长。以致有关生养之大端。无人为之振兴。有干伦纪之大法。无知易于违犯。愚民浅识。止顾目前。不计久远。或染于习俗。惑于谬见。日复一日。生计渐难。犯法渐众。究竟小民非尽无良。不可化诲也。兹者钦奉 谕旨。令地方官遍历乡村。广为化导。力行教养。无懈兴除。本都院恐各属漫无头绪。匆匆巡历。徒滋官民纷扰。谨就陕西一省土俗民情。所有应兴之利。应除之弊。逐一列出。使州县道府以时巡历。有所遵行。士民有所法守。本都院亦有所稽考。应兴应革事宜。开列于后。凡二十条今节录六条
一广行蚕桑。 陕省为自古蚕桑之地。今日久废弛。绸帛资于江浙。花布来自楚豫。小民食本不足。而更卖粮食以制衣具。宜其家鲜藏也。现在城固洋县蚕利甚广。华阴华州织卖缣子。宁羌则采取槲叶。喂养山蚕。织成茧绸。因系前州刘名棨者教成。遂名刘公茧。凤翔通判张文秸所种桑树最多。兴平监生杨岫种桑养蚕。远近效法亦众。足知陕省未尝不可养蚕。现今各地方可以种桑者甚多。并有大株野桑之处。其非不宜蚕桑甚明。正宜加意兴起。今各处地方官。多有能种觅桑秧。兼于城内买桑养蚕者。凡小民摘取桑叶。或卖于官。或卖给就近养蚕之家。均可得钱。士民虽一时不谙养蚕之法。凡有旧桑。正宜保护培植。其屋旁隙地。更可赴官领取桑秧种植。一二年后。自己便可养蚕。即不能养蚕。亦可摘卖桑叶。若养蚕之家。不能自织。亦可卖丝。向后日久。其利愈广。比之别项营生。甚有便益。切不可惑于地土不宜种桑之说。坐失美利。其放养山茧之法。荷蒙 上谕令山东将饲养成法。分送各省。陕省已经照刊分发。藉山木以成功。有槲叶橡叶椿叶之处。俱可行之。再木棉一项。其利甚广。陕省宜种木棉之地更多。亦须分别种植。或初种未能即为长茂。渐次熟习。必有成效。既成之后。士民衣食。永有赖矣。如有倡种桑棉者。地方官量予奖励。但不可差查滋扰。
一兴修田功。陕省农作所种豆麦粟谷。惟知翻犁布种。前少肥壅之功。后少锄耨之力。所种稻田。惟在旧有渠泉之处。其近河傍溪堤岸稍高者。遂不知引水种稻。未免地多遗利。民有遗力。我 皇上首重农事。屡颁 上谕。以兴修水利。经理田功。谆谆训勉。安可不详加讲究。实力董率。向后所种旱地。先期加工肥壅。既种之后。勤加锄耨。近河之处。有可以开渠筑坝。引水灌田。而苦于心力不齐者。报官查勘。设法兴修。或用车斛水。车有龙首车。有磨盘车。或用人足。或藉水溜。均可将河水吸取而上。陕民未识用车之法。如有工匠能造此等水车者。地方官捐造一二辆。试行水岸。令民学习仿造。以广其利。至于凿井灌地。初凿虽费物力。成则久享其利。除山高土厚不能及泉者。不必勉强外。如有平地可以凿井者。勉力开凿。或通力合作。或渐次成功。凿成一井。其水可灌田数十亩。现在凿成之井。旱年获利甚多。是其明验。有能开渠造车凿井者。地方官分别奖励。但不可加以督责。反滋纷扰。有渠之田。各按成规分灌。不得违例强夺。
一广植材木。 种树地土各有所宜。其广地利以资民用。则一也。我 皇上于劝农教